国军高级将领李弥和部下的晚餐,目测至少六菜一汤,而且有烟有酒,还是比较丰盛的。

东坡先生pro 2024-12-26 15:15:54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1948年冬,淮海战役期间,国军高级将领李弥和部下的晚餐,目测至少六菜一汤,而且有烟有酒,还是比较丰盛的。

这张照片由美国记者西默托平拍摄。照片上,从左到右依次是国军第13兵团司令李弥、副司令赵季平、参谋长吴家钰,他们围坐在桌旁,享受着美食佳肴。而那些站在外围的警卫们,看着眼前的美食,似乎都忍不住吞咽口水,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跳出饭桌看战场则是另一番景象。

墙角边,两个国军士兵无精打采地靠着,他们绑着腿,戴着军帽,但看上去却毫无士气可言。其中一个士兵的左手还缠着绷带,显然受过伤。他们手里拿着的,只是半块干馒头,其中一个还端着碗在喝稀饭,那稀饭稀得都能照出人影来。旁边的空碗里,还残留着几粒米,真是让人心酸。

这可不是我瞎编的,这是老照片里真实记录的场景。

在那个大决战时期,国共两党都想在物质上压倒对方。我军依靠群众力量,用独轮车推着粮食补给到后方,前线战士有吃有喝,甚至能吃上美味的猪肉炖粉条和肉包子。难怪黄海战役被人称为“轮子推出来的战役”。

国军呢?

虽然理论上他们有海量的罐头供应,看起来很占优势。但在当时,罐头可是个稀罕物,贵得要命。西餐厅甚至把它当一道菜来卖。不过,这只是理论上的美好。国军内部等级森严,层层克扣,到了基层士兵那里,伙食就差得远了。

士兵们根本吃不到那些美国援助的罐头,每天摄取的热量只有解放军的六成左右。这样的身体条件,怎么能跟得上善于急行军、能聚能散的解放军对抗呢?所以,当国军被围困时,看到解放军的猪肉炖粉条和肉包子,自然就忍不住投降了。

其实啊,国军的伙食一直都不咋地。因为老是打败仗,后勤补给经常被截断,前线的士兵都快没米下锅了。就算在平常的时候,底层的国军士兵也吃得不好。国军部队从来就分三六九等,在嫡系部队里情况还能好点,但在杂牌军里,长官克扣士兵伙食费的事儿可不少见。

底层士兵平时吃得最多的就是糙米和稀饭,偶尔能吃一顿馒头就算是改善伙食了。至于肉菜?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奢望啊!

在淮海战役中,蒋军的杂牌军人数可不少,占了20万呢!

就连美国记者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发现,虽然国军的伙食标准理论上是每天3500大卡,但实际上却只有2000大卡出头,士兵们都处于半饥饿状态。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打胜仗呢?

事实的确如此。仅仅过了1个月,到了次年1月10日,第13兵团全被歼灭,李弥只身化装仓皇潜逃了。如果国军的伙食一样,李弥同样不靠谱。

0 阅读:18
东坡先生pro

东坡先生pro

文史江湖,快意恩仇,共饮一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