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人得了湿疹,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血糖控制、皮肤状况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来制定治疗方案。以下是一些建议:
一、控制血糖
1. 饮食调整:保持低糖、低盐、低脂的饮食,少食多餐,避免摄入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螃蟹等。增加蔬菜、全谷物和瘦肉等健康食品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糖和增强免疫力。

2.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服用降血糖药物,如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等,必要时可注射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二、湿疹治疗
1. 外用药物:湿疹早期,如果皮肤没有出现糜烂和渗液,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以缓解瘙痒和炎症。此外,还可以涂抹糖皮质激素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哈西奈德乳膏等,但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2. 口服药物:对于重度湿疹或伴有剧烈瘙痒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组胺药物,如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以减轻症状。
三、日常调理
1. 皮肤清洁与保湿:保持皮肤清洁,选择温和的清洁剂洗澡,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妆品和香水。洗完澡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皮肤,并涂抹保湿霜或乳液,以保持皮肤湿润。
2. 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制饮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湿疹的恢复。

3. 衣物与家居环境:常换贴身衣物,保持衣物清洁。家用的洗衣机要经常消毒,以免细菌、螨虫滋生。避免穿着过紧的衣物,以免不利于汗液蒸发,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
四、定期监测与复查
1. 血糖监测:定期到医院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判断糖尿病的具体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皮肤检查:定期进行皮肤检查,观察湿疹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糖尿病人得了湿疹需要综合控制血糖和湿疹症状。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日常调理和定期监测与复查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