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鄂尔多斯高原上,蔚蓝的天空下,封冻的河流沉睡着,显得空旷又静谧。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综合产业园区内,人们的脸上洋溢着轻松的、幸福的笑容。
“我们终于不再为水而发愁了。”工人们异口同声。
从曾经“受制于水”到如今“治水有方”,鄂托克前旗守护好地下“生命动脉”,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成效显著。2024年第三季度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显示,鄂托克前旗三段地超采区水位同比上升3.44米,敖勒召其超采区水位同比上升1.42米。
素有内蒙古自治区“西南大门”之称的鄂托克前旗地处毛乌素沙地、常年干旱少雨,水资源分布不均,生态环境脆弱。
鄂托克前旗境内水资源总量为3.49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总量为3.21亿立方米,占比达92%。
作为全旗绝大多数地区曾经的主要水源甚至是唯一水源,地下水在保障民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地下水开采量急速增加,一些地区近乎“掠夺式”的开采,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域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
超采区治理,迫在眉睫。
自治区水利厅组织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及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关于地下水超采治理要求,鄂托克前旗制定了《鄂托克前旗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方案》,不断加大超采区治理力度,通过积极封闭水源井和灌溉机电井、强化地下水取水许可审批、全面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超采区内部分居民集中搬迁、进行水源置换及加强监督管理等措施,地下水超采情况得到有效遏制,水位逐年回升,超采区治理成效显著。
然而,随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的调整,鄂托克前旗部分灌溉面积的恢复使得灌溉用水量持续增加,地下水水位再度呈现下降趋势。
地要灌,粮要保,一边要用水,一边要限采,如何盘活旗域内水资源?
2022年9月,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地下水超采(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批复总投资近3亿元,共涉及敖勒召其镇和城川镇2个镇,10个嘎查村,铺设各类输水管线129公里,将水从大沟湾水库引至敖勒召其镇,助力解决全旗用水难题。2023年4月,该工程全线通水。
地表水引入后,封闭了敖勒召其镇超采区内绿化用水井67眼,置换地下水320万立方米,有效压减城镇生态绿化的地下水开采量,提高了区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地下水水位开始逐步回升,敖勒召其镇超采区和三段地超采区6至9月地下水水位较2023年同期分别呈现0.25至2.12米、1.53至4.8米等不同程度回升,“超采”情况明显好转;有效保障了敖勒召其镇综合产业园工业项目及油气项目用水需求,已累计为园区内6家工业企业配置用水指标69.2万立方米,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0多亿元。
在鄂托克前旗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信息化总控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旗域内灌溉机电井的运行情况,工作人员一边操作演示一边介绍:“‘井电双控’智能设施可将井内全年取水量根据指令分配到每一次取水过程中,达到远程管控、以地管水的目的。灌溉时,实际用水量一旦达到用水计划核定值时,设备就会自动关停机井,倒逼农牧民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
鄂托克前旗农牧和水利局局长杨波补充道:“为了加强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限额精细化管理,市政府和市水利局配套了184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搭建智慧水利服务平台,建成信息化总控中心、分控中心5处,安装‘井电双控’计量设备2400套,在超采区内安装了井电双控724套,把水浇地亩均取水量由原来的440立方米,严格控制在220立方米以内,有效节水6.4万立方米,大大提高了农业灌溉用水效率。”
总量控制、限额管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全面推行,有效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鄂托克前旗挤出水资源“发展空间”。
如今,鄂托克前旗奋力将超采区打造成集中连片的设施农业发展区,着力构建低耗水、高效益种植结构,推动实现产业节水、增收双赢目标,做到既拧紧“水龙头”,又鼓起“钱袋子”。
展望未来,一幅“底色”更浓、“颜值”更高、“气质”更佳的水利图景正在鄂托克前旗的大地上徐徐展开。
END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张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