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执笔赵培希陶韬
12月底,Cosplay爱好者的狂欢还在继续。
杭州大会展中心进入年会季,漫展、游戏展接连举行。12月中旬,刚刚落幕的杭州AD05动漫展,不仅吸引了大批粉丝,更有知名Coser大咖齐聚现场。
Cosplay被部分年轻群体所热衷,各色花样百出、脑洞大开的变装秀令人耳目一新,甚至逐渐演变成一些年轻人喜爱的文化现象。
随着更多人加入其中,这一现象也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当Cosplay进入大众视野,文化差异与包容如何共存?
Cosplay更多是一种情绪释放
Cosplay,是“CostumePlay”的缩写,意指扮演自己喜爱的角色。
而在国内,近期兴起的Cos热潮更像是一个集体抽象艺术大赏,年轻人借着“换装”来展示创意、释放快乐,实现表达和探索自我,画风也因此变得更加多元。网络热梗层出不穷,从经典角色到爆款新解,着实令人大开眼界。
比如,有被演绎的华为手机广告:“三折叠,怎么折,都有面”。
图据小红书@野生大睿
也有综艺热梗,何炅在节目《向往的生活》中对黄磊烹饪豆角的“捧杀”。
图据小红书@阿希希
更有《西游记》中的唐僧、豹子精、银角大王、黄牙老象齐聚街头,猛地一看还以为魔幻照进现实了。
图据网络
街头还惊现贾宝玉、侃爷同框,一秒实现跨时空、跨国界的梦幻联动。
有的年轻人为什么爱上Cosplay?
浙江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金碧华认为,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更喜欢在同类群体里寻找认同,通过Cosplay能够把志趣相同的一部分人聚合在一起,借助角色扮演达成归属,产生“我其实可以是这样的自己”的慰藉感。
“看似是志同道合者的交流大会,其实Cosplay更像一种解压式的集体情绪释放。”网友77与记者坦言,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是性格内敛、内向的i人,简单来说就是社恐,之所以喜欢上Cosplay,除了能在陌生场合“放飞自我”外,更因为它的不设限。“大家都想找个机会,从工作、学业的压力中脱离出来,享受难得的轻松时刻。”
记者加入了一个名为“杭州抽象打工人”的群聊,里面汇聚了近2000名街头Cos爱好者。有趣的是,他们选择的Cosplay角色看似随性,其实很有讲究。
群友“南派四叔”,曾凭借一张举着“炒粉炒饭;英译汉、汉译英”牌子的Cos照火遍全网。他告诉记者,这幅装扮的灵感来自某专家在社交网络上发言称:“外语专业找工作没有出路”。作为一名英专生,他特地扮成炒面摊老板的形象,以“找不到工作只能去摆摊”的自侃方式,来回应这番言论。
“Cosplay作为一种互通的、能代表群体个性的社交语言,成为了年轻人释放情绪、表达内心的途径。”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教师张璟认为,无论是寻求自我定位时的迷茫,或是与传统观念对抗时的努力,面对这些并不轻松的话题,大家都在通过Cosplay进行着共鸣与疏解,用独特的方式表达着“自我”,但有序的活动中,他们会框定合理的时间、范围、程度和方式。
探索本土化的自我表达
有人说,Cosplay变了,变得更本土味,更适合中国年轻人。除了在内容上衍生出独具创意和文化底蕴的中式cos,其带来的“虹吸效应”,也推动着Cos商业在国内持续出圈。
Cosplay爱好者丹妮(化名)告诉记者,从高中进入Cos圈到现在已近10年,很欣喜看到中国元素在明显增多。“现在无论是线下漫展或是线上直播,穿国风服饰、扮演国产游戏角色的爱好者比比皆是。”
这些中国元素可能取材于历史名著、影视作品,乃至家喻户晓的形象:从大明湖畔匆匆赶来和皇上邂逅的夏雨荷;可爱喜庆、会蹦金币的财神爷;画着柳叶眉,手捧落花的林黛玉;正气浩然的国产超级英雄“战狼”……这些形象通过年轻人活灵活现地演绎,诠释出本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碰撞与共生。
“年轻人大胆将Cosplay进行本土化改造,可以看出他们这一代人的文化自信。”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霍文博表示,正是因为社会释放出包容与接纳的态度,才促使Cosplay成为传播文化的一种媒介。
另一面,Cosplay的走红,离不开商业力量的推动与产业发展的支持。近年来,各类漫展、Cos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恋与制作人》《原神》《黑神话:悟空》等知名国产IP也吸引了大量粉丝。很多品牌看到了这一潜力,通过结合Cosplay,推出相关周边产品。
“以往举办漫展,要四处拉赞助、借场地,现在换做各地商场、街区主动邀请我们去办。”资深策展人碗碗同记者讲起,以中小型规模漫展来说,早期每场活动的客流量过千就算不错,如今最高每天可达7000多人参展。
《逆水寒》展区现场。图据杭州市发展会展业服务平台
大规模漫展的数据则更可观。据杭州市发展会展业服务平台统计,6月举办的第20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累计吸引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2156家企业参会,汇聚14.7万余件国内外动漫精品、作品,观众人数达23.3万人次,现场成交和意向签约额12.8亿元。
热门IP《逆水寒》作为本次动漫节的一大亮点,在展区巧妙融入了中国戏曲文化,更邀请到多位专业戏曲老师,将昔日的梨园盛会重新带到大众眼前,向全世界Cos爱好者展示了独特的东方传统文化之美。
“Cos文化释放出的吸引力,也在反哺城市文旅消费,为动漫产业生态发展提速。”张璟表示。
个性化表达与公共秩序的平衡
当然,Cos圈的火热也带来了些许挑战与争议。一方面,Cos的文化与内涵在不断被扩展,其创作与表达是不可否认的。但不可回避,个别过度追求个性的表达,往往会给公共秩序带来挑战。
2022年就曾出现上海一男子cosplay成血腥惊恐形象,吓到老人、小孩,引得路人报警的新闻。这样不分场合的“表达”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居民生活,还浪费了公共资源资源。
宁波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婉娟建议,城市可以在商圈、景区等公共场所设立特定的角色扮演区域,明确开放时间、着装行为和互动方式等,同时加强与活动组织者、参与者、商家和居民的组织协同,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乱象,提前制定应对预案,避免对其他市民造成干扰。
例如,杭州湖滨银泰In77开辟了国内主流商场第一个动漫街区-Z世代街区,引入Coser服装店、二次元书店、中央舞台等多种业态与场景,成为杭城一道崭新的风景线。
王婉娟还强调,对于个别以奇装异服、猎奇行为“博眼球”“寻刺激”的过度玩梗行为,要以鲜明的态度进行批驳,做好正向引导。
比如,之前黑龙江镜泊湖景区计划推出一个名为“流放宁古塔”的旅游项目,还原古人流放路线及场景,游客可以根据需求穿囚服、戴枷锁。对于这个项目,人们褒贬不一,引发了社会激烈讨论,有不少人表示此举过于娱乐化,不宜轻佻地打开一段沉重的历史。
“自由表达需要在尊重文化礼仪和社会秩序的前提下进行。”金碧华强调,每种文化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特别是在一些历史文化区域,更有其厚实的文化历史和底蕴。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尤需考虑文化的规律,理解文化的差异,同时也应该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