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西新闻12月27日电(蒙增师)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等4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公布2024年“广西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名单,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获评“广西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据了解,认定为“千年古县”,条件颇为苛刻,需置县时间超1000年,且现今仍保持县级行政区划建制,地名专名也要传承千年,即便经历短暂变更,最终仍恢复沿用,罗城获此殊荣,源于其深厚的历史根基。
传说罗城四周群峰环绕,罗列如城,故而得名;又传因县城建于先之罗义村,遂定名罗城。
回溯罗城历史,南北朝梁中大通五年,析潭中县地置黄水县,开启建县篇章,属黄水郡。此后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各朝更迭,县名、建制虽时有变动,却始终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如宋开宝五年置罗城县得现名,清咸丰年间虽有波折,但县名最终沿用至解放后。天河旧县同样历史悠久,置于唐贞观四年,绵延1300年,历代隶属多变,却县名如初,二者携手书写传奇。
翻开罗城的历史长卷,满是英勇抗争与奋进拼搏的故事。宋、元、明三代爆发15次大规模抗争,清代更是多达36次。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李德山、新四军优秀指挥员韦一平、文艺评论家周钢鸣等,皆从这片土地走出,他们用热血为罗城历史添彩。抗日战争期间,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及各地自卫队17次主动出击日军;解放战争时,地下党组织与游击队和反动派展开殊死较量。直至1949年11月、1950年2月,柳北和都宜忻人民解放总队配合解放军,先后解放罗城、天河,1953年天河县并入罗城县。1983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正式成立,开启了新篇章。
古迹遗址是一部部无言的史书,默默诉说着罗城往昔的辉煌。龙凤土城,黄土夯筑城墙,南门留存,古韵悠悠;乐登桥,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三孔石拱造型优美,传说众多;开元寺,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年,历经风雨,承载岁月;天河旧县古城遗址及石刻位于四把镇下里胜村旧县屯,作为县内已知最早的古县城遗址,“官岩”内明代石刻诗韵悠长,诉说往昔繁华。榜山石刻、“于公旧治”石刻、明代城墙等,无一不是历史的见证。
2012年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发现,罗城全县共有65处不可移动文物;2015年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表明,1743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均被罗城仫佬族博物馆妥善收藏保护。
仫佬族特有的依饭节更是罗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依饭节,又名喜乐愿,是仫佬族特有的重要节日,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法定每年农历立冬日全县放假欢庆。其起源说法多样,或纪念先民开基立业,或感恩恩人搭救。每逢丑、辰、未、戌(有的村是卯、未、亥)之年立冬后“吉日”举行,三年或四年一次。节日仪式庄重,起坛、请圣、点牲等7道程序,祭品丰富,全村狂欢,祈愿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罗城获评‘千年古县’,是对其过往千年历史的高度认可,更是迈向未来的强劲动力。”罗城县县长吴国军表示,这一荣誉将鞭策罗城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富矿,推动文化传承创新,让古老文化与现代发展相得益彰,吸引更多目光聚焦,书写更加绚丽多彩的发展篇章,向着文化强县大步迈进,为广西文化繁荣添砖加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