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改造192个党群服务中心让群众感受家的味道

12月15日,是个周日,家住石首市绣林街道办事处文峰社区的双胞胎姐妹黄安琪、黄安娜,早早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儿童服务站,玩起了积木游戏。

妈妈是环卫工,爸爸在工地干活,姐姐在读高中。以往节假日,姐妹俩都无人陪伴,只能在家看电视、玩手机。去年初,文峰社区腾出党群服务中心一整层楼的办公用房,改造为儿童服务站,并联合壹基金、汇心社工等公益组织,办起手工、绘画、阅读、积木、科普等兴趣班,姐妹俩成了常客。

近年来,石首市实施以“示范引领一批、巩固提升一批、对标扶持一批”为主要内容的“三期三批”计划,对全市192个村(社区)阵地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但硬件达标后,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又有了新烦恼。过于严肃的门牌、玻璃门后的办事窗口等设施让群众感觉亲和感不够。

今年初,石首市对全市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亲民化改造,有两件事让村民印象深刻。一是撤牌子,与服务无关的办公门牌、工作制度、行政标语等通通“下墙”,全市共清理不规范挂牌3000余块。二是腾地方,办事窗口、办公区等尽量压缩,把最方便、最明亮、最完整的空间腾出来给居民。

高陵岗社区党员刘吉松说,改造后的党群服务中心有广场、图书室,来这里跳舞、看书的居民,迎来爆发式增长。

大垸镇和丰村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在党群服务中心旁建起石公华县委遗址纪念园,老党员王金生自发在园内担任宣讲员。“让更多人了解这片土地上的红色故事,非常有意义。”王金生说。

久合垸乡袁家荡村是石首最大的油菜“一菜两用”种植基地,高峰时每天有200多名村民抢摘菜薹。该村将党群服务中心最好的房间打造成零工驿站,为村民提供便民服务。“休息的时候,来这里热饭、喝茶、休息,还能给手机充电,挺不错的。”村民赵自林说。

阵地建得好不好,不在墙上,而在群众脸上。今年以来,依托全市192个党群服务中心,各村(社区)开展儿童托育、健康知识宣讲、安全知识讲座80余场次,服务党员群众近3000人次。从“门可罗雀”到“热闹欢腾”,群众的幸福底色越擦越亮。(记者车荣华)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