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自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历时三个月,举办冬游青岛活动,在激活淡季旅游市场上积极创新探索。2025年,青岛又将如何从文旅角度讲好城市故事?不妨从嘉善路出现的几个穿上毛衣的大树这处小细节进行切入——在“打卡文化”持续盛行的当下,给青岛文旅加戏加码,通过布局平衡景观、社区、游客和居民的使用空间,微末处成事,值得探讨。
入冬以来,“毛衣树”不断在国内各大城市出现、在社交平台上刷屏,这些带着色彩的大树成为冬日里的一道美景。然而,个别地点出现了在道路两旁大排长龙拍照的现象,等待拍照的人潮使原本安逸的街道变得拥挤不堪。有居民感到无奈,认为这一新鲜事物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也有一些人表示理解,显示出对新事物的开放态度,认为市民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对城市景观有新的愿景很正常。之前有不少地方搞过类似的创意活动,比如给电线杆穿上衣服、给公交站台铺上地毯等等。这些“创意”虽然一开始能吸引眼球,但大多最终以扰民或维护不当告终。
冬日街头,不可能给所有大树都穿上毛衣,每一颗都穿毛衣也就失去了原本的创造性和吸引力。但给大树穿毛衣背后的管理思路值得思考——城市空间利用既要考虑景观效果,也要考虑社区环境;既要考虑观光游客打卡体验,也要保护居民的生活空间。改变并非易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尝试和坚持方能获得认可。
从文旅角度讲好城市故事,更包括平衡“打卡空间”。街边的“小确幸”本来无可厚非,但打卡之风却不是哪里都能吹。在社交分享平台上,经常会看到网友对某处“景点”火了感到莫名其妙的留言,今年10月份的这则内容尤其典型:某妇婴保健院以其欧式复古建筑外立面以及院内欧式风格的咖啡店,吸引了诸多网红达人、摄影爱好者前往打卡拍照,其中不乏扎堆拍摄占用道路和休息座椅等行为。“无卡硬打”扰乱就医秩序,强行出片不过是自露丑态而已。打卡变打扰,影响患者和家属的就医空间,实属拎不清。
出片赛道越拼越“卷”,但不能“卷”得莫名其妙。执念于“一生都要出片”,寻找跟爆款笔记一模一样的拍照效果成为很多人的终极目的。场景具备足够的视觉冲击才会让人有想要拍照记录的欲望,诚然,嘉善路“毛衣树”可以在造型的选择上更大胆一点,让市民感到惊喜的同时,布置地点、周围环境、装饰投入等细节方面,进一步统筹考究,做出更多优化。释放打卡空间,用好出片流量,激发文旅新动能。
对标出片需求也不失为一个工作方向,考验城市相关管理部门的空间规划和布局技巧。扩展场景布局的可行性,无须特意前往,抬眼便是风景,市民获得远超过计划内的体验感;城市用心装扮,游玩者的反馈形成“自来水”效应,城市宣传效果实现反哺,或许比官方媒体矩阵和网红达人的模式化推介,更有说服力。
文旅“一业兴”,带动“百业旺”。期待城市管理者举一反三、因地施策,在更多的城市空间布局方面主动走一步,创造更多符合市民期待的景观,让青岛和每一个个体实现情感联结与精神自洽。
信网评论员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