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博物馆北馆(老馆)即将提档归来。
据介绍,此次北馆共展出多件镇馆之宝,有“郧县人”头骨化石、石家河玉人像、云梦睡虎地秦简、崇阳铜鼓……
另外,湖北省首个通史展览《极目楚天》也将拉开帷幕,让游客顺着时间的长河一次读懂荆风楚韵。
[1]顶流预定!半数镇馆之宝都来了,一万余件文物首次展出
北馆应该看什么?怎么看?
12月26日,九派新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北馆共展出多件镇馆之宝,如“郧县人”头骨化石、石家河玉人像、云梦睡虎地秦简、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崇阳铜鼓,还将举办新的瓷器展。
“郧县人”头骨化石是轰动世界古人类考古学界的国宝级文物,距今约100万年,两件头骨化石标本空前完好,它对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12月26日,湖北省博物馆还发布了镇馆之宝“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复原像,我们不仅可以看原件,还可以看到100万年前的面容。
“郧县人”头骨化石。图/九派新闻记者阳丹
石家河玉人像出土于石家河文化遗址,距今4200至4000年,展现了史前高超的琢玉技艺,代表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发展的最高水平。有考古学家认为三星堆出土的器物特征,或许受到了石家河文化的影响。
云梦睡虎地秦简是中国考古学史上首次发现的大批秦简,经整理共1155枚。记录着完备的秦律,因而也被称为中国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法典。除了各类秦律、法律文书,还展出了著名的家书木牍。它是战国时期秦国士兵“黑夫”与“惊”写给家人的信,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家书实物。仔细辨认可以看出,信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问候之语,思乡之情跃然于“纸”上。
家书木牍。图/九派新闻记者阳丹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被誉为“陶瓷中的大熊猫”,元青花本就少见,绘制有人物的就更稀有。它的造型优雅庄重,纹饰繁密丰富,深受人们关注和喜爱。
崇阳铜鼓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是研究我国古代青铜艺术和奴隶社会礼乐制度珍贵的实物资料,被称为青铜的瑰宝。曾被送到美国、日本、英国等地巡回展出,名扬四海。
除了以上几件镇馆之宝,展区还有很多重磅文物,例如黑夫家信木牍,针灸铜人立像、鎏金铜玄武等展出。
鎏金铜玄武。图/九派新闻记者阳丹
曾攀提到,宋代的大型石刻、武当山的真武铜像也是首次展出,还有较少展出的石家河玉器和盘龙城文物值得一看。近代史展厅是首次设展,大部分文物都是首次展出。
[2]首次设湖北通史展,策展人:最有挑战性的是叙事模式
据了解,湖北省博物馆将推出湖北历史文化陈列展,以“极目楚天”为主标题,包括3个各自独立又前后承续的展览,分别是湖北古代文明、湖北近代风云、湖北现当代英杰。展陈面积总计约4300平方米,展陈文物1.6万余件。
湖北古代文明展厅犹如湖北这片厚重的土地一样,整体风格典雅端重。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分为史前、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五个单元。流畅动线串联起时间的长河,不知不觉就从旧石器时代走到了明清时期,湖北的面貌也逐渐清晰。
新石器时代部分展品。图/九派新闻记者阳丹
每一时期的展览大致分为两块,一是大事记,二是文明成果,带领游客看到这一时期的湖北发生了什么,取得了哪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展。例如从漆器中看到楚文化的孕育与传承,从竹简中看到秦代法制的发展,从楚庄王等贵族饰品中看到经济文化的繁荣。
湖北近代风云展厅以大事记和人物故事相结合的方式,展览叙事年代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重点展示晚清汉口开埠、洋务新政、辛亥革命等重要历史事件,突出展现近代湖北人民探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从租界模型、刘静庵画像、宋教仁七言对联等众多文物中,我们可以感受风云激荡的历史,走进求新求变的志士仁人们。
“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图/九派新闻记者阳丹
湖北现当代英杰展厅则以人物为主,展览以现当代湖北名人为中心,串联展示湖北现当代历史进程。还列举了各个领域的名人,涵盖军事、航天、艺术、文化等各个方面。“惟楚有才”的故事,还会继续由湖北人民书写下去。
长江大桥1:300的模型。图/九派新闻记者阳丹
据策展人曾攀介绍,约有一万余件展品是首次展出,尤其近代史里面很多珍贵文物,大部分是首次展出。他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既体现馆藏文物的特点,也串起湖北的发展脉络,让学生和外地游客更全面地了解湖北历史。
曾攀认为,策展最有挑战性的是通史的叙事模式。因为这个展览贯穿百万年的人类史,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也不太多。最后团队采取三段式的方式,来呈现这段历史。
北馆开馆在即,你是不是很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