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黄敏
人才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12月27日,新黄河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近3年,省属企业引进培养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增长比例均超过50%。
发布会上,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满慎刚介绍,近年来,省国资委党委高度重视省属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探索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机制,推动省属企业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工作质效不断提升,为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人才保障。
具体而言,省属企业引才数量实现较大比例增长。近3年省属企业引进培养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增长比例均超过50%,特别是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高端人才申报和入选人数连年呈现较大比例增长,保持全国省级国资监管机构前列,完成省委部署的工作任务。今年以来,工信部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均实现入选突破,10户企业13个博士后工作站,招录进站博士同比增长28%。
同时,省属企业“党管人才”工作格局不断优化。省国资委指导各省属企业健全完善党管人才工作体系和推进机制,党委主要负责同志靠上抓细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和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切实解决人才在科研、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关键小事”。今年以来,各省属企业召开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84次,聚焦全省人才工作重点任务、企业发展瓶颈、产业链布局、急需紧缺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深层次课题,建立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33个,开展党委联系服务专家近200次,惠及高层次专家300余人次。
省属企业重点产业人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聚焦提升高端人才吸引力和承载力,全面推行“人才+产业+平台”的产才融合协同发展机制。截至11月底,省属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已达到“应设尽设”全覆盖,拥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597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5家、小巨人企业25家、独角兽4家、瞪羚企业9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8家。25户省属企业围绕人才发展急需紧缺需求,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60多个产业领域。6户省属企业探索建立首席科学家制度。6户省属企业入选省人才引领型企业。9户省属企业参与省级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9户省属企业入选省级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13户省属企业在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山东11条标志性产业链中担任“链主”。
满慎刚介绍,下一步,省国资委将指导省属企业牢固树立全省人才工作“一盘棋”意识,切实抓好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各项工作,加快建设省属企业人才高地,在强化人才引领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好“排头兵”“主攻手”作用,努力展现国资国企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