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热搜放大镜|别拿“吃菌闹着”当梗!真不是闹着玩的→

嘿,下午好!

开屏热搜放大镜闪亮登场!在这里,开屏新闻记者将落地热点新闻,深入挖掘热搜背后的新闻故事。每天5分钟,和开屏新闻一起一览昆滇爆款话题,开启精彩探索之旅!

今天是12月27日,截至14时,昆明网友们热切关注的本地热门话题、微博昆明同城热搜前几位分别是:

云南被害亿万富翁家属称将捐出赔偿款

兵马俑与昆明滇池的交融

女子见手青中毒半年后仍有后遗症

昆明机场过夜功能又升级了

其中,由@春城晚报主持的话题#昆明水杉林有多出片##昆明主城区这条快速路明天上午通车#获得网友们的热切关注,热度不断攀升。

27日,#女子见手青中毒半年后仍有后遗症#以及相伴随的#中毒者呼吁不要娱乐化菌子中毒#两个话题冲上热搜,将野生菌中毒这一话题再次拉进大众视野。

据中国蓝新闻报道,一位女子在云南出差期间品尝了见手青,当晚便出现眼睛重影、恶心呕吐等症状。于云南当地医院治疗后稍有好转返回北京,岂料回家后又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眼睛重影也未根除。即便历经半年调养,身体仍未完全恢复如初。

开屏新闻记者12月27日查阅当事人社交媒体发现,6月23日她首次分享视频,记录下在客户家食用“头水”见手青中毒后的就医全程。在昆明病情好转返京后,视力模糊等后遗症依旧困扰着她,且北京医生对菌子中毒了解有限,无奈只能往返两地求医。直至今日,中毒阴影仍笼罩着她的生活,“中午点的外卖,下楼取时已忘记所点何物;开会时,会议结束脑袋空空,全靠笔记回忆”。

每年6-9月,堪称云南人“试毒”季。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8日,已收治近400例野生菌中毒病例,其中见手青(红葱)中毒占比超半数。不仅七八月份食用新鲜菌子易中毒,随着云南野生菌热度的不断攀升,网购和邮寄野生菌后烹饪不当而引发中毒的情况越来越多。

菌子中毒反应各异,事件登上热搜后,记者向身边有相似经历的朋友了解到,22岁的李嘉诚今年夏天在宜良县狗街镇家中与家人同吃一盘炒牛肝菌,仅他一人中毒,上吐下泻,还“看见‘小人人’,植物仿若都有了生命,静物也似动了起来”,连挂两天吊瓶才康复。23岁的李益航高中时吃菌子火锅后,“感觉遥控器在电自己”,同样靠挂吊瓶解决问题。两人痊愈后均无后遗症。

云南人吃菌子,多有几分自信,凭借经验穿梭山林采拾自认无毒美味的菌子,然而近八成中毒源于误采误食。即便中毒,也归咎于火小、蒜少,或运气不佳“吃到了遭老麻蛇爬过的”。这也不能全怪云南人嘴硬,毕竟毒菌与普通菌子长相酷似,专家辨认有时都难。全球约5000种蘑菇,中国约1660种,云南一省就有超1100种,有毒菌子超200种,致死性的达20余种,云南人以身试毒,也算为菌子物种鉴定“出力”,验证了云南菌子的“物种多样性”。

2022年,科研人员对云南223起菌子中毒事件剖析统计,食用如牛肝菌这类会见小人的“神经精神型”毒蘑菇,毒性相对温和、预后良好,可这已是不幸中的万幸,实则菌子中毒“死法”百种。《中国蘑菇中毒诊治临床专家共识》将蘑菇中毒分7大类,除神经精神型,还包括高致死的急性肝损害型、横纹肌溶解型,可致死的急性肾衰竭型、溶血型,以及毒性较轻的肠胃炎型、光过敏性皮炎型。

好在云南应对菌子中毒经验丰富,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内科2005年就成为“云南省中毒临床救治基地”,医生们个个擅长“中毒抢救”。不少外省人菌子中毒紧急转送此地获救。菌子中毒无特效药,患者入院先经“洗胃、催吐、活性炭吸附、导泻”常规流程,医生要在1-2小时内初评中毒情况,关键是鉴定菌子种类与症状出现时间,这要求医生堪称“菌子专家”,熟知常见毒菌特性、毒性与流行病学症状,才能快速确定治疗方向。急诊室常现医生手拿毒蘑菇图册向家属询问的场景,再次验证了食菌前拍照留证的重要性。若确定是致死毒蘑菇,患者便入急诊监护室接受“集束化治疗”,药物、脏器功能支持、血液净化乃至器官移植等保命手段齐上。

但每年总有因菌子中毒产生幻觉的云南人在病床“无实物表演”,抓小人、打怪兽、揪彩云,画面喜感,引得网友调侃,评论区甚至出现“好想体验一次中毒见小人”“想要中毒呕吐来减肥”等言论。可对于亲身经历者,菌子中毒绝非玩笑,关乎生命健康。如本次事件当事人所呼,如今社交媒体、短视频兴起,严肃话题频遭娱乐化,野生蘑菇中毒便是其一。

菌子中毒危害极大,诸多野生菌含剧毒,误食可致急性肝肾功能衰竭、神经系统损伤,危及生命,即便幸存也可能长期不适或留下永久后遗症。当菌子中毒成娱乐谈资,容易让人轻视风险,错认是“小概率”,放松警惕。实则每年不少人因此入院,悲剧时有发生,过度娱乐化报道还会削弱食品安全关注度,降低面对未知食物的谨慎性,增大中毒几率。

此外,新春将至,不少家庭有将野生菌炒熟冰冻后加热复炒食用的习惯,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郑粉双医生提醒:“每年1-3月收治的病例,多是炒菌冰箱储存后再加工中毒,首次未炒熟,再次烹饪同样易中毒。”在此,郑重呼吁广大市民:请勿食用反复加热的野生菌,珍视生命健康,莫让菌子中毒沦为娱乐牺牲品。

今天的“开屏热搜放大镜”之旅告一段落,下周同一时间,开屏热搜放大镜,继续和你一起探索更多昆滇精彩!

开屏新闻记者邓莎莎通讯员赵荣荣实习生尤柔媛文部分图片来源于8099999、盘龙文旅MoreLife

一审孙琴霞

责任校对郭毅

主编严云

终审编委李荣

0 阅读:7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该平台是人民日报社推进媒体行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