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药研究社
2024年1月美中嘉和登陆港交所,成为今年首家闯关成功的民营医院IPO,可以说让同行看到了上市希望。
在美中嘉和之后,明基医院、树兰医疗、佰泽医疗等同赛道玩家赶赴港股的积极性走高,民营医院领域整体呈现出扎堆IPO的盛况。
其中,佰泽医疗于12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据悉,这是其于2024年4月26日递表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请。
就市场地位而言,佰泽医疗还是有一定领先优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2023年,以自有医院的肿瘤服务收入、早癌筛查中心数目以及胃肠镜检查病例数计,佰泽医疗在中国所有民营肿瘤医疗集团中分别排名第四、第一以及第一。
另外,和美中嘉禾一样,近年来该集团的营收有大幅增长,但尚未实现盈利。这样来看,佰泽医疗还行走在“坎途”。
营收快速增长,走了收购“捷径”?
佰泽医疗业务布局相对全面,但也有侧重。
招股书提到,佰泽医疗收入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医院业务,指经营自有的6家民营营利性医院,提供包括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在内的医疗服务;二是医院管理业务,指管理及运营集团体系内的2家民营非营利性医院并从中收取管理费;三是供应药品、医疗设备及耗材。
其中,医院业务是营收大头。招股书数据显示,2021-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佰泽医疗收入分别约为4.62亿元、8.03亿元、10.72亿元及5.71亿元,医院业务贡献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从68.2%提升至79.7%。
整体来看,佰泽医疗的营收增长较快,而集团能够依靠医院业务快速创收,既离不开收购战略的实施,也得益于赛道前景广阔。
据了解,佰泽医疗核心的6家民营营利性医院中,5家医院均为收购而来,它们分别是北京京西肿瘤医院、天津南开济兴医院、太原和平医院、合肥佰惠医院、武陟济民医院,剩下的一家天津石氏医院为佰泽医疗在2020年自建而成。
收购的好处显而易见。收购方可以获得被收购方技术、人才、客户群体等方面的资源,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实现规模经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预期的经营效果。
另外,民营医院行业也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从肿瘤专科这一细分领域来看,佰泽医疗正处于机遇期。
一方面,市场需求不断释放。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我国已成为全球癌症新发和死亡第一大国。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癌症新发病例约480万例,死亡病例约290万例,分别占全球新发与死亡病例的约23.8%及27.4%。
另一方面,肿瘤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等痛点的存在,推动了民营医院的发展。
佰泽医疗招股书提到,我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优质肿瘤医疗资源与分布在三四线城市的大量肿瘤患者之间,存在供需矛盾;另外,我国承担更多肿瘤医疗服务需求的公立医院,基本以肿瘤治疗为主,对于癌症筛查和肿瘤康复的资源配置存在缺口,“重治疗、轻筛查”和“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较为普遍。
这种情况下,作为公立医疗体系的补充,提供肿瘤专科医疗服务的民营医院加速崛起,相关市场也日趋庞大。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预计民营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按照收入计算)将由2022年的约530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约10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9.8%。
佰泽医疗也享受到一定的时代红利。据悉,2021-2023年,集团“旗舰医院”北京京西肿瘤医院收入从1.79亿元增至2.73亿元。2024年上半年,北京京西肿瘤医院收入为1.5亿元。
但是民营医院亏损的命运,佰泽医疗同样难以规避。
亏损的民营医院,该走向何方?
民营医院盈利难,基本是行业共识了。
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佰泽医疗期内亏损分别为0.62亿元、0.76亿元、0.24亿元及734万元。
前文提到的美中嘉禾也仍陷在亏损的漩涡中。据业绩报告,2020-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美中嘉和净亏损分别为5.85亿元、8.17亿元、5.41亿元、3.73亿元及1.81亿元,四年半时间亏损近25亿元。
这背后是运营成本大、业务缺少差异性等因素在作用。
就运营成本而言,据悉,民营医院的成本压力主要来自医疗设备和药品采购、维护及更新,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的薪酬以及培训和福利支出等方面。另外,民营医院一般没有财政补贴,并要承担税收。这种情况下,民营医院的成本至少比公立医院高出16%。
值得一提的是,肿瘤专科医院处在严肃医疗领域,需要更丰厚的临床积淀和更前沿的医疗设备来支撑业务运营,或面临更大的经济负担。
太平洋证券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国内肿瘤医院的单院平均资产为7.17亿元,单院平均万元以上设备投入为2.26亿元,单院平均建筑面积为4.4万平方米,均显著高于其他专科医院。
再看向佰泽医疗,其成本压力的确不小。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佰泽医疗运营体系内的8家医院总床位数达1888张;体系内的医院执业医师数量达988名,技术、药学及护理医疗专业人员共1455名,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共244名。
2021-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佰泽医疗的总员工成本(包括计入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及一般及行政开支中的员工成本)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29.4%、30.0%、27.9%及26.7%。
集团表示,若日后这些成本大幅增加,可能对盈利能力造成影响。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虽然在大众认知中,民营医院切入的是公立医院难以很好兼顾的细分领域,作为公立医院的补充而存在,但二者之间的直接竞争仍然明显。
这主要在于多数民营医院能提供的服务和技术不具有特色,优势也并不突出,且更高的服务费用使得大众望而却步。
不过,上述问题的存在,也明确了民营医院该从何处探增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装备发展促进工作委员会委员、新加坡医药中心顾问刘检曾表示:“民营医院的生存之道一定是更细化的,需要走差异化的道路,提高其对患者服务上的附加值。”
其认为,民营医院要想可持续发展,就需重视全生命周期管理式的专科体系建设,同时学会化繁为简,追求小而美,不盲目扩张。
目前来看,佰泽医疗其实也正在瞄准“全周期”,做出自己的特色。
该公司在招股书中提到,“我们的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覆盖早癌筛查及肿瘤诊断、治疗及康复,能够全方位满足顾客及/或患者与肿瘤相关的健康管理及医疗相关需求。我们一直以来围绕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的两个核心方向,即强化肿瘤相关业务线和平台的建设和建立肿瘤学科体系,进一步改善及提升我们的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巩固我们的市场地位。”
不过,要真正意义上跑通肿瘤治疗的“防-筛-诊-治-康”全链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对于靠收购扩规模的佰泽医疗而言,业务环节梳理和整合或更具难度。当然,我们也期待佰泽医疗有朝一日能将“坎途”变“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