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上午8时左右,新城中交·南山美庐小区业主刘女士拎着一袋垃圾出门后,径直来到小区内的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她将智能垃圾分类卡对着“其他垃圾”箱体的扫描口一刷,对应的箱盖便自动开启,完成垃圾投放后,箱盖又自动关闭,轻松实现垃圾精准无接触投放。“只需刷卡或手机扫码,实名认证后便会自动打开箱盖,不用手动去掀盖,卫生又方便!”刘女士夸赞道。
这是该小区最新投用的AI智能分类投放系统,它涵盖了多功能投放模式、丢包检测识别、智能语音督导、自动称重、满溢提醒等功能,通过互联网与后台数控中心连接,实现垃圾分类智能一体化管理。
在该投放点,两个摄像头和一块屏幕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屏幕上循环播放着中交·南山美庐小区的垃圾分类宣传、不文明行为曝光、违规行为分析、违规处理结果、实时监控画面等内容。
“这是垃圾分类AI监管平台,24小时实时监控,通过它我们可以实时掌握这个小区垃圾分类投放参与率与准确率等重要数据。一旦发现有业主错投垃圾,可实时查询投放记录,通过人员信息、垃圾重量等信息追踪溯源;对于随意抛洒等违规投放行为,也会自动抓拍,并在显示屏予以曝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新城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AI智能分类投放系统推动形成可溯源、可追踪的垃圾分类管理闭环,不仅提高监管效率,也有效减少了垃圾分类不规范行为的发生,为下一步精准推进垃圾分类提供支撑。
除了科技赋能垃圾分类,不少垃圾投放点的便民功能也大幅提升。记者在新城沧海新村看到,改造提升后的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焕然一新,除了原有的分类设施,还增设了遮雨棚,人性化举措获得不少业主的交口称赞。“加装了遮雨棚,方便我们在雨天投放垃圾,也避免雨水对垃圾造成二次污染,投放点更干净了。”正在扔垃圾的业主朱女士说。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力度,多措并举提升分类实效,通过设置遮雨棚、破袋机等便民服务设施设备,完善源头投放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短板,因地制宜完成了48个居民小区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改造提升;积极探索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在垃圾分类领域中的应用,完成30个居民小区AI智能分类投放系统安装和9个小区系统升级试点,累计在181个小区安装300套智能设备,便民利民的同时提升了小区环境。
记者:王倩倩
通讯员:戎慧敏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