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探究内地公募基金港股持仓的“剪刀差”

金融界 2024-12-29 21:22:31

今年上半年,内地公募基金持有港股占流通市值与南向资金比重之间走出明显的剪刀差,或与高股息策略成为主导的市场风格有关。而历史上两轮内地公募基金快速增持港股时期均处于国内基本面快速修复、流动性宽松带动市场信心显著抬升的背景下。且高港股配置比例基金相对全部基金均未取得超额收益,这也与其更为偏好配置传统经济板块(银行、公用事业、电信等)相关。而高收益主动基金则更为偏好配置估值弹性较大的成长及非银金融板块。往后看,随着稳增长政策进一步落地、经济基本面数据逐步得到验证,港股或将进入估值与基本面双重修复的通道中。而内地公募基金或将大幅增配港股,成长(消费、科技、医药)及非银金融板块或更加受益。

探究内地公募基金港股持仓的“剪刀差”。

今年以来,内地公募基金港股持仓市值相对港股流通市值及内地公募基金全部持股市值均有显著抬升,内地公募基金增配港股意愿明显增强。但其相对南向资金持股市值仍处于下滑趋势,“剪刀差”意味着内地公募基金增配港股的力度相较如险资、游资等其余资金仍偏弱。因此,我们复盘历史上两轮内地公募基金快速增持港股时期以探究后续公募基金可能的增配方向:1)2016年-2018年中报:供给侧改革带动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回升、房地产板块也持续景气,带动内地公募基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2)2020年-2021年中报:疫后全球流动性高度宽松带动资金流入港股市场,经济复苏叠加市场风险偏好回暖催化内地公募基金大幅增配港股。

高港股配置比例主动基金对传统经济板块具备更强的配置偏好,但并未取得超额收益。

两轮内地公募基金快速增配港股时期,基金收益存在两个重要特征:1)规模效应:资产管理规模较大的基金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2)高港股配置比例的主动基金并未取得相对全部基金的超额收益。从两个时期高港股配置比例基金的配置偏好来看,其更偏好配置传统经济相关板块,如银行、公用事业、电信等。但在经济基本面快速抬升、流动性充裕时期,似乎对估值弹性较大的部分成长股存在相对低配趋势,这也是其未能取得超额收益的原因。2016年报至2017年报高港股配置比例基金始终超配金融、通讯服务、能源等传统经济板块;而低配医疗保健、可选消费等表现较好的成长板块。2020中报至2021中报期间,高港股配置比例基金对金融、地产、工业、医疗保健等板块有更高的配置意愿,而错失了信息技术、可选消费等成长股的行情。

高收益主动基金偏好配置成长及金融板块。

我们选取两个时期内净值增长相对较高的基金,以对比高收益基金与全部基金资产配置方向的差异。2016年报至2018中报供给侧改革时期,高收益基金相对全部基金在可选消费(纺服、食品饮料)、信息技术(软件服务、硬件设备)、房地产、医疗保健(医药生物)板块始终呈显著超配的趋势;2020中报至2021中报全球流动性宽松时期,高收益基金显著增配消费及金融板块,如消费者服务、汽车与零部件、纺服、非银金融等板块在多数时期均获高收益基金的超配。历史上基本面及估值共振向上时期,高收益主动基金始终偏好增配估值弹性较大的成长及非银金融板块。而回看2024年以来本轮内地公募基金增配港股时期,配置方向则有所不同。在稳增长政策预期反复博弈叠加提高投资者回报的政策催化过程中,高股息策略(如能源、电信服务、公用事业、银行等)成为高收益基金配置的重点。由于险资长期对高股息企业具备更高的配置意愿,因此今年以来内地公募基金持有港股占流通市值与南向资金比重之间的剪刀差或也与市场风格的变化相关。

内地公募基金或持续增配港股,可选消费、信息技术、非银金融等板块增持空间大。

展望2025年,随着稳增长政策进一步落地、经济基本面数据逐步得到验证,市场信心有望持续修复,港股或将进入估值与基本面双重修复的通道中。尤其2025年港股部分成长板块,如生物科技、汽车与零部件、技术硬件、半导体等盈利预期更远高于A股,进一步增厚其配置性价比。我们判断2025年内地公募基金将大幅增配港股,而其占南向资金的比重亦将有所抬升。结合历史上高收益公募基金增配方向、内地公募基金增配空间及当前港股市场现状来看,成长板块如科技、可选消费、医药等板块或更受主动公募基金的青睐;且多元金融板块或同样受益。

风险因素:

1)中美科技、贸易、金融领域摩擦加剧;2)我国政策力度、实施效果及经济复苏不及预期;3)海内外宏观流动性超预期收紧;4)俄乌、中东地区冲突进一步升级;5)我国房地产销售量价回稳不及预期。

本文源自:中信证券研究

0 阅读:3
金融界

金融界

财经媒体、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