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通讯员傅笛扬记者宋浩
今年是“人民艺术家”齐白石160岁诞辰,北京画院策划了“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齐白石在北京”特展,展期从11月29日持续到2025年3月30日。
“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齐白石在北京”特展
齐白石是中国画坛上一座巍峨的丰碑,但这位宗师曾经也是一个怀揣梦想“北漂”。从湖南湘潭的青山绿水出发,背负着对艺术的执着与追求,他一路北上,最终在北京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齐白石在北京》北京画院编,西泠印社出版社,2024年
1919年,齐白石从湖南来到北京定居。在北京,他闭门十载,“衰年变法”,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红花墨叶”的新风格。北京画院耗时五年,以地图志方式,从齐白石的自传、日记、手稿以及相关研究中,找寻白石老人的历史足迹。本次大展的同名实录《齐白石在北京》,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在书中,跟随齐白石在北京的足迹,可以看见20世纪京华人文的繁荣:齐白石与陈师曾、梅兰芳、徐悲鸿、老舍等文化名人的交往,与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之间的互动。全书共分为三个历史时期,紧扣齐白石在北京的艺术与生活,展现了他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艺术追求和成就。
扫除凡格总难能:
寓于北京的交游与变法(1919-1926)
1919年,初到北京,落脚处从法源寺到观音寺,再辗转到石镫庵,齐白石无疑是一个北漂。
以卖书画为生,他勤奋创作,“不教一日闲过也”。书画之外,与文人交游,结识了众多名流,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陈师曾和梅兰芳。
《齐白石在北京》内页
正是1919年初夏,齐白石和弟子张伯任在法源寺中闲聊。忽然看到地砖上有一个磨石印留下的石浆,形状很像一只鸟,便随手找来一张纸描绘出来,信手写下“真有天然之趣”。这六个字也成为他的艺术理念,“真”是他对艺术的一份真切,“天然”体现了艺术家与自然万物的结合与融汇,“趣”深含艺术格调。
《齐白石在北京》内页
梅兰芳对齐白石的虾虫作品钟爱有加,并向齐白石拜师学画。齐白石没什么名气时,梅兰芳在雅集聚会中对他恭敬有礼,齐白石也逐渐成为梅兰芳“缀玉轩”的常客。
在陈师曾的鼓励与指点下,年过六旬的齐白石决定重新出发,改变自己的风格,变通画法,成功完成了“衰年变法”。他开创了“红花墨叶”的大写意花鸟风格,诗书画印自成一格。
《齐白石在北京》内页
故乡无此好风景:
安于北京的创作与教学(1926-1949)
1926年,在徐悲鸿的邀请下,齐白石任教于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在北京安居,一边创作、一边教学。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更加成熟,影响力日扩大。
《齐白石在北京》内页
齐白石这一时期搬到跨车胡同15号,这里也是齐白石来京之后居住时间最久的地方。以院中三间北屋为客厅、卧室和画屋,因北屋外檐装有铁栅栏,故北屋又称“白石铁屋”。居此期间,齐白石在院内种植了很多瓜果花卉,每日择其生动变化入画,不仅创作题材日益广泛,画风也更为潇洒精彩。
白石家中有络绎不绝的求画者、交流创作的名家师友以及慕名前来的国际友人。抗战期间,齐白石拒绝为日军作画、闭门谢客,在铁屋中用绘画讽刺日军,将民族气节体现在画中。
《齐白石在北京》
徐悲鸿力排众议,推崇齐白石的绘画风格。徐悲鸿还将其画作推向欧美、出版画集。任教期间,王雪涛、李苦禅、李可染等一批人也拜师门下。齐白石以“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激励,学生们有了各自的艺术风格。
寰宇共睹有齐名:
享于北京的成就与盛名(1949-1957)
齐白石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赞誉,还远播海外,成为世界了解中国艺术的一张名片。1953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并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
作为“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自始至终都祈愿着和平。他曾送作品参加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绘制《百花与和平鸽》参加亚洲及太平洋地域和平会议。这些举措让齐白石得到了国内与国际人士的瞩目,世界和平理事会也决定将1955年度的国际和平奖授予齐白石。
1957年齐白石逝世后,跨车胡同曾被改建为“齐白石纪念馆”,后成为北京画院办公地点,1986年被列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北京画院对原建筑进行了修复并命名为“齐白石旧居纪念馆”。国家曾在此筹建“齐白石纪念馆”,后成为北京画院办公地点。1986年被列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北京画院对原建筑进行了修复并命名为“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书中还附带了“齐白石在北京”的艺术地图,以“齐白石带您看北京”手机应用程序带观众沿着白石老人的足迹游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