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未来。”彼得·德鲁克的这句箴言回响在人类文明的每一个重要转折点。从钻木取火照亮漫长黑夜,到蒸汽机开启工业时代,再到信息技术构建互联世界,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未来的探索和创造。
当前的21世纪20年代,我们正站在又一个历史性的交汇点上。两股技术浪潮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重塑着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
一边,人工智能(AI)领域,特别是大语言模型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拓展着人类的认知边界,改变着我们获取信息、处理问题和创造价值的方式。
另一边,航天(AS)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破着地球引力的束缚,开启了人类利用太空服务地球的新纪元,一个“空天信息时代”正加速到来——所谓航天(AreoSpace,简称AS)科技,主要指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等在地球附近空间或太阳系空间飞行的技术。
天地间正织就新的经纬,AI大模型在构建一个基于信息和智能的“思维宇宙”,AS则在拓展一个基于物理空间和资源利用的“空间宇宙”。两个维度都代表着人类利用科技进步服务于现实世界的共同愿景,两者的探索和拓展,正在深刻影响金融领域,共同驱动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惧怕AI,才是金融机构的最大挑战
两年前的2022年11月30日,下一代AI浪潮的命运之子ChatGPT正式上线。
金融行业立刻被视为大模型应用的“应许之地”。毕竟,金融本身具有专业知识密集、数据驱动、业务流程复杂性三个显著特点,而三大特点恰好与大模型理解能力、记忆能力、逻辑推理等优势高度吻合。
银行业率先涌入,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在内的约20家机构在2023年年报中即披露了关于大模型的研发、业务应用以及赋能业务取得的成效。招投标市场中,银行采购大模型相关服务或产品的订单案例层出不穷。
一家国有大行云计算部门的负责人曾告诉钛媒体APP,虽然售价已经非常高,大模型应用的前景也并不明朗,但为了紧跟住行业发展,该行正大力投入资源买卡(显卡)、持续建设。
FOMO情绪(FearofMissingOut)一度从科技圈蔓延至金融界。
但是很快,金融行业对于大模型逐渐呈现出一种“既激进又保守”的矛盾心态。
一方面由于资金压力,训练大模型资源消耗巨大、成本极高,绝大部分金融机构力所不逮。据了解,目前国内只有少数银行在探索独立全栈自研大模型或专业大模型基础上进行微调。绝大部分银行的大模型探索均是与第三方模型公司合作,从云端调用,按需接入各类大模型API。
也曾有城商行相关负责人向钛媒体App直言,“对于大模型,行里几乎没有预算。”
不敢投入的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大模型在具体落地层面仍然有很多挑战。比如,“大模型幻觉”、数据隐私保护、可解释性弱等等。在商业层面,巨大的成本投入能否带来正向ROI,仍然存疑。
换句话说,“既激进又保守”的矛盾心态背后,事实上是面对新事物带来的不确定性的焦虑。
在此背景下,一些足以增加确定性的声音显得尤为可贵和必须。
近日,招商银行数字金融发展办公室高旭磊在谈及大模型的种种挑战时指出,“机器幻觉、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保护、知识产权、赢者通吃等等,这些确实都是大模型目前存在的重要风险,需要加以重视。但我感觉,最大的风险,是过度强调风险而裹足不前的风险。归根结底,发展中的问题,应该要靠发展去解决。”
这是基于历史规律的笃定认知。在他看来,“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数字文明,人类文明的每次重大变迁的背后,都伴随着科技的重大进步。科技力量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数字金融不是可做可不做的选答题,而是必须要做的必做题。”他认为,数字金融是由中国创新提出的,由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叠加融合形成的一种高级金融形态,本质是一种新质生产力,而其技术背景就是以大模型为主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
招行也正着力投入其中,招商银行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俞吴杰对外透露,“无论是训练还是推理,集群投入都以亿为单位”。
据了解,招行每年有约不超过全行收入1.5%的Fintech基金额度来投入创新型项目,用于保障数字化创新的落地。“总行对于大语言模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FinTech基金都是全力支持,基本上都能通过绿色通道。”俞吴杰表示。
得益于此,招行在今年年初启动了直接与大模型相关的“智算平台”建设。该平台包含大语言模型训练与推理平台,旨在构建金融垂直领域大模型。
初步成果也已经有所显现。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落地应用,已然渗透到前中后台的各个环节。例如,大模型可以自动生成营销文案,大幅提高营销效率;通过智能客服,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用户问题,将原本需要人工数分钟处理的事务缩短到“秒”级;在风控方面,招行的“天秤”风控平台已经运用了大量的神经网络算法。
在俞吴杰看来,大模型能够解决银行中大量重复性的、简单的流程化工作,将人力解放出来,从事更具创造性的工作。
“招银1号”成功发射,航天经济走到爆发前夜
如果说大模型正在打磨AI皇冠上的明珠,那么AS则正在广袤星空中绘制新的商业版图。
事实上,AS并非新事物,自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类首颗人造卫星,太空探索便开启了新的纪元。然而,长期以来,高昂的成本一直是制约航天技术广泛应用的关键瓶颈。
以极具象征意义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为例,其总耗资高达254亿美元,相当于1961年至1972年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3%。巨额投入也直接导致了自1972年后,美国载人登月计划的搁置。直至本世纪,随着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进程的加速,一场以降低成本、拓展应用为核心的航天变革正蓬勃兴起。
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Musk)多次提到,将星际飞船发射到近地轨道(LEO)的成本,可能会降至惊人的每公斤10美元。
发射成本的大幅下降,是商业航天蓬勃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原本“高不可攀”的航天得以冠以“商业航天”的直接原因。
与此同时,卫星制造领域也正在经历微型化和集成化革命,卫星的制造成本不断降低。据了解,目前某些公司的最新型号微型卫星单颗成本仅为25万美元。
中国航天产业也在不断迈进。2024年8月6日,我国使用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星座首批组网18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万颗以上大型低轨星座建设正式拉开帷幕。中国在可回收火箭技术方面也在快速发展,比如今年9月,蓝箭航天公司的朱雀三号VTVL-1试验箭完成了十公里垂直起降飞行试验。
不仅如此,金融机构也开始逐步拥抱航天科技,探索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潜力。12月5日,作为千帆星座第三批组网卫星首星的“招银1号”卫星由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正式开展新一代空间数字网络应用于金融业的测试工作,以航天科技深度赋能数字金融发展。
这也就意味着,不论是国内还是海外,一个新的商业闭环正在显现——微型化降低了卫星制造成本,低轨化降低了发射及维护成本,发射能力的革命性提升又显著降低了将卫星送入轨道和替换在轨卫星的成本。得益于此,基于低轨卫星星座的商业模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正在深刻地改变着通信、遥感和导航等多个行业格局。
比如在通信领域,覆盖全球的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有望得以实现;在遥感领域,高频次、高分辨率的地球观测已经成为可能;在导航领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得到巨大提升。
如今,AS技术赋能银行业务变革的成效已经初现端倪。高旭磊介绍说,过去,银行在开展诸如楼盘开发、海外基础设施工程、发电厂建设等大型项目的信贷业务时,银行员工需要赶赴现场考察施工进展,不但需要高昂的差旅、时间、人力等成本,而且视野局限,往往难以窥探全貌。但在当下,借助遥感卫星传回的高清图片,银行员工坐在办公室就可以实现远程监控,仿佛拥有了“千里眼”,极大提升工作效率与风险把控精度。
在高旭磊眼中,基于低轨卫星群构建的新一代空间数字网络和天地一体6G通讯技术,将深刻影响人类的沟通模式,并极大改变银行的通讯网络,对原有地面网络进行延展、备份和替代。
改变银行,改变世界
更为重要的是,AI和AS并非各自独立发展,而可以相互融合、彼此促进。
一方面,AS提供的空天信息网络将为AI提供更广阔的数据来源和更强大的通信能力,加速AI在各领域的应用;另一方面,AI则可以更高效地处理和分析海量的空天数据,赋能卫星遥感、空间态势感知等AS应用,催生新的商业模式。
而这场星辰大海的远征,需要技术的驱动,更离不开资本的助推。
我们已经看到,蓝箭航天资方中就有招银国际的身影——招银国际领投了蓝箭航天D轮融资。招商银行又在其扩充产能的关键阶段批复了数千万元综合授信。
此外,千帆星座建设和运营主体垣信卫星,也获得了招行数亿级别信贷支持。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金融机构深度参与到这场太空竞赛中。
以科技创新为基因的招商银行,目前是这场竞赛的先行者。其一方面致力于自身的数字化转型,积极拥抱以AI、AS为代表的新技术,构建更高效、更智能的数字金融新模式;同时更以前瞻性的眼光,通过科技金融的方式,支持商业航天等前沿科技企业的发展,打通其融资渠道,助力其技术突破和商业拓展。
AI与AS并举,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并行的战略布局,不仅推动了招商银行自身的数字化升级,也为整个太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一个金融与科技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生态系统正在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