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安徽#【安徽旌德:千锤万杵出墨香 一锭徽墨初始成】初冬时节,阳光透过窗棂,走进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版书镇的旌德县黄氏墨庄内,古朴的制作车间里,非遗传承人汪晓军和家人们正熟练地制作徽墨,千锤万杵之下,阵阵墨香扑鼻而来。
“一豆灯火,一缕青烟,覆碗收烟,集胭制墨。”徽墨以松烟、桐油烟、动物骨胶和皮胶等为主要原料,配以多种名贵珍稀辅料,经千锤百炼精制而成,素有“一两徽墨一两金”之说。
徽墨历史悠久,制作技艺复杂,历经集烟、洗烟、熬胶、拌料、成坯、烘烤、锤打、定型、晾干、描金等多道工序,才能成型。如此制作的徽墨,具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特点。
身处现代化的浪潮下,徽墨也在不断地蜕变与成长,但始终不变的是传统古法制作的手艺与恒心。据悉,旌德县黄氏墨厂每年产量约10吨,年产值200余万元。一块块成型的徽墨,是制墨师们坚守了一辈子的情怀,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