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39700只红嘴鸥抵昆,数量与去年基本持平

12月28日,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昆明鸟类协会、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联合开展昆明越冬红嘴鸥第40次同步统计。统计结果显示,2024年度,共有39700只红嘴鸥来昆明过冬,数量与去年基本持平。

150余人分62处调查点

开展统计

28日上午9时30分,都市时报记者跟随昆明鸟类协会副秘书长王智斌一行,从大观楼西苑楼码头乘船出发,前往滇池草海水域开展红嘴鸥同步统计工作。现场,负责统计的工作人员及志愿者,通过望远镜和相机来观察沿线红嘴鸥情况,并将每个点位的数量进行一一统计。

“我们主要负责从大观楼西苑楼码头到滇池大坝南码头约4公里左右两岸50米以外水域范围内红嘴鸥的统计。”王智斌表示,对红嘴鸥数量进行统计,是了解昆明红嘴鸥群体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越冬红嘴鸥数量的变化、分布范围、密集程度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昆明气候、环境的变化。

“每年的红嘴鸥同步统计工作都是在12月底进行,这是因为进入12月中旬后,抵达昆明的红嘴鸥的数量基本达到峰值,此时统计,更能反映抵昆红嘴鸥的真实数量。”王智斌表示,在正式统计开始前,工作人员提前对昆明市区内有红嘴鸥分布的区域作了初步调查,以确定具体的统计点位和人员安排。根据初步调查情况设置了62处调查点,来自昆明市林草系统、昆明市鸟类协会共150名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参与了调查。

传统人工统计

与AI智能技术相结合

今年,除采取传统的分区直数法、样线法等常规统计手段外,还在草海大泊口、滇池大坝等红嘴鸥分布密集区,采用岸基摄像头-无人机视频拍摄及人工智能算法识别等方式,对红嘴鸥数量进行了精确统计。

按传统的统计方法,数量少的地方,就一只一只地数,得到较精确的数据;数量多的地方,则以群为单位估算,根据数量多少,以10只或是50只为单位计数,统计多遍再得出平均数。最后将62处调查点的数据相加,再对百位以下进行四舍五入,从而得出抵昆越冬红嘴鸥的统计数量。

为了更精准地观测与保护红嘴鸥,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积极探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长期观测红嘴鸥及其他鸟类。28日当天,工作人员将无人机飞到100—120米高空后,逐渐接近红嘴鸥鸥群,并在距水面约60米高的地方,按照预先设定好的飞行航线,对水面上的红嘴鸥进行视频拍摄和记录,计算机识别系统仅耗时几十秒,就能识别观测范围内的红嘴鸥数量。

经整理统计各点数量,2024年昆明越冬红嘴鸥数量达到39700只,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滇池大坝数量14000只、大观楼航运码头到滇池大坝南码头的水域5800只、大泊口区域4500只、海洪湿地2500只、海埂公园1600只。

王智斌介绍,目前,每年抵昆红嘴鸥已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了,这说明昆明的生态环境较为稳定,为红嘴鸥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栖息环境。

0 阅读:0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平台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并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