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中国12月30日北京电(融媒体记者陈薇)近日从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获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沈世华研究团队研发的杂交构树在该县盐碱戈壁滩试种成功,今年成功收割两茬。沈世华二级研究员表示,之前杂交构树在新疆沙荒、盐碱、戈壁等地块上都分别试种成功过,像疏附县这样砾石戈壁盐碱地多重极端恶劣环境下的种植尚属首次。由此也标志着杂交构树在新疆试种成功的县市增至15个。这些地区的试种成果,不仅可用于西北沙荒地、盐碱地、戈壁滩的改造,还为整个西北暖温带地区开拓蛋白饲料原料新来源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边改造边试验盐碱戈壁滩
新疆南疆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光照充足,少雨缺水,大量沙漠、戈壁、盐碱地,不利于常见作物的生长,一直是农牧业的禁区。杂交构树自2010年在和田地区策勒县沙漠上引种以来,先后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州)阿图什市戈壁、图木舒克市盐碱地上试种成功,为戈壁沙荒盐碱地生态治理和饲草料开源探索了一条新途径。但戈壁盐碱地双重严酷地区一直是农作物、饲草料种植的难题。
△完成第一步改造后戈壁滩,盐碱成分肉眼可见
令人高兴的是,2024年杂交构树在喀什地区疏附县戈壁盐碱地种植生产饲草料获得突破。据疏附县盐碱戈壁滩试种企业负责人付刚介绍,今年首次试种了50亩杂交构树,收割了两茬。他们将杂交构树嫩枝嫩叶粉碎,再搭配适量玉米等,便成为农场千余鸡只的全价饲料。尽管种植时间有点晚,但产量也超出预期。明年必将较大规模种植杂交构树,除自用外,还可为其他畜牧养殖业者提供蛋白饲料。他表示,他的愿望是将盐碱戈壁荒漠改造成粮田,大规模种植杂交构树等饲草料,发展绿色种养循环产业,生产有机食品。他也坦言,在盐碱戈壁滩上种植成本高,如果品种选择不当,事倍功半绝对存在。尽管盐碱戈壁改造还需要下很多功夫,但今年杂交构树的成功种植,再加上中科院顶尖专家的鼎力支持,下一步发展产业信心满满。
△杂交构树饲料喂养的鸡只
△杂交构树与玉米做成全价鸡饲料
据沈世华介绍,杂交构树自2010年首次引入新疆试种以来,目前已在15个市县成功种植。在南疆地区越冬不是问题。
△青储的杂交构树饲料
业内专家认为,杂交构树在喀什地区疏附县戈壁盐碱地种植饲草料获得突破,为杂交构树种植开辟了新的疆土,也为全疆的蛋白饲料自给自足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从“三北”多个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生态绿化和经济林试验结果来看,杂交构树在防沙固土、生态修复、环境改善、水源涵养、产业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有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的统一。
△喀什地区疏附县茫茫的盐碱戈壁滩
据悉,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西部毗邻地区均为砾石戈壁。该县3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有效耕地面积不足10%。在该县适宜土地上逐步有序扩大杂交构树科学种植的面积,不仅可有效增加当地高蛋白优质饲草料供应、推动种养循环绿色农牧产业同步发展,还将为该县乃至整个南疆地区的盐碱、戈壁土地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下一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相关专家将会同国内其他方面的专家,对疏附县的盐碱戈壁改造和农牧种养循环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