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苏北,在皖北振兴中走在前列,奠定宿州这份“底气”的,是这座城市触目可及的“活力”。
“活力”的一个体现,在于市场经营主体数量的显著增长。截至12月24日,宿州市新增经营主体89123户,全市实有经营主体达到696450户,这两个指标均在安徽省排名第四。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组数字让这份“活力”更为瞩目:工信部最新公布的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宿州市有3家企业上榜;同时,1家企业通过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复核率达到100%。宿州市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量和增速方面位居全省首位。
宿州的“活力”从何而来?虽然数字无法完全解读,但它们揭示了这座城市为这份“活力”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一次“零突破”
8月2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一声清脆钟响,让远在皖北的宿州为之振奋。
这声钟响标志着安徽佳力奇先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力奇”)在创业板成功上市,实现了宿州市A股上市企业的“零突破”。
这一声钟响不仅宣布了宿州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成功登陆,更标志着安徽省成为全国第九个实现地级市上市公司全覆盖的省份。
成立20年的佳力奇,是一家专注于航空复材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佳力奇已承担了众多型号航空复材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和制造任务。
每一次“钟声”的敲响,都是宿州致力于打造城市“活力”的坚定表达。
以佳力奇为例,从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到省级专精特新50强,再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佳力奇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宿州的引导和支持。
此外,在宿州市发改委的帮助下,佳力奇顺利完成安徽省第五批航空材料重大新兴产业专项任务,并成功申报安徽省航空复合材料结构件先进制造工程研究中心。
目前,宿州市正积极协助佳力奇与中国商飞集团对接,争取与商飞复材中心开展科技协同创新,融入国产大飞机产业链和创新链。
同时,为了鼓励企业进军资本市场,宿州深入实施企业上市“破零倍增”计划,成立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拟上市企业后备库,并出台《全市企业上市挂牌和直接融资奖励办法》,根据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所处的不同阶段,分类、分层、分阶段落实奖励政策,并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等。
一批“小巨人”
如果说一家上市企业尚不足以完全代表宿州的“活力”,那么宿州的企业舞台上,还有一群被称为“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它们同样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独特的关注。
走进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安徽大盘特种装备车辆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可以看到忙碌而有序的生产场景。成立于2011年的安徽大盘特种装备车辆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多种类型特种设备的制造企业。
公司董事长刘建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两年内,公司计划投资3亿元人民币,建设氢能源装备制造项目,专注于氢气运输车和氢能源储存装备的生产,以推动产业化升级,预计产值将达到20亿元人民币。
同样,在宿州经开区,安徽紫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传来好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信息显示,该公司获得了一项名为“一种易切断的十一层共挤出高阻隔包装膜及制备方法”的专利。
作为一家从事研发、生产高性能薄膜新材料和高端彩印软包装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安徽紫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40余项核心专利技术,其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长期深耕细分市场,是攻克关键技术的“主力军”,是稳定产业链的“基石”,是供应链上的“专家”。
近年来,宿州市高度重视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工作,持续完善政策引导体系和创新支撑体系。将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培育工作。同时,专精特新“小巨人”(后备)企业均由市领导包保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公司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离不开宿州市优越的营商环境。各级政府部门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力支持,还通过包保企业制度,及时解决我们的困难,并提供财政资金扶持,助力我们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刘建生如是说。
“毫无疑问,我们取得的进步背后,是宿州这座城市对企业毫无保留的支持。”安徽紫金科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一条“强链条”
不久前,宿州市云厦建设集团再添一项新荣誉。
今年10月,由云厦建设集团承建的宿州市“银河一路九年一贯制学校综合楼工程”荣获2024年度安徽省建设工程“黄山杯”奖,这也是该集团成立以来荣获的第20个省优质工程“黄山杯”奖。
“黄山杯”是安徽省建筑行业建设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作为一家成立15年的民营建筑企业,云厦建设集团的质量强企之路,也是宿州市推进质量强链行动的一个缩影。
质量是企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今年,宿州市强力推动质量强链工作,市长亲自领衔“创新开展市场监管‘464’(4个面向、6项服务、4办要求)服务行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赋能“5512”(5个主导产业、5个传统产业、12个产业集群)产业工程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质量强链合力,提升产业体系整体优势和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宿州市委深改办印发《“464”行动服务“5512”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绘制重点产业链质量图谱12张,建立重点及中小企业质量档案175家,1299名首席质量官持证上岗,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同时,宿州市以本地中高级质量技术人才为基础,组建82名产业专家团队,实现“5512”产业“一个产业一团队”“一个集群一团队”。
今年,宿州市新增管理类体系认证1238个,较去年同期增长96.2%;安徽省首批6张绿色食品生产企业GMP证书落户宿州;1—9月新增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产业两个知识产权专利导航服务基地,绿色食品、汽车零部件、灵璧轴承等重点产业链新增发明专利超过200件,占该市新增发明专利的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