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何佳欣乐怡稼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出品的星空藻井冰箱贴“上架秒空”,被网友称为“北京最难买冰箱贴”之一、博物馆文创圈的新晋“顶流”国博凤冠冰箱贴三个月卖出近8万个……近期,不少博物馆的冰箱贴成为文创新晋“顶流”,某社交平台上冰箱贴相关笔记发布已经超过300万条。
如今,这波博物馆冰箱贴“文创热”同样也席卷了四川各大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的大立人变脸金属冰箱贴,自今年1月上架以来,已售出11万件。
一款文物冰箱贴,为啥这么火?
设计、材质、联名……
冰箱贴“卷”出新花样
记者先后走访了四川几家博物馆发现,当下的冰箱贴,相较于以往传统的冰箱贴,在设计、材质、工艺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和创新。
在成都博物馆的文创区域,各类文化创意产品琳琅满目,记者观察到,其中吸引大量游客驻足选购的是一款吊坠式冰箱贴。
花与器开合冰箱贴(成都博物馆供图)
“这是成博冰箱贴系列中的颜值担当,花与器系列中的碎玉芙蓉冰箱贴,也是‘销冠’。”成都博物馆文创部门的工作人员李思钰表示,冰箱贴选用成都青羊小区战国墓的狩猎纹铜壶作为创作主题,融合了具有成都城市地域代表性的花朵——芙蓉,以花丛掩映狩猎纹铜壶,拨开两扇花门,精致的铜壶和器身上的神秘纹样跃然眼前。自2023年推出以来,限量相框版带编号的1000枚冰箱贴已全部售完,普通版已售出上万件。
左为“太阳神鸟”流沙冰箱贴(金沙博物馆供图)右为苏门冰箱贴(三苏祠博物馆供图)
除了在设计上不断寻求创新,一些博物馆还在材质选择、工艺制造上更加多元,使得冰箱贴在外观和质感上都有了显著提升。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流沙冰箱贴采用半透明树脂材料,1:1还原了太阳神鸟金饰的每一处细节,月销量稳定在1000件以上。三苏祠博物馆的热门冰箱贴苏门冰箱贴,建筑样式比照三苏祠大门,运用手绘临摹二创,采用当下流行的金属烤漆闪粉工艺,通过中国传统建筑的经典配色去还原和创新三苏祠的青瓦红墙,自去年9月推出以来,已销售5316件。
在追求文化与美感的同时,部分博物馆还通过增强冰箱贴的功能性,进一步拉近了与大众的距离。来自四川省博物院的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开瓶器冰箱贴巧妙融合文物原型与开瓶实用功能,吸引了一大波粉丝。
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开瓶器冰箱贴(四川省博物院供图)
除了颜值和工艺,与川剧联名的冰箱贴,也“拿捏”了一大批玩家。今年1月,三星堆博物馆推出了一款大立人变脸金属冰箱贴,截至目前,已售出11万件。该冰箱贴以青铜大立人为原型进行二次创作,融入了川剧变脸元素,整体设计充满创意与趣味。
大立人变脸金属冰箱贴(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今年我们在售冰箱贴共有15款,销售量达110万件,销售额近5000万元。”三星堆博物馆景区产业发展部部长何清说道。
爆火文创冰箱贴
背后“火”的是什么?
到底有什么魔力,让冰箱贴成了大众的消费“新宠”?有网友分享,文创圈的“圈粉密码”:始于颜值,合于价值,久于内涵,忠于热爱,“它是‘能带回家的文物’,是博物馆、是文化的延伸。”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不少人的心中,购买冰箱贴是参观博物馆的“必备仪式”。“冰箱贴大多以博物馆的珍贵藏品乃至镇馆之宝为原型,文化气息浓郁,让我有一种将博物馆的珍品‘带回家’的感觉。”来自东北的文莉平说道。
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收集的冰箱贴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出圈的冰箱贴,精准踩在自己的审美上。来自重庆的王鹏告诉记者,“对我而言,冰箱贴在设计上的创意、工艺的精细以及蕴含的心思至关重要,它们不仅制作精良,富有旅行纪念的价值,而且体积小巧、易于存放,加之价格适中,大多介于20元至70元之间。”截至目前,王鹏已收集了来自40多家博物馆的冰箱贴。“每当我看到家里冰箱上那满满当当的冰箱贴时,都会感受到一种情感的满足。”王鹏说道。
“曾经的冰箱贴在文化元素的融入方面做得不够深入,往往只是简单地复制文物或景点的形象,缺乏文化内涵和故事性。此外,工艺水平也相对粗糙,画面精度不足,且往往缺乏精美的包装,难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眉山东坡宋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企划部负责人李珊从事博物馆文创开发多年,三苏祠博物馆畅销冰箱贴苏门冰箱贴正是出自她的团队。她表示,近年来,随着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各文旅单位、设计企业在冰箱贴的研发上“卷”了起来,博物馆里陈列的各种奇珍异宝都被开发者做成了冰箱贴,其精美程度堪比艺术品。
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收集的冰箱贴
“现在的冰箱贴,已超越了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或复制,而是融入了对地域文化的深刻考量。”在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及互鉴书院山长蔡尚伟看来,许多文创冰箱贴取材于广为人知的文物,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经过设计师的精心创意与改造,它们的颜值不仅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更完美契合了大众的审美偏好与购买倾向。
“文创冰箱贴的火爆,是‘文博热’和‘文旅热’双重映射下的必然趋势。”天府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会会长、成都大学教授、天府文化研究院院长谭平认为,“文博热”促使博物馆积极探索让文物“活”起来的方式,通过文创产品搭建起与公众,特别是年轻群体之间的桥梁。与此同时,随着游客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攀升,旅游体验已从浅尝辄止的观光转变为深度探索,大众对于传统上缺乏创新、单调重复的旅游纪念品产生了审美疲劳。这是时代环境以及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
大力发展首发经济
解锁更多文旅消费“打开方式”
12月23日举行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5年要大力提振有效需求,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大盘。其中提到,培育壮大首发经济,释放更多消费潜能。
首发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而各大博物馆推出的文物冰箱贴,便是今年以来最火的文创消费新业态之一。
实际上,冰箱贴的爆火只是四川省博物馆文创发展的缩影。2023年,全省博物馆文创收入近2.37亿元,较2022年度上涨超150%。
当前,四川省各大博物馆正积极部署并拓展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蓝图,以创新和科技为驱动,探索文化传承的新路径。
由四川博物院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全国首场“重返三星堆——古蜀王国奇幻之旅VR沉浸式体验”通过先进的VR(虚拟现实)技术,将古蜀王国的神秘与辉煌以数字化的形式重现于世人面前。自2024年7月10日首站落地四川博物院,截至目前,该展览已经在深圳、武汉、长沙等城市陆续落地,共计接待体验者近2万人次,日峰值接待体验人次近500人。
左为VR小游戏剧情画面。右为游客现场体验VR。(四川博物院供图)
为了激发创造活力,自2019年起,成都博物馆连续主办了五届“这礼是成都”文创设计大赛,面向全球征集作品。根据评选出的优秀作品,成都博物馆将与商家联名开发文创产品,构建起产学研一体化开发的文创产品生产链。2024年,成博研发的文创产品700余款,文创产品总销量112万余件,销售额超过4800万元。
第五届“这礼是成都”文创设计大赛金奖作品,作者:林洁(成都博物馆供图)
“推动首发经济发展,有助于释放消费市场的新动能,解锁消费者的新体验。”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研究科学家汤继强表示,在四川,越来越多的文博机构开始注重文创产品的开发和创新,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推动了文创产业的快速发展。这种产业升级和转型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还为四川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那么,未来,四川文博领域的首发经济如何持续发展?省委省直机关党校经济学教授郝儒杰提出了建议,未来可以加强顶层设计,深化交流协作,“比如,四川可以加强与重庆、云南、贵州等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大西南旅游圈等区域文创品牌。通过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品牌共创,推动文博领域的首发经济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