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2月31日电(张晓卿王继梅)瑞雪纷飞,赤诚如故,又是一年冰凌绽放,又是一季冬日盛景。今冬,流光溢彩的冰雪大世界更加美轮美奂,滑雪胜地亚布力拉满速度与激情,浪漫温情的雪乡尽现浓厚民俗风情……豪情不减的黑龙江再次诚邀八方来客,赏冰天雪地之魅,享亚冬激情之悦,再续冰雪奇缘。
据了解,2024年黑龙江省旅游增量领跑全国,旅游到达人次增长率位列中国旅游目的地第一位。当然,冰雪旅游的火爆叠加第九届亚冬会的影响力,在创造新冰雪季辉煌的同时也对气象服务也提出更高要求。黑龙江省气象局以需求为导向,深度挖掘冰雪气候资源禀赋,精细化赋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应势而动谋划打造冰雪盛宴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冰雪产业体系,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黑龙江省政府也印发了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实施方案。今年10月,黑龙江省气象局聚焦“气象+”赋能冰雪经济各项工作,开展护航2024—2025黑龙江省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气象保障服务专项行动。
从在“哈亚雪”等黄金旅游线路沿途建设10套气象观测交通站,到逐日发布冰雪旅游气象保障服务专报,从加强与公安交管、消防、森防、文旅等部门联动互动到开发黑龙江气象APP、“哈亚雪”等旅游气象管家小程序,黑龙江省气象部门主动融入冰雪产业发展大局,抓住天选“凉”机,以精细化智慧气象服务助力龙江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和冰雪经济高地。
“‘哈亚雪’即哈尔滨、亚布力、雪乡,该区域冬季平均气温约为-16.5℃至-14.5℃,冬季平均降雪量为15至25毫米,年积雪期日数长达146.4天,冰雪资源丰富,是我们气象服务的重要黄金旅游路线,目前全省赏冰乐雪类气象服务产品已达25类50余项。”黑龙江省气候中心副主任李永生说。
锚定需求开出冰雪经济“凉”方
“在这个温度计前面拍个照,就可以告诉我湖南的家人这边有多冷,冷得有多爽啦!”来自湖南的游客李笑然爽朗地说。
近日,第37届哈尔滨太阳岛雪博会开园,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近距离欣赏雪雕艺术,沉醉于雪韵之美。其中在园区入口附近,一座带有气象元素和温度计的“王座”雪雕吸引了众多游客纷纷驻足拍照,这是气象部门与景区合作共建的一座显示实时温度的气象景观。不仅如此,今年气象部门在园区内建设了自动气象站,在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景区运营中心的同时,还定制特色气象服务产品,为雪博会的开工造雪、雪雕建设以及景区运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城冰雪一城景,英华幕幕映眼帘。12月21日,作为哈尔滨的“顶流”,第26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回归,占地面积和用冰量均达历史之最。当然气象部门的保驾护航也从未缺席。除了在景区门口建设带有气象元素和温度计的冰雕景观外,今年气象部门还在景区内建设了一套9要素自动气象观测站,以及一套安装在雪花摩天轮内的4要素微型气象站,气温、风力等气象要素在摩天轮等候大厅实时显示,为其稳定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今年11月下旬,我们根据气象部门的专报启动了利用寸冰进行开工建设的工作,而且新建的气象监测设备可以让园区内的施工人员获知实时气温和地温等信息,为我们合理安排工期、提高施工效率以及开园后的景区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冰雪大世界设计研发部部长丛配玉说。
哈尔滨市气象服务中心主任韩基良表示:“今年是我们与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合作的第九年,开展从采冰期、建设期、营业期到闭园期的全流程专项气象服务,切实助力将“冷资源”变成“热产业”。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第九届亚冬会即将在哈尔滨举行,亚布力作为雪上项目的比赛场地和大众滑雪的肇兴之地,也是气象部门保障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在亚布力布设37套气象观测设备,在为亚布力雪上比赛项目和各类测试赛提供专项气象预报服务产品的同时,也为旅游滑雪场和亚布力熊猫馆的运营提供气象支持,充分将亚冬会气象保障服务与冰雪旅游相结合。
“气象专报对我们亚布力滑雪旅游工作一直有很好的服务作用,我们会根据温度、风力、风向等气象要素,提前研判缆车的运行条件,做好滑雪场引导和引流工作。”哈尔滨市亚布力管理委员会文化旅游管理处负责人杨晓冬说。
此外,今年哈尔滨市气象局还组织制定了《冰雪体育活动户外观赛气象指数等级划分》地方标准,提升户外冰雪运动的整体观赛体验。“亚冬会对气温、降雪、大风、能见度等气象条件要求非常严苛,气象部门在保障冰雪赛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我们在开展冰雪运动和体育比赛时有了非常可靠的科技支撑。”亚冬会执委会体育竞赛部副部长邹亚昌说。
中国冰雪看龙江,龙江圣雪在雪乡。“蘑菇”木屋、大红灯笼、东北火炕、艳丽花布……这些浓厚的乡土风情让雪乡的冬天不再寒冷,带着游客住回“从前慢”的日子。这里每年10月开始降雪至次年4月,雪期长达7个月,积雪厚度可达2米左右,雪质绵软,雪随物具行。当地气象部门为了让景区顺利运行和游客有更好的体验,开展针对性和精细化的气象服务,将气象预报预警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手机应用、景区显示屏等平台发布,确保各类冰雪活动顺利开展,公众合理安排出行计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