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泰山网讯12月31日,泰安召开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市发改委先后策划入库重点项目1014个、总投资5842亿元,评选优秀案例155个;654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09.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5.7%。
黄河战略先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泰安获批黄河战略专项债项目、省级黄河战略重点项目个数均居全省第一;1—11月份,31个省级、100个市级黄河战略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23.5亿元、94.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03%、107.8%;制定出台《支持汶河新区建设先行区起步区实施方案》,以点带面推动重点领域改革事项先行先试。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泰安3个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支柱型雁阵集群、6家企业入选“头雁”企业,数量分别居全省第3位、第4位;4个产业攻关项目获批资金2050万元,资金量创历年新高;7个项目入选新一批产业攻关项目,居全省第3位,取得历史性突破;新增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个、数字产业重点项目5个、平台经济重点企业1家;新增省工程研究中心6家、企业技术中心10家;获批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蓝色人才专项资金700万元。碳达峰“十大工程”扎实推进,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压减取得积极进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不断深化。
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新提升。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3%,自去年以来始终保持在全省前5位;获批服务业扶持资金3269万元,占全省12%,实现历史性突破;新增省“两业”融合试点2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家、服务业创新中心2家,数量均居全省第1位;获批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2个、服务业专业人才1人,居全省前列;52个省级、102个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9.5亿元、160亿元,泰汶城市广场、恒泰智慧冷链物流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建成运营。
新能源产业发展取得新成就。目前,全市新能源装机量621.3万kWh、占比达到61.8%;在建在运新型储能装机量居全省首位;盐穴储能从装机10MW投运,到装机规模300MW、350MW、2×300MW、660MW,不断迭代升级,多次创造了全国第一;中储国能300MW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首航高科100MW超高温二氧化碳热泵储能系统,入选国家级储能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总数达到4个,全省第一;盐穴储能储气集群入选全省15个未来产业集群之一;“储能之都”入选12个省“十强产业”场景创新引领区之一;新能源装备材料和储能产业列入全省首批支柱型雁阵集群;成立全省首家虚拟电厂创新服务中心,建成全省首个“聚合式”友好型虚拟电厂;建成9个智能“微电网”,全省领先,泰开绿色“低碳多场景柔性智慧园区微电网”入选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市发改委将聚焦扩投资,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聚焦补短板,深化现代服务业攻坚行动;聚焦优结构,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聚焦大战略,更大力度推动区域协同;聚焦惠民生,全力推进发展成果共享;聚焦利长远,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以更加强有力的举措,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记者:崔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