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历经一年半升级布展的湖北省博物馆北馆正式开放。开馆首日,不少市民游客慕名前来,现场人头攒动,不少热门展品前参观的人们围得严严实实。
全新登场的“极目楚天——湖北历史文化陈列”包括3个各自独立又前后承续的展览,分别是湖北古代文明、湖北近代风云、湖北现当代英杰。在湖北古代文明展厅汇集了“郧县人头骨化石”、石家河玉人像、云梦睡虎地秦简、崇阳铜鼓等镇馆之宝。随着北馆开放,省博十大“镇馆之宝”全员报到。
一位志愿讲解员告诉记者,开馆当天人很多,所有讲解员和志愿者都在准备着。因为展品很多,内容密度大,如果只想做基础了解,推荐预约讲解员。他建议游客留好充足的时间。“仅仅是常设展厅,一天都很难逛完了。”这位志愿者说。
“郧县人头骨化石”前围观的游客。图/九派新闻记者阳丹
“郧县人头骨化石”是轰动世界古人类考古学界的国宝级文物,它所在的展位前人流如织。想要近距离拍一张照片,或者一睹全貌,还需“等位”。讲解员讲述着其百万年的历史,它对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具有的高学术价值,围观游客不禁感叹“真的有上百万年历史啊!”
在石家河玉人像的展厅前,不少游客凑近看着这一枚小小的玉片,还有游客专心拍照,想要把每一个纹路都拍清楚。
除了拿手机看展的游客,还有拿着相机来的人。一位男生告诉记者,他此次就是专门来给文物拍照的。他觉得,相机下的文物更美更精致,而且他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拍照,发现不一样的美。拍照之后,他还可以回家观察更多细节,或者查资料来了解文物的故事,“摄影也可以是逛展的一种方式”。他最满意的是一只做工精美的金簪。在灯光的照耀下,金簪显得十分耀眼夺目。
在一个陶器的展位前,一位爹爹也在全神贯注拍着图片。他告诉记者,自己是省博的老熟人,平时就经常会过来,这次知道北馆开幕很激动,早上专程前来看展。他是湖北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云梦睡虎地秦简,他认为上面记载的历史更为真实。虽然一个展厅还没有逛完,但是他已经拍了上百张片,打算多拍一些,回家也能翻看。
一位历史爱好者陶先生告诉记者,作为湖北人,他第一次看到了湖北近现代历史的展览,展出的跨度很大,感受很不一样。他作为青铜器爱好者,最喜欢的是崇阳铜鼓。
除了湖北历史文化陈列,北馆还上新了“荆楚陶雅瓷韵江夏—馆藏历代陶瓷展”展厅,雅致清亮的白色空间让人眼前一亮。
展览包括陶塑展和瓷器展两个部分。器物造型都十分可爱,适合脑补表情包,瓷器展品则突出湖北省各地出土的瓷器,十分精美。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独占“豪华单间”,来围观的游客得以一览芳容。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图/九派新闻记者阳丹
据了解,到2025年,湖北省博物馆全馆15个基本陈列与5个临展厅的改造提升将全部完成,将形成南馆以专题展为主、北馆以通史展为主、东馆为少儿展、西馆为现代艺术展的荆楚特色展陈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从12月31日起,湖北省博物馆对参观动线进行重大调整,由原来的“南进北出”(即南大门入馆、北大门离馆)单向参观,调整为“两进两出”(即南大门、北大门均可入馆、离馆)双向参观,方便观众就近选择路线,提升参展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