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七大奇案之一:军阀孙传芳为何死在一个弱女子手中?女子行凶后仅被判7年有期徒刑,甚至关了一年就放了出来。 1925年,孙传芳领兵进攻山东,张宗昌命令施从滨在固镇坚守,然而施从滨只有一个团的兵力,根本就不是孙传芳的对手。
为了减少损失,孙传芳尝试劝降施从滨,但施从滨对张宗昌忠心耿耿,不仅拒绝投降,还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给孙传芳的部队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施从滨的顽强抵抗彻底激怒了孙传芳。在击败施从滨的部队后,他不顾劝阻,不仅处决了施从滨,还将其遗体残忍分尸,并将施从滨的头颅悬挂在蚌埠车站示众。
孙传芳是非常残忍的,要知道,尽管我国军阀混战,可大多数情况下,各个军阀之间还是保留了一些体面。
比如俘虏了对方的主要将领都会劝降,实在不投降也会关押起来,正所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孙传芳此举无疑引起了广泛的不满和愤怒,也为他日后的死亡埋下了伏笔。
施从滨有一个20岁的女儿名叫施谷兰,得知父亲惨死,施谷兰便下定了决心要替父报仇,可她毕竟是一个弱女子,拿什么和一位军阀相斗?
然而施谷兰却是一位目光长远的女人,她的心计更是可怕,可以说,是她一手制造了民国的一大奇案。
父亲被杀后,施谷兰原本以为张宗昌会安抚他一家,却不想张宗昌没有任何的表示,甚至对她们一家人没有任何的过问。
施谷兰愤怒不已,带着父亲的名帖闯入张宗昌的府邸,质问张宗昌为何对忠于他的军官家属如此冷漠。
是不是以后他手中的军官尽忠战死后,那些军官的家属都是这样的待遇!
这些话杀伤力太强了,张宗昌原本是没打算管施从滨一家的,可施谷兰这些话过于杀人诛心了,他真要是不管,那他手底下那些将领会怎么看?
谁还会忠于他?
为了挽回人心,张宗昌只能以太忙为由搪塞,并且让施谷兰随便提条件,而施谷兰明白,把张宗昌逼急了没什么好处,她要的就是张宗昌妥协,好实施她的复仇计划。
施谷兰向张宗昌提了三个条件,即让她的堂哥继承父亲的团长职位,让张宗昌出钱让她的两个弟弟前往日本军事学校留学,出一笔抚恤金让她的母亲下半生衣食无忧。
这三个条件对于张宗昌来说都不算苛刻,为了挽回军心,张宗昌都答应了。
施谷兰的三个条件都与军事有关,那是她已经做好了计划,利用堂哥接管的兵权,为她的复仇做准备。
让施谷兰没想到的是,国内的局势变化太快了,曾经不可一世的直系军阀孙传芳被国民党打败了,最终不得不在寺庙当中诵经念佛,以保性命。
见时机成熟了,施谷兰便让她的堂哥派人杀死孙传芳,却不想她的堂哥早已被纸醉金迷,忘记了施谷兰帮他上位的初衷,不仅不帮忙,反而还劝施谷兰忘记仇恨。
施谷兰心中悲愤,恨她遇人不淑,可她并没有放弃复仇,既然身边的人都不可靠,那么就只能靠她自己!
她购买了一把手枪和一些子弹,打听到了孙传芳隐居的寺庙,又秘密弄到了孙传芳的画像,一切都成熟后,她混入了孙传芳所在的寺庙当中。
1935年11月13日,施谷兰如往常一样参与寺庙的诵经礼佛活动,她一眼就看到了人群里的孙传芳,镇定地掏出了手枪,对着孙传芳的额头就是一枪。
孙传芳当场倒地,然而施谷兰却并没有离开,而是来到孙传芳身前,对着孙传芳的太阳穴和胸口各补了一枪,确认孙传芳死得不能再死后,才让寺庙的人去报警。
就这样,施谷兰被国民政府抓了,然而,她为父报仇的事迹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甚至一些与孙传芳有仇的军阀也开始为她说话。
迫于各方的压力,国民政府最终只是判罚施谷兰7年有期徒刑,却不想以冯玉祥为代表的一些军阀对于这样的判罚依旧不满意,要求国民党政府释放施谷兰。
国民政府为了不得罪那些主要的军阀首领,也只能在施谷兰关押一年后就被释放了。
施谷兰刺杀孙传芳一案也成为了民国七大奇案之一。
之所以称其为奇案,除了施谷兰杀人后未受重罚外,还因为她以一个普通女子的身份成功杀死了一位军阀首领,这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