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理论周刊|2024年理论视野中的十大热点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1-06 08:01:29

致读者

时光荏苒,岁序更新。2024年是一个不平凡和充满挑战的一年。

国际局势变乱交织,地缘冲突延宕升级,“脱钩断链”愈演愈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历史新方位,科学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经济向新求变,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面对“反全球化”逆流,我们扩大“免签朋友圈”,以单边开放重塑全球化格局,为全球共同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理论学术界紧跟时代步伐,聚集实践问题,回应社会热点,写出了可圈可点的“理论答卷”。本期特刊着重从社会热点透视、理论学术新见、全球治理变革等多个维度,以理论学术综览来回望2024年的奋进足迹、世界大势。

本刊编辑部

2025年1月6日

“高质量发展”成年度理论学术高频词图片/徐骏

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意蕴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学者认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定的改革决心和科学的改革方法论,具有丰富的新时代意蕴。学者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立足历史新方位,在新的起点、新的阶段、新的环境下对改革内涵的进一步拓展;是着眼时代新任务,紧紧围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而对改革主题的进一步聚焦;是致力理论新创造,在总结改革开放经验、明确改革开放原则的基础上对改革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适应实践新要求,以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对改革战略举措的进一步部署。从“全面深化改革”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一词之增,意蕴丰富,境界日新。

有学者指出,《决定》蕴含着保持决策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底层逻辑。在中国,无论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式,还是强调“顶层设计”的改革方式,虽然形式不同,但底层逻辑都是始终保持决策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实现了有序改革、有序开放。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推进的根本保证。

还有学者认为,《决定》为应对动荡变革的全球格局提供了一种可预测可测度的大国方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向全世界再次宣示了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展示了为实现目标愿景所作的系统谋划以及为之持续奋斗的重大举措。面对百年变局中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改革开放正在成为中国给世界提供的重要全球公共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宏观调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北京举行,系统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

有学者从2024年全年宏观经济政策部署分析指出,7月份的时候,中央就及时研判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了增量政策的部署。9月下旬,中央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2025年经济工作的部署,无论是在政策的力度、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是空前的,在我国宏观调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在宏观经济治理中的前瞻性、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为何位列2025年重点任务之首?有学者分析,这一次政策排序发生变化,是根据我们当下宏观经济形势主要矛盾的变化来进行的,也就是总需求不足是当前整个国民经济循环不畅的主要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要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提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意味着我们在消费扩张上要有更大的力度,要在更大的范围,以更多的政策工具来进行。如提振消费,重要体现在消费专项行动上,我们以往在扩张消费上面没有这样专门的行动方案,特别是全国统一层面的消费行动方案。

还有学者认为,会议定调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释放了非常积极的信号,显示出我国要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决心。比如,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等。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会使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都能够得到更多来自财政资金的支持,同时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放大对各个领域的投入。

还有学者指出,会议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格外引人关注,这是我国自2011年以来,货币政策首次由“稳健”改为“适度宽松”。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带来1加1大于2的政策效果。经营主体信贷环境将更为宽松,从而促进消费和投资。融资成本的下降还将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货币政策重回适度宽松还可以对股市、楼市起到一定提振作用。

算法治理:破解“发展先行”或“治理先行”难题

2024年11月,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印发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行动的主要任务是深入整治“信息茧房”、诱导沉迷问题,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增强算法向上向善服务保护网民合法权益并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算法治理成为学界探讨的一个热点。

有学者认为,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今天,算法为我们的思考和决策提供着隐形的助力,在极大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算法逻辑正在出现异化:算法技术充当“把关人”控制信息的进入和流通,进而塑造人的认知;资本利用算法逻辑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信息断层导致交往活动中的“虚拟”欺骗。为此,世界主要国家都在积极探索构建算法治理体系,从而促进科技向善,推动数字化转型和社会变革进步。算法治理是数字时代的全新课题,是一个融合技术、伦理和制度的高度复杂系统,其治理方式、治理策略和治理导向均已超出了传统治理范围。因此,需要构建新型的治理范式,践行数字正义原则,立足数字正义领域,探索实现数字正义的新路径、新策略。

有学者从元规制理论角度探讨,主张既尊重互联网平台自我规制的首要性、主导性地位,又倡导以政府再规制来弥补或消解互联网平台自我规制的缺陷,坚持私权利保障与公共利益保护并重,尽可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坚持预防性规制优先,尽可能将平台风险防患于未然;坚持包容审慎规制、外部激励约束,尽可能激发平台自治能力和创新活力。

还有学者认为,应秉持包容审慎的治理策略,积极构建科技向善的算法治理制度。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突破了“发展先行”抑或“治理先行”的两难选择,强调二者的协同共进。2022年3月,中国出台《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明确要求敏捷治理、伦理先行,“加强科技伦理风险预警与跟踪研判,及时动态调整治理方式和伦理规范,快速、灵活应对科技创新带来的伦理挑战”。这些都是重要的尝试和努力。

巴黎奥运会:“00后”以从容自信“松弛感”展现形象

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40枚金牌、27枚银牌、24枚铜牌,创下自1984年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赛场上,“破圈式”突破不断涌现,充分展现出令人瞩目的“硬核”实力;赛场外,“00后”的文化自信和个性表达扑面而来,巴黎奥运会让“松弛感”成为2024年的一个热词。

有学者指出,中国队“00后”小将出征奥运表现出的“松弛感”引人瞩目。潘展乐、全红婵、郑钦文、孙颖莎、“干饭哥”等“小孩哥”“小孩姐”不仅勇夺金牌、刷新历史,面对镜头时也是鬼马精灵、自信张扬,将赛场内外的松弛感直接拉满。学者认为,“松弛感”并非单纯的放松或懈怠,而是源自于对自我能力的深刻认知与充分信任。“松弛感”其实是他们在努力提升技能,积累经验之后的从容自信。

有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00后”们“松弛感”突出的原因。一是不求同。他们可以大胆且略显高调地展示自己的喜好、兴趣和审美。二是力量感。“00后”被社会学家们定义为“有史以来最富有物质财富的一代”。繁荣和增长为主旋律的叙事塑造了“00后”们关于物质生活的乐观。“松弛感”往往只是最外在的一层,“00后”有很强的内心力量而不被外在的数据、看法、媒体评价等所影响。

还有学者认为,新一代年轻运动员不畏手畏脚,不精神内耗,更不让压力淹没自己,在奥运舞台上展现出的“松弛感”既传承着中国体育的优良传统,同时又展现出了中国年轻群体和新时代中国体育自信、活力、开放的崭新形象。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曾说,要把全世界的年轻人吸引到奥运赛场上来竞赛,新一代年轻运动员使“奥运更开放”口号越来越形象化。

“免签朋友圈”扩大:中国单边开放正重塑全球化

2024年中国共分5轮逐步扩大单方面免签范围。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扩大、免签停留期限延长等多重政策和通关便利的效应释放,外国游客来华旅游更加便利,入境游市场火热升温。

有学者从外交学角度分析指出,中国的免签政策是一种“巧外交”。中国通过放宽旅行限制,鼓励更多游客亲身去中国体验,有助于对抗西方媒体的负面叙事。外国博主和社交媒体网红分享关于中国文化遗产、现代生活方式、令人印象深刻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发展的亲身体验,比官方推广更有亲和力。他们正在重塑全球对中国的看法,尤其在西方年轻受众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着眼于中国免签政策的经济效应,有学者认为对于增长放缓的中国经济而言,入境游增长是利好。但由于全球经济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国际旅游的波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潜在的卫生健康风险,都可能影响这一增长来源,中国必须以更长远、更全面的视角来对待其带来的旅游业发展。

从中国单边开放对全球化的意义的视角出发,有学者指出,单边开放是重塑国际贸易体系的有效抓手。单边开放一方面可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好融入国际市场,实现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中国自身也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更大规模地与国际接轨。中国单边开放正重塑全球化,单边开放将有力对冲全球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中国要做到自主可控地根据自身需要来单边开放,积极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渐进式延迟退休: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方案

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我国延迟退休改革于2025年1月1日正式落地。

有学者认为,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和人口负增长加剧相互交汇的老龄社会新阶段是渐进式延迟退休的根本原因。同时,实施延迟退休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者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可以促进稳定劳动参与率提升,增加全社会劳动力有效供给和有效利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另一方面,也能更好适应劳动者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按照自愿、弹性原则,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继续工作的老年人,将可以更好实现自身价值。

还有学者指出,延迟退休的影响将从微观主体传导至宏观经济整体。人力资本效应方面,延迟退休政策的出台将有助于实现教育与健康等人力资本的充分利用,推动“人口红利”向“人口资源红利”转变。就业效应方面,延迟退休将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侧的不利冲击,增强我国劳动参与率的稳定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劳动力要素保障。

面向未来,有学者指出,建构实施延迟退休改革的进路应主要聚焦于延迟退休与劳动力市场、隔代照料、养老保险构成的三个关系。中国急需围绕这三个关系完善延迟退休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和配套支撑措施,健全人口服务体系,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动就业体系、产业结构全面改革,挖掘经济增长新动能,为世界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一个富有中国特色、充满中国智慧的行动方案和坐标参考。

民营经济促进法:对民营经济发展规律认识达到新高度

2024年10月,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学者认为,通过立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也标示了对民营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高度,是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有学者认为《草案》的亮点很多,尤其在促进公平竞争方面具有不少创新。如草案第1条就明确“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将公平竞争的秩序维护纳入了法治保障的范围;草案第2条明确规定“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3条则进一步明确规定“国家坚持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组织与其他各类经济组织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市场机会和发展权利”。对公平竞争的专章规定集中体现了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公平竞争的重视,有利于预防和制止不当市场干预行为和不当市场竞争行为。

有学者还高度关注民营经济在“走出去”过程中的海外权益保护问题。《草案》制定专项条款对民营经济组织知识产权保护、海外投资经营及权益保障等作出具体规定,这对于我国民营经济提升“走出去”质量和水平、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而言是一项重大利好。

还有学者认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利于稳定民营经济发展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也有助于进一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珠海航展:中国经济向新求质、换挡升级

2024年11月12日至1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举行,吸引国内外舆论高度关注。

有学者指出,这场年度盛会不仅是航空行业的风向标,也是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展示平台。展会上的一些装备和技术,不仅领先全球,更是颠覆性的。珠海航展不只是一场展览,它是中国力量的展现,同时映射出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自信与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角度分析,有学者认为,应从实践中剖析并解读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密码,触摸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带来的真实变化。如广东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在地下700米深处建成,一系列前沿技术取得突破;甘肃庆阳数据中心集群,逾万架标准机架高效运行,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海量数据化身数字生产力……神州大地,处处可见中国经济向新求质、换挡升级的矫健“身姿”。

还有学者指出,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动能”。当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已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关键问题。历史一再证明,寄希望于别人只能竹篮打水,核心技术求不来、等不来,唯有独立自主、顽强拼搏。大国竞争的核心是科技竞争,只有始终保持自立自强、踔厉奋发的精气神,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前进方向,才能在大国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黑神话·悟空》: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

2024年夏天,国产动作游戏《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不仅打破国产游戏销售纪录,带动中国游戏产业进入“3A时代”,更是展现出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

有学者从流量经济拉长首发经济链条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黑神话·悟空》的爆火不仅带动电子装备、电竞酒店、跨界营销、文旅市场等的消费热度,还带动咖啡、共享单车等近20个品牌与游戏制作方合作推出联名产品,“首发经济”日益明显,链条不断拉长。

还有学者从长尾效应角度进行剖析并指出,《黑神话·悟空》对古建筑数字成果的成功应用启发了数字化文化遗产保存和应用的新思路。数字古建二次创作,不仅话题破圈,更带火线下实景。继“博物馆游”后,“古建筑游”成为去年中秋、国庆假期的旅游热点。未来,文化新业态进一步联动融合的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变革。

从跨文化视角出发,有学者认为《黑神话·悟空》游戏视频的“文化出圈”实现了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近年来《三体》《流浪地球》等科幻领域的鸿篇巨制以创新性的手法将中国元素的世界观、价值观带入文学、影视作品领域,产生热烈反响,创新的“乘数效应”不断放大。《黑神话·悟空》游戏视频展现出中国文学、艺术、哲学的文化魅力,承载着中国文化特色,以弱化文化差异、影响文化认知、融合文化语言的方式成功实现“文化出圈”,实现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游戏视频的“文化出圈”为跨文化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与方向,为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带来了现实思考。

沉浸式文旅:频频“出圈”的“流量密码”

在西安梦回大唐,“穿越”到“长安十二时辰”,在山东沂南排队体验“跟着团长打县城”……2024年中国文旅产业展现出新趋势:从观光到沉浸式体验,即沉浸式文旅火遍全国。

有学者指出,随着大众旅游进入发展新阶段,文旅消费需求正发生深刻变化。体验经济时代,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行走与观赏,转而寻求更加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文旅新体验。在此背景下,沉浸式文旅应运而生,跑出加速度。当沉浸式体验遇上文旅,历史与现代、现实与虚拟、科技与文化,相互交织、碰撞,创造出一个极具沉浸感、互动性和艺术性的“魔法圈”。

有学者对沉浸式文旅项目的“成功密码”深入分析,强调提供丰富而深刻的沉浸式体验的丰富意义。沉浸式文旅的风靡,使真人NPC(通常在剧本杀或密室逃脱中出现,扮演剧情中某个固定角色)作为一种新兴职业进入大众视野。从游客到玩家,从凝视到参与,从观赏到互动,沉浸式文旅体验中,真人NPC通过符号表征建构自我身份,既是文旅游戏的“摆渡人”,又是体验互动的“掌控者”,全知视角固化其角色地位和玩家认同。通过符号消费生产文旅价值,耦合游戏空间、文化空间和消费空间,黏合玩家对文旅场景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促进空间消费。置身其中,多感官刺激带来的身临其境之感,让“观剧人”变“剧中人”,也让沉浸其中的人们获得精神层面的愉悦和满足。这种丰富而深刻的沉浸式体验,正是那些成功的沉浸式文旅项目频频“出圈”的“流量密码”。

同时,学者也强调沉浸式文旅需要警惕潜在的问题和风险。随着旅游形式与内容的丰富,游客可能面临信息过载、选择困难等新挑战。如何维护文化的独特性、保护环境是文旅产业急需面对的重要课题。因此,在推动产业创新的同时,文旅领域也需要加强对社会、文化与生态的多重反思,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撰稿人:黄月平倪铭)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