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赤峰市自然资源局对2024年全市历史遗留矿山治理情况进行问询调度,完成进度、投入资金、治理面积等情况工作人员都逐一进行记录,为后续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喀喇沁旗历史遗留矿山治理后效果。
赤峰市自然资源局组织专家抽查旗县区历史遗留矿山治理情况。
赤峰市矿产资源丰富,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但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任务同样繁重。为提升赤峰市矿山地质生态环境质量,2024年以来,赤峰市自然资源局持续开展历史遗留矿山“三查”行动,图斑核查、自查自纠、筛查摸底,每一项行动都直击问题要害,助力废弃矿山修复提质增效。
对于自然资源部核查确定的437个历史遗留矿山图斑,赤峰市第一时间开展图斑核查行动,成立领导小组,建立通报制度,明确旗县区政府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主体责任。一个个历史遗留矿山图斑被精准锁定,目前,赤峰市已完成治理409个,治理面积约9.49平方公里。
赤峰市还主动出击,开展自查自纠行动,全面掌握历史遗留矿山具体情况。行动中,敖汉旗、松山区共排查历史遗留矿山81个,通过政府自筹和争取内蒙古自治区专项治理资金等方式,累计投入治理资金约2491.11万元,已完成治理图斑25个,治理面积达0.3973平方公里。
如今,图斑核查和自查自纠行动中未完成治理的矿山也列入内蒙古自治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
为争取更多项目资金支持,持续提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效果,赤峰市聚焦内蒙古自治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入库项目申报工作,组织各旗县区对历史遗留矿山开展筛查摸底行动。目前,已申报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综合治理项目6个,总治理面积约4.0314平方公里。
一系列举措不仅有助于赤峰市改善矿山地质生态环境,减少资源开采对自然的破坏,更为赤峰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让“有色金属之乡”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李雪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