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腊味飘香时

□曾平文/图

赣南客家人的年味特别有味道,不仅仅是观烟花、赏花灯、吃美食。穿新衣,走亲戚,那更是喜气洋洋。赣州的城里与乡村都是同一个调子:同一个单位的要好同事,抑或是要好的同学,每每相互串门,到你家坐一下,桌子上摆放的都是各种板鸭、腊猪肝、腊鸭胗、腊香肠等,加上各种粿子,酒、茶一起上。在这一家眯一点小酒喝喝茶,又到下一家去了,桌子上摆的啊,还是这些东西。走到哪家,正好到了饭点也就在他家再吃一点主食罢了。实际上,吃什么并不重要,似乎只有这样,你到我家,我到你家,这种友谊才延绵不断,这种年味才更加绵长。

赣州的冬天,并不是说立冬就有冬的感觉,而是要到了小寒前后才让人感到寒意阵阵,一早一晚与中午有很大的温差。这种温差,恰好为客家人晒腊货提供了气候条件。这时候,家家户户晒香肠、晒腊肉、晒猪肝、腊鱼、腊鸭五件等。走在大街小巷,特别是小巷子里,家家都支两个竹叉,放一个竹竿,上面是挂着各种各样的腊货,满城都是腊味飘香。

古诗词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描绘的正是过年时喜庆祥和的氛围。而在赣南,过年的味道不仅仅是笑声阵阵、新桃旧符,更有那满城飘香的腊味,和那家家户户忙碌制作香肠的身影。

制作香肠,是赣南客家年味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工序繁琐却充满仪式感。首先,精选肥瘦相间的猪肉,细细剁碎,加入适量的盐、糖、味精、料酒等调料,搅拌均匀,腌制入味。然后,将肠衣的一端套上一个小漏斗,把腌制好的肉馅灌入肠衣中,每一节都扎紧,确保肉质紧实。接着,将灌好的香肠挂在通风处,用衣针在香肠适当处戳几针,放掉肠衣中的空气,再让其在自然的风力下慢慢晾干,直至肉质紧实、色泽诱人。早晚的温差越大,成品香肠更鲜香。这整个过程,既是对食材的精心呵护,也是对传统的深情致敬。

赣南的冬日,寒风轻拂,阳光温柔。家家户户,忙碌于制作腊味,让人回味无穷,沉醉其中。家家户户的腊味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散发出阵阵香气,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这种味道,是家的味道,是年的味道,更是赣南客家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坚守。

又到腊味飘香时。客家人的年味,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淌,散发着醉人的芳香。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