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的前首富黄光裕要再“创业”了。据多家媒体报道,12月底,国美车市战略发布会暨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在北京举行,国美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黄光裕出席。据悉,国美车市是由国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第三方独立汽车流通平台,集展示、体验、销售、交付功能于一体,涵盖了新车、二手车、电池回收等诸多业务。国美突然高调进军汽车流通领域,赚足了眼球。
国美为什么要卖车?
国美卖车可以说既是机遇也是自救。机遇在于,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提高,2024年更是连续多月渗透率突破50%,成为车市销量增长的主力军,就连不少传统汽车品牌的经销商也开始转卖新能源汽车。在这种背景下,进军汽车流通领域对国美来说无疑是捞金的好机会。
不过对于国美自身来说,进军汽车流通领域更多的是为了自救。自2017年以来,国美零售陷入连续亏损,截至2024年上半年,国美零售在7年半的时间里净亏损超过530亿元。到2023年底,国美零售营收仅有9.22亿元,比2016年下滑了98.82%;同时门店数量也锐减至565家,相比2021年下滑了86.53%;资产负债率更是高达148%,看上去岌岌可危。
所以不管从内部还是外部来看,国美都必须寻找一个新的营收途径,来给自己“补血”。但让人看不懂的是,黄光裕自2021年至2024年间,已经44次减持国美,累计套现约22亿元人民币,持股比例从60.98%一路下跌至10.96%,令投资者疑惑不已。
国美卖车有几分胜算?
过去一年中国汽车行业可谓是发生了巨变,不仅有些车企退场,就连曾经堪称行业龙头的汽车经销集团也出现了倒闭、退市的情况。2024年初,拥有27年历史的汽车经销商广东永奥集团陷入经营困境,旗下80余家4S店被查封。8月,广汇汽车摘牌退市;随后几个月,北京、天津、厦门等地的多家奥迪、宝马经销商关门闭店。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预测,2024年将有4000家4S店退出市场
和汽车厂商正面临淘汰赛一样,汽车经销商也正处于转型和淘汰的关键阶段,此时无疑是“新势力”上位的最佳时机,从这个角度来说,另辟蹊径的国美车市还是有机会成功的,毕竟目前国内还缺少这类综合性的汽车卖场,让消费者可以一站式体验到大多数热销车型。
但与此同时,国美车市也面临一些挑战。汽车销售不同于家电销售,具有重资产、大宗消费的产业特性,从售前的体验,到售中的交付,再到售后的维保,每一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员投入,而且时间线较长,哪一步出问题都会影响消费者最后的口碑和评价。如果国美车市过了这一关,则意味着其获得了入场券。
黄光裕的翻身仗
对黄光裕来说,国美车市也许是他最重要的一场翻身仗。前面说到国美在2017年至2024年上半年的7年半时间里净亏损超过530亿元,其中黄光裕回归后的3年半时间里,国美零售净亏损超过388亿元,占比超过73%。黄光裕刚回到国美零售时,曾表示“力争用未来18个月的时间,使企业恢复原有的市场地位”。但如今国美零售的处境反倒更加艰难。
在这种情况下,进军汽车流通领域对国美和黄光裕来说都至关重要。根据报道,国美车市提出了“三部曲”战略,第一步是打造新型汽车综合卖场、二手车拍卖平台;第二步是拓展二手车出口、内外贸一体化汽车交易链条,搭建起“旗舰店、骨干店、卫星店”三级汽车卖场网络;第三步是开展汽车电池回收等售后业务,探索金融手段为厂商提供车辆资产管理解决方案的金融业务。
在黄光裕看来,国美按照连锁模式,围绕连锁要素可复制、规模化的特点,有助于降低全供应链的成本,对于B端能够提供更多低成本、高效率的产品,对于C端则能够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控性,让消费者更放心。国美车市能否在2025年按照预期发展壮大,虽然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对整个产业来说,这将是一次大胆的探索。
本文源自:金融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