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陈杨
2025年伊始,上一年内两次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普利制药宣布其可能遭强制退市。
1月5日,普利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月4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下称“《告知书》”)。《告知书》认定,普利制药通过虚构成品药和原料药销售业务、开展贸易业务按总额法核算的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
其中,2021年和2022年,普利制药分别虚增营收5.15亿元、5.16亿元,合计10.31亿元,占两年披露年度营收合计金额的31.08%;分别虚增利润3.08亿元、3.87亿元,合计6.95亿元,占两年披露年度利润总额合计金额的76.72%。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虚增金额相较普利制药此前披露的年报调整金额更多。据公司2023年年报,2021年和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调减1.87亿元、2.10亿元。
也由此,公司可能触及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即“公司披露的利润总额连续两年均存在虚假记载,虚假记载的利润总额金额合计达到5亿元以上,且超过该两年披露的年度利润总额合计金额的50%。”
普利制药称,若根据正式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结论,公司触及前述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同时,公司可转债将同步终止上市或挂牌。
1月6日,普利制药股票停牌一天,1月7日起复牌,并于7日开市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普利”。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普利制药股票在风险警示板交易,股票价格日涨跌幅限制为20%。不过1月3日,即此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公司收盘价7.72元/股,大涨13.36%,当下市值34.88亿元。
1月6日,界面新闻数次致电普利制药董秘公开电话,但均无人接听。
实际上,普利制药陷“财务造假风波”已久,且被接连立案。
早在2024年4月中旬,普利制药就收到海南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后者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普利制药2021年、2022年年报中营收、利润等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并对公司采取了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到4月30日,普利制药称尚未自查完毕,且可能涉及2021年、2022年年度财务报告会计差错更正事项,导致公司无法按时完成、依法披露2023年年报。
由此,5月8日,普利制药因未按期披露2023年年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并于8月2日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被责令改正。且公司、时任董事长、总经理范敏华、时任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罗佟凝分别被处以100万元、40万元、30万元罚款,并被给予警告,后又被深交所给予公开谴责处分。
这期间,7月7日,因前述2021年和2022年年报中营收、利润等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涉及多个会计年度且金额较大,涉嫌信披违法违规,普利制药被中国证监会二次立案,由此有了本次公告的《告知书》。
另外,在因未按期披露年报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期限前,7月5日,普利制药的2023年年报、2024年一季报姗姗来迟。但由于公司未完整提供前期差错更正事项的更正依据,且无法确认普利制药与德赛康等七家公司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等,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3年年报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实际上,普利制药是国内注射剂龙头,主营化药制剂,包括抗生素类药物、抗过敏药物、非甾体抗炎类药物等,主要产品为地氯雷他定系列。其成立于1992年,2017年3月上市。此后,公司营收由3亿出头一路高涨至2022年(调整后)的16亿元。
不过,普利制药本次财务造假的首年,即2021年,公司营收增速掉到个位数,归母净利润更是不增反降,同比下滑25.33%。2023年,普利制药扣非净利润首次亏损,为-1256.74亿元。同期,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4亿元、8592.29亿元,分别同比大减19.43%、70.88%。
这一颓势延续到2024年前三季度。当期,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25亿元、-9827.01万元、-1.25亿元,分别同比变动0.34%、-204.89%、-135.42%。
据中证鹏元,普利制药业绩下滑主要是因为部分产品竞争加剧,叠加固定资产增加、生产成本上升,导致公司销售毛利率较上年下降。同时,公司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大幅增加,导致经营亏损。另外,2024年起,普利制药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意味着公司主营业务回款变差。
实际上,普利制药主营产品多为仿制药,难以避免受带量集采等行业政策影响,致使业绩承压。近年来,公司也频频在出海和CDMO(医药研发生产外包)业务上发力。但从财务数据上看,后两者成为新增长点、拉升业绩还有待时日。目前,公司未单独披露CDMO业务的财务数据。2020年至2023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则在10%至15%之间。
用户18xxx28
他冯的!先赔!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