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由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研发中⼼、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办,云南农业大学协办的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2024年度总结考评和执行专家组会议在云南省普洱市召开。
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研究员在述职报告里全面系统总结了2024年体系工作进展和取得的成绩。体系28名岗位科学家、35名综合试验站站长分别从技术研发、服务县域经济、应急与咨询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述职汇报。
本次会议为期4天,除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体系人员年度述职考评,还将对体系“十四五”任务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进行研究讨论,并召开执行专家组会议,研究落实落细体系马铃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等相关工作。
开幕式上,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朱书生致欢迎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所长张圣平,体系联络员、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科技规划处副处长王琳从不同层面介绍体系工作开展情况,对体系工作提出建议和期望。
在考评环节,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龙熹主持了对首席科学家的工作考评,充分肯定了马铃薯体系的工作成效和对推动产业发展的贡献,并提出了体系今后工作的要求。
2024年,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围绕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开展了“马铃薯种业创新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和“马铃薯旱作绿色智能栽培技术研发与示范”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病虫害应急技术研发,并重点服务于全国主产区县域经济发展、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重点县、企业和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成效显著。体系引进、收集和评价种质资源1190份次,登记新品种38个;研发新技术48项、新设备14台套、新工艺3项、新产品6个,有力支撑了产业提质增效。体系在全国马铃薯主产区筛选出主推品种51个;集成示范主推技术27项;举办各类培训班和现场观摩会407场次,有效助推了乡村振兴。体系累计开展产业调研602次,向农业农村部提交研究调查、政策建议和预测等报告34份,为地方政府提供研究报告、政策建议等46份、简报和信息动态44条,为国家和地方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支撑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马铃薯是云南第三大粮食作物,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会议的协办单位云南农业大学是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西南高产高效栽培岗位和云南省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的依托单位,其薯类团队以“育小薯济苍生,栽大木柱长天”为宗旨,选育薯类作物新品种20余个,其中“滇薯23”“滇薯47”等品种成为云南省主推品种,引进并通过省级审定的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成为云南第一大主栽品种,占云南马铃薯全年播种面积的20%以上。团队开展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构建冬季马铃薯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相关成果获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团队通过参与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在基层设立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等方式,将马铃薯从“脱贫薯”变成“创新薯”“致富薯”。本次全国马铃薯专家齐聚普洱展开热烈交流研讨,为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必将有力推动云南乃至全国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陈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