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唯一的百岁老人,长相神似毛主席,晚年享副部级待遇为人低调

不急不躁文史 2024-08-13 18:25:17

在中国人的传统认知中,100是一个象征着吉利和祥和的数字,正所谓十全十美,100这个数字也被赋予了更多超乎数字本身的意义,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活到100岁也成为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2006年的一天,在韶山当地政府官员的引导下,一位已经96岁的老人颤颤巍巍的走到了韶山毛主席的故居,当时毛主席虽然已经逝世30年,但是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仍丝毫未减,但多数人的关注点仍在这个已然近100岁却仍精神矍铄的老人身上。

这位老人在故居转悠了一圈后眼神含泪,情绪一度不能自已,面对周遭的记者和官员,这位老人说:“没有毛主席那就没有现在的我啊,他老人家是真正的革命英雄。”

而身边的众人此刻却发现,这位眼角含泪的老人竟与毛主席十分神似。

那么这位已近100岁的老人是谁?他和毛主席又有什么关系呢?

毛主席的影响

这位已近100岁的老人名叫毛远耀,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出生在那个时代的毛姓人,大多数和主席毛泽东有着不解的关系,毛远耀的祖父是毛主席的堂伯父,伯父更是当过主席本人的私塾先生,可以说毛远耀和主席的关系也是十分亲密。

毛远耀和毛泽东两人相差17岁,在毛泽东已经开始探寻如何通过革命带领中国走上新的发展道路时,毛远耀还不过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孩子,家境贫寒的毛远耀虽然热爱读书,但是也只是学习了5、6年后被迫退学,而在退学后,毛泽东也无疑成为了年少的他信赖尊重的新榜样。

1925年,正值北伐运动的高昂激烈,毛泽东带领着队伍重回韶山,深信革命运动要从群众中来还要回到群众中去的他在韶山组织百姓发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演讲,15岁的毛远耀就在台下静静听着,这也为他坚定理想信念投身革命奠定了基础。

动员结束后,毛远耀和其他许多当地百姓都自愿加入红军队伍,但当时的毛远耀因为年纪原因还是暂时只成为了团员,小小年纪的他在红军的队伍中显得多少有些格格不入。

不怕吃苦的毛远耀从基层干起,为了帮助红军做好政策宣传和宣讲活动,毛远耀每天身体力行向当地的农民百姓宣讲共产党的政策有多好,久而久之当地百姓也被这个“红小鬼”的革命精神所感动。

1929年,毛远耀收到了一份来自中央书记处的秘密文件,当他怀着忐忑的内心打开信件时,里面熟悉的字体让他一下就认出:“这是主席的字,是有什么重要任务吗?”

原来主席给他安排了一项重点工作,那就是在天津一带开设属于我们党自己的印刷厂,用来做好后期的政治宣传工作,署名前的一句话是:“急需大量人才,望收信后急赴天津工作。”

毛远耀知道革命事业不能一拖再拖,尽管当时白色恐怖在国内盛行,许多共产党地下同志都被国民党反动派抓捕,但是毛远耀还是在第一时间赶到天津,从事着枯燥乏味同时又十分危险的印刷工作。

革命工作是没有停止和休息的,在天津的工作结束后,毛远耀又马不停蹄的赶往上海,但没过多久他的身份遭遇暴露,面对国民党疯狂的抓捕他只能避其锋芒,重新回到韶山的他在兜兜转转一圈后对共产主义和革命也有了新的认知和感受。

个人的无私奉献

1937年当时在日军发动七七事变的巨大影响下,国共双方不得不重新携手并肩,一同抵御外来侵略者,而在后方躲避“白色恐怖”两年之久的毛远耀,此刻已养精蓄锐的他被毛主席派到了抗大进行学习。

彼时的毛远耀刚刚27岁,从14岁投身共产主义革命以来,毛远耀又已走过了13个年头,望着当时还是个青涩的毛头小子,如今却变成了一个比自己快要高的成年人,主席拍了拍他的肩膀:“远耀,这几年辛苦你了,但是革命事业还没结束,派你去学习是中央一致决定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

叔侄两人在此之前其实已经很久没见面了,但毛远耀不敢耽误工作,和主席简单告别后就踏上了求学的路途。

近一年的抗大之旅结束后,毛远耀回到八路军部队,重新担任起了毛主席身边的政工干事,除此之外因为早年间在印刷厂工作的相关经历,毛远耀还兼任了八路军总印刷厂的厂长职务。

在许多人眼里看来,当时正值战争的紧要关头,印刷厂又不生产子弹枪械,也没什么后勤工作保障,完全可以撤销,但是在1939年朱德总司令在印刷厂视察完毕后,曾召开集体会议对毛远耀的工作表示支持和肯定:“印刷厂的工作发挥了重大作用,要依我看的话,不亚于兵工厂生产的十万支步枪。”

当时战争时段各军队消耗巨大,毛远耀在困难时期依然做好了政策宣传和民兵招募工作,并且为印刷厂留下了一套完整先进的印刷设备,极大便捷了战士们的工作,这都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

后来毛远耀又被安排到兵工厂进行工作,当时我党武器装备落后,子弹更是匮乏,没地方买再加上资金有限,毛远耀索性就拉着队伍里的工作人员去战场上捡子弹壳和弹药筒,回来以后再通过热熔装备将弹壳融化,将火药重新填装到弹壳内部。

但这种自制的子弹存在着使用不稳定的缺点,所以很多时候抗日剧中扔出的手雷和打出的子弹是哑弹空弹在当时也是十分常见的事情,不过即使是这样,毛远耀依然依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八路军战士一起度过了那段最困难的时光,甚至在之后还组建创造了我党第一批机床设备。

新中国的新职务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天安门城楼下,毛远耀看着主席发表讲话,随着那面五星红旗的高高飘起,伴随着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民族屈辱也就此结束。

建国以后毛远耀被安排了新的任务,他马不停蹄的赶往衡阳,做好战后重建以及工业发展工作,也成为当时的重点任务。

当时新中国地区多数地方都是百废待兴,相比于东北地区成建制的集体化工业生产,衡阳的工业发展需要靠毛远耀自己去摸索,一方面要在废墟中重新建立居住场所,另一方面还要尽快发展工业,对于当时的毛远耀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尤其负责重建工作的部队没有住所,当时当地百姓曾自发让出住所让解放军晚上休息,但是毛远耀坚持不占用老百姓房子,也不能干扰老百姓的正常生活,除了搭帐篷外,很多时候都是在废旧住宅区将就一晚,这种奉献精神也让当地百姓十分感动。

在几个月的调研和摸排后,毛远耀和负责城市规划的专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并准备开工。

不过万事开头难,虽然我国不缺人力,但是当时刚刚发展的新中国经济水平非常低,国务院和财政部每天都收到来自各地的资金请示报告,而国家的那点余款根本不够。

为了尽快完成城市基建工作,毛远耀和衡阳地区的主要领导干部便带头捐工资,带头从事劳动。

衡阳历经几年的发展后也逐渐步入正轨,毛远耀也在这几年受到了衡阳人民的拥护和爱戴,直到1954年调任时当地民众还组建了盛大的欢送仪式。

后来毛远耀在武汉测绘学院担任校长,在这一岗位上他一干就是30年,直到1987年以副部级退休才回归平静生活,退休之后毛远耀依然心系党的事业和国家发展建设,并多次将自己的积蓄无常捐献给地方政府。

2006年时,已然96岁高龄的毛远耀在韶山政府的邀请下,重新回到了半个多世纪前自己奉献过的那片土地,在当地导游的引导和讲解下参观了毛主席故居,参观过程中毛远耀老人还回忆起70多年前在这片土地上和韶山人民共同奋斗的经历和故事。

许多年纪比较小的工作人员还不时讨论着毛远耀的相貌和毛主席简直如出一辙,听到这里的毛远耀却摆了摆手说:“我和主席比那可差远了,他不但是新中国的奠基人,更是我们这一代人都思想引领者啊。”

2013年,已经103岁的老人毛远耀在湖北武汉因病离世,走完了他这慷慨激昂的一生历程。

回顾往昔,毛远耀老人总说毛主席对他们这一代人的思想和精神引领有多么重要,同样在毛远耀老人的带领下,在他曾经奋斗和付出过的那些土地,也有着许多人追随着他的脚步仍在奋斗和努力,也正是这一代代互相传承的精神才有了新中国如今的蓬勃发展。

史料来源:[1]李莹:毛泽东的堂侄毛远耀[J].湘潮,2007

0 阅读:70
不急不躁文史

不急不躁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