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的某一天,身处病中的毛主席收到了一封来信,由于身体原因,此时的他已不大处理此类事宜,但是当他听到写信人的名字时,还是让警卫员将信件送到了他的手中。
这是一封请愿信,信件署名是华罗庚,毛主席读罢信件,半晌沉默不语,之后他颤抖地拿起笔,写下了25个字的批示。
当华罗庚接到毛主席的回信,亲眼看到那25个字时,他不禁泪流满面……
华罗庚为什么会写下这封请愿信?而毛主席又为何会对他的信件如此重视?那25个字的批示到底有什么魔力,竟会让一代大数学家华罗庚如此动容?
数学天才1910年,华罗庚出生在江苏常州金坛区的一个普通家庭之中,家中唯一的生活来源便是那间小小的杂货铺。
居住的环境虽然狭窄,但是对于爱好读书的华罗庚来说却已是足够大了,那时的他常常会独自坐在窗前,对着课本冥思苦想,那些在别人看来枯燥无趣的数字,在他的眼中却是那么的神奇且具有魔力。
很多同龄的孩子不明白华罗庚为什么总会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地思考问题,于是便戏称他为“罗呆子”,对此,华罗庚并不在意,沉浸在数字王国里的他哪里顾得上这些呢?
1922年,华罗庚顺利升入初中,幸运的他在这里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位伯乐——王维克老师,在王老师的指引和教导之下,他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更加浓厚,而他在数学领域的天赋也逐渐显露出来。
但过分偏科的华罗庚没能如愿考上高中,只能选择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没过多久,他又因家道中落而拿不出学费,被迫选择退学,基于这些变故,他最终的学历只是初中毕业,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因生活所需,华罗庚回到了家中,帮父亲料理杂货铺,在本该上学的年纪过早地离开了学校,然而学业的中断是不能阻碍一个数学天才的继续成长的,华罗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世人证明了这一点。
五年,华罗庚在做工之余,仅仅用了五年的时间便自学完了高中和大学的全部数学课程,这背后不仅仅是天赋异禀的才华,更是始终如一的努力和付出。
然而上天似乎并没有多加眷顾这位数学天才,而是给予了他更多的磨练和考验,一场突如其来的伤寒不仅让华罗庚大病一场,还造成了他左腿残疾,从那以后,他只能依靠拐杖来走路。
每一次走路,都要伸出左腿先在半空中画一个大圆圈,然后落地,待左脚踩稳后,他的右腿往前再迈上一小步,这样一个费力的步伐却是华罗庚的生活日常。
幸运的是,华罗庚是乐观的,当别人向他投来同情的目光时,他自己却并不沮丧,甚至还幽默地将这种走路方式称之为 “圆与切线的运动”。
或许正是凭着这份乐观与坚毅,华罗庚长久以来的努力与奋斗终于有了收获,从1929年开始,他陆续在上海《科学》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文章,伴随着一篇篇具有真知灼见的文章面世,他的光芒也正在逐渐闪露。
一年以后,在《科学》杂志上,一篇名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的论文引起了数学界的重大轰动,作者坚持真理的态度和敢于挑战的精神吸引了来自学术界权威的关注。
当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得知这篇文章的作者居然只有初中文凭,他的心中不禁惊奇不已,如此人才岂能埋没,于是当即决定聘请华罗庚来清华大学工作。
就这样,华罗庚走进了清华园,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他的天赋与才华终于有了尽情施展的空间。
归去来兮1931年8月,华罗庚开始了在清华大学的工作和学习,在熊庆来的安排下,他先是从一名系图书室助理员做起,工作之余可以自由听课和学习。
在这个人才济济、群星灿烂的清华园里,华罗庚不敢有丝毫懈怠,在做好本职工作以后,他便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起航,在科学征途上阔步前行。
正是凭借着一股狠劲,华罗庚在最短的时间里弥补上了此前的欠缺,在收获了更多知识的同时,也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青睐和尊重。
从1933年到1935年,华罗庚陆续在国内外数学杂志上发表了21篇有关代数、分析与数论论文,他在数学上的研究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他正在从一个爱好数学的有志青年成长为一名杰出的数学家。
1936年,在熊庆来等人的推荐和帮助下,华罗庚获得了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的资助,接下来,他将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英国剑桥大学进修,这对于他来说真的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在剑桥大学,华罗庚一心求学,甚至为此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对此他的理由是:与高学位相比,我更想多学几门课程。
对于华罗庚在学术领域的执着,他的老师、著名数学家哈代也深感钦佩,称赞他为“剑桥的光荣”,并鼓励他继续留在剑桥,以期创造出更大的成就。
可是,华罗庚却婉拒了老师的好意,只因为那时的中国正处在抗击日寇的水深火热之中,国难当头之际,他毅然选择回归祖国。
1938年,迎着战火硝烟,华罗庚回到了祖国,而此时的清华大学受战乱影响早已迁至云南昆明,当他得知这一消息后,没有半分犹豫,立即踏上了南归之旅。
历尽千辛万苦,华罗庚终于回归到了那个温馨的大家庭中,尽管那里的生活与工作环境都异常艰苦,但是却阻挠不了他坚持教学和研究的决心。
在那段时间里,华罗庚白天拖着一条病腿到学校教课,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潜心钻研,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心里面却始终充满着希望,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完成了数学名著《堆垒素数论》》的编纂工作。
这本享誉海内外的著作自出版以来,便在世界数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被许多国外数学家视为经典之作,华罗庚也因此而成为了当代世界的大数学家。
1946年9月,华罗庚受邀来到美国,在那里,他不仅被邀请到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数论课,还有幸治好了困扰他多年的腿疾。
平心而论,同国内惨淡生活相比,美国的生活水平要高出许多,长期居住于此,对于华罗庚的身体和事业都是非常有利的,于是便有人劝说他不妨就在美国定居。
对此,华罗庚坚决予以了拒绝,他斩钉截铁地说道:“‘梁国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我们要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1950年,华罗庚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待遇,怀揣着建设祖国的梦想,踏上了回国的路程。
写信请愿再度回归祖国的华罗庚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籍籍无名的少年,此时的他享誉海内外,各大院校和科研所都纷纷向他抛来了热情的橄榄枝。
对此,华罗庚一一婉拒,最终还是选择继续留在清华园,只因为那里既是他梦开始的地方,也将是他想要奋斗终生的所在。
事实上,党中央对于像华罗庚这样的爱国科学家也是极为珍视的,毛主席就曾在接见他的时候,语重心长地说过:“我希望你能为国家培养出一些像你这样优秀的人才!”
毛主席的话带给了华罗庚极大的鼓舞,此后,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之中,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除了负责教学工作之外,华罗庚还肩负着筹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重任,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1951年,数学研究所正式成立。
可正当华罗庚一心扑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时,一场变故骤然发生,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他便从教书育人的先生沦落为接受批判的对象。
对于华罗庚来说,那是一段暗黑的时光,除了身心饱受折磨以外,更让他难过的是研究工作的被迫中断,这让他感到寝食难安。
但即便如此,华罗庚也从未被命运打倒过,他始终牢记毛主席的嘱咐,坚守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在最为艰难的时期,依旧为国家培养出了陈景润、王元等大批数学新秀。
除此之外,华罗庚还将数学与生产结合起来,创造性地研发出了统筹法和优选法,并致力于将“双法”推广到实践工作中。
1975年,华罗庚在外出工作途中,因过度劳累导致心脏病复发,苏醒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给毛主席写信。
或许是感知到命运无常,华罗庚热切地期盼能在有生之年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于是他以虚弱之笔写下这封请愿信,真诚地希望党中央可以让他继续参与有关“双法”的推广工作。
几天以后,已是风烛残年的毛主席收到了这封满载着希望与热忱的请愿信,老人家沉默无语,颤抖着写下一封回信:“意思很好,大病初愈,宜休养一段,待痊愈后再去较为稳妥!”
这封回信虽然只有25个字,但对于华罗庚来说却是如得至宝一般,病愈出院以后,他又一门心思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一年以后,伟大领袖毛主席不幸离世,得此噩耗的华罗庚伤感不已,在深切缅怀主席的同时,他也暗自发誓:定要将“双法”推广至全中国,方不负主席当初之托。
1978年,改革春风席卷中华大地,已近古稀之年的华罗庚仍旧奋斗在工作岗位之上,一年后,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时刻准备着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切。
在接下来的几年间,华罗庚仍旧在忘我的工作,他多次率代表团出国访问,为学术文化交流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5年6月12日,正在日本做学术演讲的华罗庚心脏病突发,倒在了讲台之上,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从天才少年到数学大家,从一心求学到为国请愿,华罗庚的这一生既坎坷又坦荡,他是誉满中外的科学巨匠,更是当之无愧的人民的数学家!
参考资料:
中国科学院:《华罗庚倒在讲台上》
清华大学:《华罗庚---当代世界第一流数学家》
北京科协:《回眸|华罗庚:人民的数学家》
wenshao_shao
国之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