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秋月梨到柑橘,从葡萄到芒果,原本物美价廉的国产水果悄然变身——在商家的精心策划下,不少水果被层层包装,披上了各式“洋马甲”,贴上了一枚枚“洋标贴”,从朴实无华的本土佳果,变成货架上充满异域风情的“进口珍品”。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进口水果被部分消费者视为高品质象征。商家瞅准这一商机,为追求高额利润,不惜违背商业道德,将普通国产水果包装成“进口珍品”。原本论斤售卖的本土佳果,一经换装,便以“个”为单位卖出高价,利润空间瞬间翻倍。
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仅凭外观包装和商家宣传来判断水果产地与品质,缺乏对进口水果相关知识及认证标准的了解,难以识破商家的伪装,这也为“洋马甲”水果提供了生存土壤。
国产水果穿“洋马甲”,何以大行其道?究其原因。首先,水果作为初级农产品,农产品标识监管涉及多个部门,但在实施监管时部门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联动,看似全方位覆盖,实则在执行过程中,部门间缺乏有效沟通,职责划分不明,导致监管漏洞频出,让不法商家有机可乘;其次,电商平台作为新兴销售主力,在水果标签审核与监管环节严重失职。海量商品上架,平台却未能建立严格筛选机制,对虚假“洋标签”视而不见,使得这些假冒进口水果轻易流入消费者手中;再者,当前对这类欺诈行为的处罚力度,相较于商家的巨额获利,不过是隔靴搔痒。过低的违法成本无法对不法商家形成震慑,反而助长其嚣张气焰,令他们甘愿冒险逐利。
根据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农产品包装物或标识上应标明产品的品名、产地、生产者等内容,而消费者有权知悉其购买商品的真实情况,包括商品的来源、品质等信息。国产水果穿“洋马甲”,属于典型的欺诈、误导消费者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要让国产水果脱下“洋马甲”,现其“原形”,亟需全方位、强有力的监管举措。各监管部门必须打破壁垒,构建常态化、协同化的联合执法机制。从源头的水果种植、包装生产,到中端的市场流通,再到终端的销售环节,全程严格把控,无缝对接。对于进口水果的准入资质、标识规范等要严格审查,一旦发现问题,严惩不贷。电商平台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优化审核流程,引入智能识别与人工复核相结合的方式,对水果标签信息进行精准甄别。一旦查实商家售假,立即下架商品、封禁店铺,并将其纳入行业黑名单,向社会公示。此外,还要强化消费者教育,通过媒体宣传、社区科普等途径,普及进口水果辨别知识,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当消费者遭遇欺诈时,市场监管部门应开辟绿色通道,主动协助取证,简化投诉流程,让消费者维权不再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