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徐玲通讯员曹坤济南报道
俗话说“宁看十大人,不看一小儿”,临床上,儿科是“哑科”“险科”,责任重、压力大,而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第三党总支书记、儿科主任、知名专家马燕却是24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医者父母心,凭借深厚的医学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当好儿童健康的“守护者”、临床技术的“发明家”、人才培育的“浇灌者”,用匠心与爱心,呵护儿童健康。
儿科主任、知名专家马燕(右六)获评2024“责任耀齐鲁·责任医者”
以心为灯护佑“花朵”成长
2000年,参加工作不久的马燕在科室轮转中与儿科结下了不解之缘。“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当时的儿科主任看中她身上那份对儿童的喜爱和认真,将马燕留在了儿科。未承想,这一留,便是24年。在马燕看来,坚守儿科一线数十载,靠的是一颗“爱这世上每一位孩子”的真心,以及“少年强则国强”的希冀与信心。
谈及从医生涯中印象深刻的画面,马燕脑海中浮现出三个关键词。
「希望」
有一年,儿科接收了一名重症黄疸新生儿,送来时已有抽搐的表现,家长惊慌失措,乱作一团。情急之下,马燕主张采用新生儿换血疗法,用健康血液置换出患儿体内胆红素过高的血液。经过两天两夜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患儿终于转危为安,马燕和家长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决不放弃”,这是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的信念。
“也有回天乏术的时候”,马燕无奈地说。某日凌晨三点,一名新生儿因宫内窘迫出现窒息,患儿父亲跪在抢救室门口不断地磕头,盼望奇迹发生。马燕带领团队立即为患儿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抢救,遗憾的是,抢救15分钟后确认患儿已无生命体征,但因家属坚持,马燕延长了1小时的抢救时间,直至家属最终接受。术后,马燕彻夜未眠,她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医疗技术更精进、治疗手段更多元,为更多患儿带来生的希望。”
「心酸」
说起这支由80余人组成的儿科团队,马燕除了骄傲,还有心酸。一年流感季,一位患儿奶奶找到她,投诉科里一位70岁的老专家,“候诊那么久,只用10分钟就把我们‘打发’出来了!”面对患儿家属的不理解,马燕推心置腹地开解道:“如果我们这位主任做的让您心里感觉不舒服了,我替她向您说一声抱歉,但我无法去批评、指责这位医生,您知道吗?她比您的年纪还大,半月板损伤,走路都一瘸一拐的,身上还有数不清的‘小病’,全天都在用心诊疗,没有片刻休息,我心疼她,她是我们的表率!但她几十年的从医经验足以实现‘一眼识病’,请您放心,您的理解是我们最大的安慰,也是我们坚守的动力。”话毕,老人家平复了情绪,马燕却泪如雨下。
对同仁们的心疼,让她化身儿科大家庭的家长,无论何时都冲在最前面。当马燕得知科里的年轻医生被一位身强力壮的父亲指责时,个子矮小的她像一个“超级英雄”穿过人群,将医护们护在身后,化解了患儿家长的焦虑和不理解。“只要有马主任在,我们就安心。她是所有人的主心骨,是科室的灵魂。”这是儿科医护们一致的评价。
「生命」
手机24小时开机并将铃声调到最大,是马燕的常态。她说:“我得保证患儿需要我时我立刻就在。”一次深夜抢救新生儿窒息时,马燕因担心产生干扰而将手机放在了手术室外。未曾想,这份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专业的严谨,却让她与最敬重的父亲“擦身而过”。
手术顺利结束已是凌晨三点,拿到手机时,6个未接电话让马燕心急如焚——“快回来,你爸爸出事了!”跟随120急救车疾驰到家,看到父亲虚弱地躺在地上,“以医生的判断,我知道父亲可能已经走了,但还是拼命地心肺复苏,想把他从死神手里夺回来”,马燕说。随行医生接过抢救的重任,但最终,马燕还是目睹了父亲的离去。
“孩子,你挽救了一个幼小的生命,这是你的责任,也是积攒的善德。你父亲在天之灵,也会感到骄傲和欣慰。”母亲的理解让马燕不再沉湎伤怀。如今,每年扫墓时,汇报儿科工作新进展成为了父女俩的默契。“我们已经开展了数百例儿童无痛胃肠镜、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救治了许多消化道出血和重症肺炎的孩子……”马燕觉得,这些实实在在造福患儿的努力和成绩,她的父亲,冥冥之中都会知道。
甘之如饴,是她从医生涯最好的形容。接到全国总工会援疆任务时,作为共产党员的马燕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带着满腔赤诚奔赴喀什地区,每天“早到晚退”接诊患儿,为数名因医疗资源匮乏救治不及时的儿童带来了“新生”,圆满完成支援任务;每逢流感季,门诊量激增,进入门诊医生角色的一瞬间就像进入了战场,早晨不敢进食豆浆、稀饭等一切利尿的食物,因为一天的门诊,不能上厕所,一旦坐下,就没有起来的机会,生理期也要全力克服;疫情期间,率领科室率先接收新冠阳性患儿,第一天便接收了10人。看着患儿们从疼痛难忍到重展笑颜,马燕觉得一切心酸都烟消云散。
多年的坚守,让她赢得了患儿和家长的良好口碑,也得到了同行们的一致认可与赞赏。连续两年被评为院级巾帼建功先进个人、院级十佳管理者及优秀个人,2019年荣获“山东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2020年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24年获评2024“责任耀齐鲁·责任医者”。这份沉甸甸的肯定,为其多年的努力耕耘做了一个恰如其分的注脚。
频添医疗“利器”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很多时候,儿科医生面对的不仅是一名患儿,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唯有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才能把更多家庭从悲剧的泥沼中拉出。”马燕说。
为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儿科特别开设变态反应门诊、哮喘门诊、血液病门诊、早产儿及新生儿随访门诊等。其中,变态反应门诊更是为过敏儿童健康添翼,开展的皮肤点刺试验、皮下脱敏治疗等技术,助力众多患儿摆脱过敏,健康无忧。
“治病、治灵魂、医治社会,是一名好医生的三个境界。”马燕始终为之奋斗。在她的带领下,科室作为济南市花粉监测点,联合山东省、济南市气象局及山东交通广播(FM101.1),每天对市区的花粉浓度监测数据进行广播,为广大患儿提供有益参考;致力于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专门成立儿童内镜诊疗中心,在省内较早开展儿童无痛电子支气管镜和无痛消化内镜技术,达到了省内领先水平;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脐带血免疫治疗等技术,为各类危重患儿提供了生命保障。
“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精益求精、探索不止的精神,持续发力钻研并引入更多前沿先进的医疗技术,全力护航儿童成长之路”,马燕说。
倾囊“传帮带”让棵棵“青苗”长成“参天大树”
作为医院第三党总支书记,马燕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为民服务等方面夯实基层党建根基,凝聚起科室发展的蓬勃力量。
“科室的未来要靠年轻人撑起,医院的发展也将交由年轻一代‘掌舵’。”马燕坚持以老带新“传帮带”,助力年轻医生成长步入“快车道”。
彼时,正值新生儿救治需求不断增大,新生儿科建设迫在眉睫,马燕被医院委以重任,外派进修一年。学成归来后马不停蹄开展新生儿工作,“走出去、带回来,把学习成果转化、推广,以点带面,让所有医护都像进修过一样,在工作中‘顶得上、顶得住、顶得稳’。”马燕说。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夯实发展根基。马燕有一套成熟的“传帮带”体系:查房即“小考”,通过对年轻医生提问病历书写、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熟悉程度等,激发“青苗”们的学习内驱力,助其在不断历练中成长成才;定向培养医护人才,帮其找定位、明方向、定目标,让每名医护在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实现人尽其才,各展所长;每周征求患儿及家属意见,团队在倾听、改进中不断提升服务满意度,擦亮“奋进者”底色……
努力的积淀也得到了印证:2017年,科室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中被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1年,科室获评医院“干事创业好团队”,多次获评“综合管理先进科室”等荣誉称号。
未来,马燕将一如既往坚守初心,带领儿科团队,以“呵护儿童成长,造就未来希望”为使命,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坚韧不拔的精神、特色优质的服务,为广大儿童健康成长撑起晴朗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