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7日电“木兰姐姐”,是四川省女子监狱结合女监职能定位,精心打造的法治文化品牌。“木兰姐姐”,取意“巾帼木兰”,为监狱女警刚柔并济、公正廉洁、矢志不渝的执法形象代言,其承载着法治教育、法治文化、法律服务等功能,充分展示了法驻高墙、教化冥顽、助力新生、护卫平安的职业特性。
“‘木兰姐姐’有自己的动漫IP了!”2018年,四川省女子监狱民警自主创作发布了一组法治文化动漫IP形象,以生动鲜活的Q版“木兰姐姐”女警动漫形象为载体,着力打造狱内狱外、线上线下全方位法治文化品牌。
作为一支较为年轻的警察队伍,“木兰姐姐”紧紧围绕监狱主责主业践行依法执法,积极拓展法宣广度深度,融入地方治理,致力深耕监狱法治品牌,凸显女监特色。近年来,借助网络视觉亲和力与高效传播力,“木兰姐姐”持续向外延伸触角,不断扩增“木兰家族”动漫形象,推出微信表情包、原创法治动漫短视频,开设“木兰姐姐说法”“法治木兰行”线上普法专栏。
历经沉淀,“木兰姐姐”已然成为弘扬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助力法治四川建设的一张鲜活名片。
法润高墙
“木兰姐姐”诠释敢拼善为
据悉,“木兰姐姐”创设理论研究“木笔学堂”,搭建“木笔之声”理论研究交流平台,推动实现监狱理论研究人才、理论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的新提升。近年来,四川省女子监狱推荐评选全省监狱理论研究骨干10余人,人数位列全省监狱系统第一方阵,年度内申报参与理论研究工作民警70余人,形成提升监狱执法工作质量理论研究文章30余篇,论文获奖率达80%,多篇优秀论文在国家公开刊物上发表。
为进一步擦亮四川监狱“尖兵”大比武品牌,女监女警奋勇争先,勤练兵、战强兵、炼厉兵,文能妙笔生花、武能尽显警威。历经6年比武,“木兰姐姐”在刑罚执行、狱政管理、应急处突等执法领域夯基固本,在党建引领、公文写作等领域勇攀高峰,在警务技能、射击练习、战术演习等领域一往无前,将“巾帼木兰”刚柔并济、持正守一的“韧”精神贯穿始终,在四川监狱“一年文比、一年武比”的“尖兵”大比武中一次次名列前茅,“木兰出征,战无不胜”的口号也由此成为木兰“韧”军团的标志性口令。
此外,四川省女子监狱统筹7名公职律师、15名监区法律顾问、8名法务干事及29名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民警,组建“木兰姐姐”志愿者团队,全面辐射监狱法治调研、法治宣传教育等涉法业务,在乡村振兴、“法律七进”、助力地方司法行政部门开展矛盾化解等工作中彰显女监女警的作为与担当。团队荣获省委政法委、司法厅、团省委及省法学会“最美普法志愿者”称号,获评首届“四川十大特色法治IP”。
法驻高墙
木兰韧心守护安全稳定
如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木兰姐姐”思考不止的问题之一。她们在每一次联系走访中核实财产性判项履行情况,她们在办案中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研究、讨论每一件减刑假释疑难案件……在罪犯石某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办理中,为切实保障罪犯合法权益,监狱召开刑罚执行机关、检察机关、社区矫正机关和听证员“四方同堂”的公开听证。此次听证是监狱、检察院针对疑难案件引入社会评价机制的有益探索,案件被四川政法声音、四川法治报专题报道,经验做法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首页重点推荐,并受到司法部肯定性批示。
为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木兰姐姐”秉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多元化解、集中攻坚”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大排查、大化解、齐联动”源头治理模式。“木兰姐姐”在监狱内构建起《“枫桥式”矛盾化解运行规范》,坚持每月拉网式动态排查矛盾纠纷,实现矛盾发现在早,高效运用《“枫桥式”矛盾化解运行规范》确保矛盾化解在小。
不止于此,她们探索多元联动,与成都东部新区应急管理局司法信访处围绕“人民调解参与矛盾化解”等内容签订狱地协作机制,积极引入律师、公证、人民调解等资源,实现矛盾纠纷处置高效。机制构建以来,全狱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3%。同时,监狱8名民警入选成都东部新区矛盾化解专家库成员,狱地联动协作合力推动矛盾化解取得实效,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积极贡献女监力量。
“警官,我父母在会见时告诉我老家即将拆迁,我能做什么啊?”“警官,我丈夫要和我离婚,我该怎么办?”……面对来自罪犯的各类法律咨询,为充分保障其合法权益,民警深入罪犯改造现场,收集各类法律疑惑问题,交由监区法律顾问、科室法务干事及监狱公职律师针对性进行分析答疑,解答疑惑的同时教育引导罪犯应在法律的轨道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此外,民警在“一苇女校”联名课堂开设专题法治教育课程,利用“1+5+1”教育日及主题教育日对罪犯开展专项普法教育,一方面,按照日常收集的法律咨询问题进行分类,在法治教育中提升普法精准性,另一方面,按照罪犯犯罪类型、文化程度等进行分层,教育罪犯认识犯罪危害、深挖犯罪根源,将服刑改造的刑期与认罪悔罪的学期相结合,以此教育罪犯学法律、明事理、知敬畏。
法延高墙
木兰英姿彰显使命担当
现下,“木兰姐姐”持续面向社会提供富有女监特色的公共法律服务。在学校,“木兰姐姐”围绕“刑事责任年龄”“珍惜自由·远离犯罪”“法护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助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社区,“木兰姐姐”围绕“民法典伴随我们一生”“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主题,为社区居民带去法治宣传单和专题普法讲座,将通俗易懂的法律知识和便民高效的法律服务送到居民身边,送进居民心里。在乡村,“木兰姐姐”围绕“民法典里的婚姻家庭编”等主题,助力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助力乡村基层法治建设。在企业,“木兰姐姐”将民法典带进公司,以“法律解读及现场咨询”等多形式讲解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诉讼时效及借款合同如何支付利息等与企业经济活动息息相关的内容,“典”亮企业,护航发展。“木兰姐姐”坚持以“八五”普法规划为脉络,常态化开展“法律七进”工作,按照“一月一普法主题”年均开展法律服务系列活动40余场,发放普法宣传资料1万余份,惠及人群超2万余人。
2024年1月,成都东部新区学生启志中心成立,“木兰姐姐”作为第一批“学生启志导师”,积极参与成都东部新区校园法治宣传教育,围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预防校园霸凌”“拒绝毒品”等主题开展特色普法课程,年均开展普法宣传系列活动20余场,覆盖学生超4000余人次,为助力东部新区教育优质均衡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共同引导新区学生树德、立志、强基、提能,贡献“木兰”智慧和力量。
“现在开庭!”随着身着法袍的“审判长”手中的法槌敲响,来自成都东部新区贾家初级中学的30名中学生走进监管区,解锁新学期第一堂法治教育课。“木兰姐姐”以青少年违法犯罪真实案例为蓝本,为东部新区学生量身打造“剧情沉浸+实景体验”模拟法庭。在监狱、学校和社会机构的联动协作下,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以案说法、沉浸式体验等方式,在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治观念的同时,树立起珍惜自由、远离犯罪的正确观念。
“我看到墙上有很多好看的画,警官告诉我这些都是罪犯画的。我想,她们曾经也有美好的未来,却因为犯罪,困住了自己,锁住了本应飞翔的翅膀,失去了自由。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真正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以后我也会认真学习法律,遵守法律。”参加沉浸式剧本体验课程的同学说道。据了解,“木兰姐姐”也将持续深化学生启志教育基地功能,充分发挥女监特色法治教育优势,教育引导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变“末端治”为“源头防”,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书写女监答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