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作物并秀。放眼北垦大地,丰收动能澎湃有力。540余万亩耕地,大豆最高单产602.4斤,玉米最高单产1853.8斤,粮食总产达到39.2亿斤,实现“二十一”连丰。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坚决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持续推进“四个农业”建设,进一步增强粮食综合产能、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城乡协同发展动力,加速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步伐,让北大荒丰收的画卷越来越壮美。
瞄准“科技加持”增长点
绘好产业振兴丰收图
北安分公司不断探索组合的数字科技集成,让作物说出“心里话”,让种植者“读懂”丰收“密码”。2024年又一批新型农业技术走向普及,成为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中“质”“效”提升的关键。
龙门农场有限公司地处高寒地区,海拔高、积温低、气候冷、无霜期短,种种不利因素一直制约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可2024年,这个农场有限公司的大豆最高单产却达到507斤。
“以科学选种、合理密植、多剂合一包衣、三肥两菌施用、三减三增、‘一松两趟三防四促’中耕管理为核心的寒地模式化高产栽培技术被固化下来,并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该农场有限公司技术人员郑峰信心满满地诉说着产量提升的经验。
为了有效提升科技创新力、支撑力。2024年,分公司与中科院、省农科院、八一农垦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农垦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开展多领域合作,在科技园区开展试验课题395项,打造科技示范带880.9公里,总面积74.5万亩。
各农场有限公司科技园区、示范带、大田生产紧密结合,科技推广全体系发力,在大豆钼酸铵拌种、玉米磷酸二氢钾包衣等优良技术实现全覆盖的同时,以生物技术为重点,实施大豆根瘤菌土壤喷淋接种230万亩,有机肥、生物菌剂、生物菌肥抗大豆重茬技术应用109万亩。新技术应用不但是2024年促进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更是支撑农业持续发展的最强保障。
智慧农业建设是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北安分公司坚持突出实用化、智能化、平台化,通过强化数据采集体系、完善数据应用体系、开展数据共享合作等方式,顺利完成5G信号覆盖调查与微型机站部署规划,实现15个农业科技园区示范田5G覆盖。投资2271.99万元,布设物联网设备468套,实现农田环境、作物长势信息的自动采集。并全面优化综合管理平台,增强系统功能,土地发包、机车调度、科研管理、工程管理等系统在实践应用中,全面促进工作质效的提升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近年来,北安分公司以“五良”融合为手段,以标准夯基础、以科技强支撑、以数字增服务,补齐人才素质、机械配备、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克服春涝夏旱等不利自然条件,再次刷新分公司大豆、玉米高产记录,同心协力绘出粮食单产再创新高的丰收图景。
瞄准“黑土保护”支撑点
绘好可持续发展秀丽图
秋收结束后,由于大豆秸秆收获时粉碎得好,直接通过联合整地作业混入土壤作为肥料使用。玉米秸秆在做好灭茬机作业还田的同时,一部分秸秆打捆后运往侵蚀沟和鱼眼泡治理现场,用来治理和保护耕地,让秸秆成为恢复耕地面积和培肥地力的“宝贝”。
“我们将秸秆进行打捆用于治理侵蚀沟和鱼眼泡,做好秸秆的综合利用。今年将治理侵蚀沟8.6千米、鱼眼泡187亩,使用秸秆14万立方米。”尾山农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鲁在侵蚀沟治理现场介绍说。
多年来,北安分公司通过采取秸秆碎混还田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减轻风蚀、雨蚀等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进一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促进作物增肥增产。同时,以大豆、玉米的轮作调优种植结构,通过“测土配方”减少肥料的使用量;推行“联合整地+耙地+起大垄”的整地模式,打破犁底层疏松深层土壤,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升黑土地质量。
2024年,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北安分公司提升耕地质量和完善基础设施带来了“福利”。
“我们以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契机,充分发挥秸秆打捆治理侵蚀沟和鱼眼泡的优势,既恢复耕地种植面积,又通过秸秆腐熟分解培肥地力。”北安分公司农业发展部总经理迟宏伟说道。
为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北安分公司坚持工程、农艺、生物“三位一体”措施,科学谋划和制定侵蚀沟治理措施,各农场有限公司采取连续式柳编跌水模式和利用格宾石笼直墙式护沟、格宾石笼谷坊、沟道整形、格宾石笼护砌、水泥毯谷坊、种植防冲林等措施,降低地表水径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恢复耕地的种植功能。
黑土地是粮食高产稳产的“法宝”。北安分公司始终把黑土地保护工作作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持续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通过落实“田长制”、黑土地“巡查”、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一系列工程和技术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基本农田,为耕地“赋能”、激发“潜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全面当好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瞄准“垦地共建”发力点
绘好农业化服务愿景图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北安分公司不仅在域内种好地、打好粮,还带动周边地方村屯实现高产。2024年,北安分公司坚决落实农业农村部农垦局“农业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15个农场有限公司同步发力,以完善模式、提高质效为重点,全面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效能。
“农场技术人员带着他们的科学技术来帮我们村里种地,帮我们开展定位定量施肥、钼酸铵拌种、精量播种、中耕作业、防病促早熟以及技术服务指导等等,今年村里大豆最高亩产达到537斤,头一回打这么多粮食。”赵光村农民马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24年,北安分公司突出全程托管,强化与属地政府的衔接配合,坚持党建+垦地“一盘棋”整体发展思路,将“北安模式”中先进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测土配方、农艺技术和作业标准复制平移到周边乡镇,围绕农业生产全过程各环节,积极构建“供种管收储运加销”全方位的专业化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和农业生产科技体系。“两镇九村”整体推进项目,为垦地整镇整村土地托管服务打造了样板。
在全程托管的地块中,大豆总面积18.3万亩,在和平镇利民村最高亩产达到549斤,比农民自耕增产181斤;玉米总面积10.01万亩,最高亩产达到1649斤(标准水),比农民自耕增产476斤,真正助力地方粮食单产均衡提升。
这一年,北安分公司在黑河域内打造了15个“双百双千”共计1.64万亩的垦地合作高标准示范田,与北安市打造了8个乡镇的垦地现代农业标准化种植基地,打造了4条长179公里的“土地托管高标准全产业链示范带”。
垦地共建硕果显,一台台智能农机奔腾辗转,一项项保护性耕作、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接连运用……有了成熟的农艺措施作保障。2024年,北安分公司开展对外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508.37万亩,重点在黑河市、齐齐哈尔市域内,辐射7个市县、42个乡镇、80个村屯,再造一个丰收的“域外北安”成为现实,“共融共富”的美丽图景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这一幅幅“丰”景图,是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科学与技术的回报。这丰收的画卷将在黑土地上持续铺展,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岳文林存宝安思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