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烟火人间的温暖,留住平凡英雄的微光

新京报 2025-01-08 11:05:31

相信很多人还记得去年那个“英雄火锅店”。开火锅店的栾留伟,在带女儿外出游玩时,听到附近的永定河中有人呼救,他跳下水,和旁人合力救起三个小孩,又转头去救远处的另一人。但因为体力不支,最终没能上岸。牺牲时,他只有41岁。

栾留伟的事迹被曝光后,北京市民纷纷涌向他生前经营的火锅店,店外排起了长龙,店内挂满了市民自发送来的锦旗、书画作品以及栾留伟的画像,很多人吃完饭把钱压到盘子下,默默地离开。人们在用这种方式,纪念一位凡人英雄。

1月7日下午,在“微力量·新京报第十八届感动社区人物”致敬礼上,为救人牺牲的烈士栾留伟获评“感动社区年度人物”。这是对他的再一次褒奖,是致敬英雄,也是告慰人心。在本届评选活动中,共有11组候选人获评“感动社区年度人物”,20组候选人获评“感动社区人物”。

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并不缺乏感人的点滴、不凡的人物。在今年评选出的代表人物中,能看到很多令人动容的故事,它们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检察官刘超颖,办理未成年人案件13年,帮扶过100多位未成年人,成了很多未成年人的“知心人”和“领路者”;消防员王广洋,休假时与家人路遇一场车祸,冒着汽车爆燃的风险,救出车内5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高颖筠,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向突发疾病的外籍乘客伸出援手;北京联合大学的大一新生焦柏铭,和同学一起勇救溺水者;79岁老人陈道崇,一生“爱管闲事”,因阻拦电瓶车上楼被推倒而住进了医院……

我们感谢他们,我们更应该记录他们——定格他们的事迹,提炼他们的精神,使之成为后来者的楷模、社会共识的指引,这恰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也是我们坚持记录感动社区人物十八年的原因所在。新京报第十八届感动社区人物评选活动是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指导,新京报社主办的大型系列公益项目,致力于挖掘好、讲述好北京故事,积极弘扬传播正能量,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自2007年启动以来,新京报深入北京各个角落,逐渐将触角伸向全国各地,描摹出珍贵的普通人影像,记录着时代里的不凡善举。我们先后挖掘报道了600多位热心公益、服务邻里、传递善意的“普通人”,执笔记录下每一位“追光者”俯身躬行、尽职尽责的身影。

可以想象的是,这600多位“普通人”汇总起来,就是我们的时代群像。他们生活在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又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亮。是这些平凡人,让烟火人间如此鲜活、温暖;他们的步履,更是无数人和时代、家国同向而行的缩影和写照。

正如开头所提到的,栾留伟牺牲后,许多市民涌向他的火锅店,英雄的精神在传递。其实在互联网上也能看到很多类似的评论,“流泪读完报道”“英雄不该被忘却”“这些好人才是榜样”等等。这些“微力量”的凝聚更是令人欣慰的一幕,越来越多的人在向这些微光聚拢,人们在这些模范身上汲取力量,同时人们也在接力,把善意、勇敢、担当这些美好的品质、人性的闪光,传播向更广阔的大地。

这个活动已经举办了十八年,我们将再接再厉,一程程跋山涉水,一遍遍春风化雨,继续去寻找那些平凡英雄,记录他们的感人故事。我们相信,在今天这个激荡振奋的时空场景之下,一定还有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在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将自己的人生志向汇入时代浪潮之中。记录这些人物,也是为这个时代树碑立传,留下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坐标。

人人搭把手,英雄的身影便不会孤单,微小的力量也会变得磅礴厚重。最后,让我们为这些了不起的普通人献上掌声,他们值得我们真挚诚恳的赞美;同时,我们也呼吁更多的市民、社团、媒体加入其中,让我们一起用行动诠释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为人间大爱、社会正气贡献力量。

文/易之

0 阅读:2
新京报

新京报

新京报2003年11月11日创刊,是集“报、刊、网、端、微、屏”传播于一体、媒体融合转型下的现代综合性主流传媒机构。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