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经常听到荣誉奖励和物质激励孰轻孰重的讨论,特别是笔者身边退役军人朋友,在岗位上做出成绩时,面对上级的奖励,一些退役军人,包括退役军人身边的亲友也会提出类似问题。荣誉激励和物质激励作为激励的两种不同的类型,普遍存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作为一名有着20年军旅生涯的退役军人,笔者觉得在退役军人领域,特别是对表现出色的退役军人,实施荣誉奖励、物质激励都很重要,而最关键的是要找准两者平衡点和发力点,实现两者相辅相成。
物质激励是基础。物质激励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欲望为基础,通过人本能需求的满足感来调动人们向上积极性,刺激产生向前向上动力的一系列行为手段,是现实中的物化价值,它包括奖金、奖品等看得见、摸得着实物。作为军人、退役军人而言,在部队还是退役,我们都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都面临子女教育、赡养老人、改善生活等直接、现实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有物质基础,而物质激励能够快速、有效地满足我们现实的需求,也能让我们在面对亲友、家庭时产生满足感,同样也能迅速激发我们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产生明显的激励效果。
荣誉激励是灵魂。荣誉激励是以精神、意识形态方面为导向,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为最终目标,通过有效手段影响人的心理活动路径,从而激发动力,影响个体或集体行为的选择的激励方式,它包括奖章、奖状、嘉奖等。人民军队有着荣誉激励的优良传统,从土地革命时期创立勋章奖章,到抗日战争时期刊发在报刊上,从解放战争时期设立个人功劳证、连队功劳簿,到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敲锣打鼓送荣誉证书,到现在党政军一起为在部队立功战友送功臣扁、立功证书,以及退役军人家门口悬挂的光荣之家,手里握着的优待证,等等,人民军队荣誉激励不断创新完善,鼓舞官兵舍生忘死、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可以说,对于视荣誉为第二生命的军人或是退役军人来说,部队的光荣传统,部队的红色血脉,让大家把荣誉激励视为从内而外追求和向往的灵魂。
辩证看待荣誉激励和物质激励关系。首先,荣誉激励和物质激励是一对矛盾体。激励最直接手段就是进行物质激励,这能更好地激发人们工作激情。但在实践中会发现随着时间延长,在获得较为满足的物质激励后热情会逐渐消退,这就需要不断通过增加物质激励来调动积极性,最后在投入高成本的物质激励后,也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因为物质激励和荣誉激励是相互矛盾体。其次,荣誉激励和物质激励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第五条规定: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服务军队战斗力建设为根本目的,遵循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物质保障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保障水平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国家以法定的形式提出“物质保障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可见荣誉激励和物质激励是激励军人的重要手段,两者又相辅相成,是鼓励军人积极投身强军强国建设的重要手段,是激发个人积极性,推动事业向前发展的动力源之一,是一个交替进行、相互促动的统一体。
找准荣誉奖励和物质激励结合点。做好退役军人工作关系着广大退役军人切身利益,运用荣誉激励和物质激励,找到两者之间恰当的平衡点,避免过度放大荣誉激励作用,防止走向片面和极端是运用两种激励最恰当的方式。一是当退役军人在创业初期或是奋斗开始时,应该是以物质激励为主,精神激励为辅,给予更多的物质帮助,给退役军人以信心和鼓励。二是当退役军人工作取得突出成绩或是事业走向正轨后,取得喜人成绩或是得到社会认可,见到利润回报后,应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包括吉林省开展“吉林好人·最美退役军人”国家开展的“模范退役军人”表彰,等等评比,大张旗鼓宣传退役军人的事迹,开展事迹报告会等其他类似荣誉激励,这样会更加满足退役军人的精神需要,给退役军人更大的信心和鼓舞。
总之,荣誉激励和物质激励都是激励的一个方面,一种形式,应该结合实际,区分不同形式、不同阶段,根据奖励对象自身实际,所处不同境地,区别对待,精准实施,达到事半功倍效果,从而引导退役军人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在为国尽责、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展现人生风采,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赵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