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新
患孤独症的儿童常被称为“星星的孩子”,独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毕晓芳,长沙开音儿童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投身特殊教育近20年,累计为8000多名特殊儿童精心提供康复训练及服务,用爱照亮他们的康复之路。
在长沙开音儿童教育发展中心,记者仿佛走进一个被爱与色彩填满的梦幻童话王国。3000平方米的建筑里,康复部与融合部有序设立,大型感觉统合训练室、ABA个训室、主题课训练室、奥尔夫音乐教室、听觉统合训练室等多功能空间一应俱全。
“我会亲自面诊每一个孩子,用心记住他们的名字,熟知每个孩子的特征。”毕晓芳介绍,每个特殊孩子的成长起点和需求千差万别,只有构建更包容、更多元、更专业的康复训练模式,才能为他们打开希望之门。
毕晓芳的“特教之路”,源于一次公益活动。2005年,刚从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毕晓芳,在一场公益活动中接触到一名孤独症儿童,孩子行为举止略显呆板,家庭因此深陷困境。
“一定要做点什么,让孩子早日康复、回归社会。”心生怜悯的毕晓芳毅然决定从普通教育领域转向特殊教育。
师范毕业后,毕晓芳在幼儿园工作,园里收纳了几个特殊孩子。为了成为一名专业的特教老师,更好地帮助这些“折翼天使”,毕晓芳一头扎进大量专业书籍中,同时赴北京、上海、香港等地进修,学习先进经验,提升专业知识,成为全国第一批持证上岗的特殊教育康复教师。
2011年,为了给特殊孩子提供更专业的语言行为康复训练,26岁的毕晓芳自筹数十万元资金,在岳麓区创办了开音儿童教育发展中心。
为何取名“开音”?毕晓芳介绍:“说话,是正常人最基础的表达方式,可孤独症的孩子却不能开口说话。我们通过给孩子做口部肌肉训练,一点点引导孩子们开口说话,所以取名‘开音’。”
为了避免困难家庭因经济压力而放弃对孩子康复治疗,毕晓芳成立了“开音爱心基金”,汇集社会力量提供帮助。2014年,开音教育先后被湖南省残联、长沙市残联确定为定点康复机构。
在探索改善儿童孤独症的方式方法上,毕晓芳耗费了大量心血。她创编奥尔夫音乐课件,借助音乐律动,开发孩子们的语言、情感、社交模仿等多方面能力;推行“康教结合、融合教育、特教提升”模式,由特教老师、言语治疗师和幼教老师组成康复小组,集咨询、评估、康复、融合和教育于一体,“一人一档”为特殊儿童提供专业服务;针对不同年龄及康复水平设置融合教育班,将孤独症儿童与健全孩子融合授课,为孩子入读普小普幼打牢基础,实现有效衔接。同时,搭建沟通桥梁,开设家庭教育及家长培训课程,引导家长们正确认识孤独症,树立科学干预理念。
“听到孩子第一次开口叫妈妈,是我最感动的瞬间。”毕晓芳说,为了训练孩子们开口说话,一个个发音,一遍遍地教,一次次鼓励,直到孩子说出她认为最美妙的音符。
长沙开音儿童教育发展中心创办14年来,已累计为8000多名特殊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及服务。毕晓芳也因此成为孩子们心中亲切的“毕妈妈”、家长们信赖的“毕老师”。
2024年6月,毕晓芳被评为敬业奉献类“湖南好人”,她还是长沙市人大代表和岳麓区政协委员。“我热爱特殊教育这份光荣而神圣的工作,也将一直坚守下去,用自己的爱心和专业,帮助更多‘星星的孩子’更好回归社会,绽放自己的光芒,实现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