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打造“生态大脑”在全市率先建成餐饮业在线监控平台

人民网北京1月8日电(记者高星)记者从2025朝阳区“两会”新闻发布会获悉,朝阳区全面推进“生态大脑”建设,在全市率先建成覆盖1500家餐饮企业的餐饮业在线监控平台。

2025年将创建6个“一微克”示范街区

2024年,朝阳区持续深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加速推进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

在空气质量方面,全区细颗粒物(PM2.5)累计平均浓度31.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5微克/立方米,城六区排名第三。优良天数287天,同比增加20天,超额完成市级考核目标。在水环境质量方面,8个国考市考断面水质2个为II类、6个为III类,实现历史最好成绩。在土壤质量方面,全区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未发现受污染耕地。

在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保持稳定,连续五年获得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等次,2023年成绩位列全市前列。在区域发展“含绿量”方面,目前区内八成出租车为新能源车,建设零排放运输车队3支,淘汰整治提升重要行业150余家。完成28家汽修企业绩效提级改造,推广电动叉车80辆,完成燃气锅炉深度改造100蒸吨。评定绿牌工地66家,评定绿色工厂4家,全区绿色企业比率较年初提高6.3个百分点。

2025年,朝阳区将加强大气污染源头治理和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出台移动源新能源化鼓励政策,开展锅炉深度治理,推广零排放运输车队、全密闭施工基坑气膜项目,创建6个“一微克”示范街区,全面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打造宁静街区。

同时,将全面落实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深化“三监联动”,完善生态环境智慧监测网络建设,坚持科技赋能助力精准管控,不断培育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朝阳区正在奥森公园建设城市生态系统智慧监测平台

天蓝水净,世界极危物种黄胸鹀、震旦鸦雀、北京雨燕等越来越多野生小动物在朝阳安家。根据首次全域调查统计结果,全区涵盖九大类生态系统、41个群系,累计观测各类物种近2000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二级保护动物27种,二级保护野生植物1种,北京市重点保护物种69种,中国特有种63种。此外,新发现中国新纪录种2种,北京新纪录种4种。

“我们推动奥森公园、温榆河公园、朝阳公园等三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先行示范公园建设,开展以‘雨燕归朝’为代表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实践,面向社会大众举办‘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朝阳区鸟类图鉴展览等形式多样的宣传科普活动,社会公众共建共享的新格局逐步形成。”朝阳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朝阳区正在奥森公园建设城市生态系统智慧监测平台,未来将实现多层次、全要素、高精度监测,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将得到提升。

率先建成覆盖1500家餐饮企业的餐饮业在线监控平台

朝阳区全面推进“生态大脑”建设。在全市率先建成覆盖1500家餐饮企业的餐饮业在线监控平台,建成53个大气污染物全项监测站、380个涵盖全部社区(村)的PM2.5和总悬浮颗粒物(TSP)监测子站、43个降尘和道路尘负荷监测点、233个涉及重点汽修集群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站。创新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自动识别施工扬尘、汽修喷烤漆作业不规范等问题,实现对重点污染源的全过程监管。

以全国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为契机,2024年,朝阳区印发了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实施方案,聚焦环境治理、能源、交通、消费、建筑等核心领域,细化工作措施,研究制定配套资金管理办法,为全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全市率先实施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工作方案,落实企业绿色升级补贴政策,与金融机构签订绿色金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对区内多家绿色环保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绿色金融服务。在全市率先出台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7项技术入选北京市2024年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推荐目录,全区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