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评价,让干部不“抛锚”——心中有“戒尺”,就可阻止“庸懒散慢”

如何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振兴、解决民生难题的发展优势?

佛坪县运用党建引领,统筹各方资源,加强上下沟通,注重群众诉求,探索“集成点题、同题共答、多维评价”的工作法,着力破解汉中市委指出的“佛坪县在利用区位资源等优势创新党建载体上不够”的问题。在这过程中,除了正向引导,考评倒逼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作风实不实,看群众是否满意

“佛坪县是山区小县,干部们在视野格局方面存在局限,平铺直叙地做具体工作没啥问题,但普遍缺乏创新思维和系统思考。”佛坪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振兴说,佛坪县委组织部与许多基层干部座谈,了解干部的真实想法与情况。

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干部,要想绘好发展蓝图,只有做到心中有底、胸中有数,才能对症下药、按图下针。

全国第三批红色美丽村庄——沙窝村

佛坪放眼全国,学习外地好做法,立足本地做思考,培育各个镇乃至各个村的优势产业,在常规性动作完成的基础上,鼓励各镇各村进行自选性课题创新。

位于长角坝镇的沙窝村原本是个贫困村,限制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明确的主导产业。“沙窝村自然环境优越,但是在生态资源保护区,不管是发展农业,还是招引企业,这些都是不可行的事情。”找不到发展方向一直是沙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代海生的困惑。

但从更高的视角看,沙窝村有红色资源、生态资源优势,也就具备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商机。村民可以“靠山吃山”,靠生态来做一些文章。

佛坪县委为长角坝镇点出定位:“产业大镇”“旅游强镇”“生态大镇”,用农文旅融合的模式发展产业。

可6个村的产业资源以及地域特点都不一样,如何有效整合资源,焕发内生动力呢?

长角坝镇想出了“抱团式”发展模式,将6个村的集体产业、土地资金全部整合到一块,捆绑成立经济组织。6个村共同出资120万元,成立了康美新村富民文化有限公司和秦满农业专业合作联社。“抱团”搞农副产品展销、发展研学旅居产业。

抱团式发展不光存在于村与村之间,也形成了户与户的互联互通。

“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民宿集群,在暑期游客高峰期,村内27户民宿主在群里上报空房信息,大家都能第一时间掌握游客需求,对接空闲资源。”被招引到沙窝村创业的观屿野趣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伊洋说,民宿的口碑好了,大家的生意自然都会好。

抱团发展模式日渐成熟后,佛坪县及时总结,从县委层面点题,让更多基层党组织去主动思考。

光有点题还不够,要有评价机制作保障,佛坪县委又对工作实效进行“多维考评”。“我们注重以群众口碑、组织视角、社会反映、媒体视角来评价‘答题’成效,既关注项目的短期成效,更注重长远价值。”佛坪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显明说。

方法对不对,看工作是否空转

佛坪县的“点题答卷”工作法通过多次完善,日渐成熟。最初提出的是“组织点题、党委答卷、多维考评”,“零打碎敲”的创新工作有了总抓手,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有了更好的平台。

运行一段时间后,县委领导意识到答卷主体不能仅仅停留在各级党组织,而要扩大到整个班子。“党委答卷”完善为“班子答卷”,将工作落实到人,防止空运转。

党员干部服务夜经济

每年年初,县委党建领导小组会议上,根据各镇的需求与特性点题,列表明确重点工作以及责任人,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设置完成期限。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认真答好卷。

三河口村是整村搬迁至安置点的新村落,原先的村子位于引汉济渭三河口水库淹没区。整村192户、749人全部移民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成为三河口村要答的题。

借着汉中市开展“用勤劳的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契机,三河口村将整村划分为三个区域,集中整治环境卫生问题。

从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口,三河口村鼓励农户打造庭院经济。开超市、办餐饮店、种植观赏性花草……不少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把钱赚了,且收入持续增长。

“现在我们村每个季节都可以让游客赏到花、吃到果。”三河口村党支部书记覃晓平说,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除了发展特色产业,还与五四村联村共建“陌上花开”生态农庄。

三河口村主导产业为水果种植,十几个品种的水果四季错峰上市。生态农庄用工多,村上组织老年人务工,1天能挣120元,农村留守老人也有了稳定的收入。

成效显不显,看问题是否破解

工作有成效,创新能落地,干部们的精气神也被调动了起来。如果说以前是被动参加“答题”,那么现在的干部们开始主动参与点题。

县直机关各个部门走访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各级党组织汇总村上发展的诉求,形成上下互动。在这种互动中,点题的内容集成了上级组织、群众需求、基层干部多方的想法。至此,工作方法得到进一步完善,“组织点题”更名为“集成点题”。

佛坪县共有44个村,人口超过1000的仅有3个村,西岔河镇的三教殿村便是其中之一。三教殿村是县城副中心,全县最大的移民安置点就在村里。考虑到村内人口的复杂性,“为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成为点题的内容。

移民小区共有17栋楼,住着532户人,留守老人与儿童居多,居民的需求是“要有享受生活的感觉”。

移民小区的安全性配套设施不齐全,村内排查故障路灯,完善小区亮化设施;明确停车场位置,划分停车位;为小区设置车闸和门禁。

要把这份答卷答好,光靠乡镇班子的力量显然还不够,需要多方协同发力。于是,县直各个部门也参与到答卷中来。在对之前的工作方法进一步提炼后,“班子答题”更名为“同题共答”,就是为了让县直部门与镇村两级都有紧迫感。

在县委统筹下,西岔河镇党委与县委政法委、县交通运输局定期协商,共谋三教殿村的发展,将村里的移民小区作为标准化示范小区来建设。

“如果说只是停留在乡镇班子答卷的维度,小区建设力度肯定不够。”西岔河镇党委书记袁福健对此深有感触。

银厂沟村一直想发展民宿经济,却因为资金有限,配套设施跟不上而迟迟难以推进。县委了解到银厂沟村的诉求,利用“集成点题,同题共答”的平台,让镇、村干部与县水利局、县交通运输局直接“对话”。

县水利局与银厂沟村合作水土保持项目,让原有资源得到整合。村里负责将旅游项目做好,县水利局为民宿设计水体景观的同时保障河道安全。

旅游项目做起来后,游客流量明显增加,交通条件自然也要跟上。村里3.5米的水泥路被拓宽至4.5米,但村干部发现,拓宽路面有接痕,不光不美观,还容易增加过路车辆的轮胎损坏风险。

“同题共答”再次呈现优势,县交通运输局将原有村级路改造提升,实现“白改黑”,还修建了一条新的通村路。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工作实践,也推动着评价机制的不断完善。相较于过去自上而下的考核督导,佛坪县委现在更注重社会评价的征集。通过“向人民报告”、作风实绩“晾晒评”、信箱留言等形式,全面了解社会影响力。在项目推进的全流程征集社会评价,根据反馈进行思路、举措的调整。

考虑到网络评价容易出现民意收集不全面的情况,县委组织各县直部门下基层调研,通过面对面与群众交谈,及时了解工作进展与成效口碑。

“一切的努力就是让群众的诉求得到快速解答,县域的发展能够快速推进。”佛坪县委书记李志刚说。

(本文刊发于《当代陕西》2024年第22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