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云亮
冬日清晨,山东济南沿黄北岸近百只天鹅在浅滩上嬉戏、觅食。它们有的伸展脖颈,有的梳理羽毛,有的扑打着翅膀……不远处的“打鸟人”正聚精会神端着“长枪短炮”,飞速按下快门。“太壮观了!”身处其中的摄影爱好者们忍不住感叹。
在济南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成群结队的候鸟或翱翔于蓝天,或悠游于水面,在湿地、湖泊间留下越冬。更令人惊喜的是,白云湖首次迎来一只白化白骨顶。这不仅是白云湖首次记录到白化白骨顶的身影,更是全国范围内极为罕见的自然奇观。它的出现,无疑是对白云湖湿地生态环境纯净度与生物多样性的一次完美诠释。
近年来,济南市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以林长制为抓手,将野生动物保护纳入林长制工作绩效评价范围,压紧压实各级林长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责任。厚植生态本底,加强联合执法,强化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规范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开展科普宣传,持续加大对辖区内野生动物资源巡护巡查力度。按照绿色发展要求,积极推进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各类违法行为,为野生动物撑起“保护伞”,有力地推动了全市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陆生野生动物386种,其中,鸟类352种,兽类18种,爬行类11种,两栖类5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66种,“三有”保护动物246种,省重点保护动物44种。
2024年5月16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宣传活动现场新闻发布会时介绍说,近年来山东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在山东落户安家,其中,济南佛慧山发现全球新记录蜗牛物种并以发现地命名。“佛慧华蜗牛”这一新物种是当时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的本科生张国一发现的。他在佛慧山调查陆生软体动物时,采集到一只外形独特的蜗牛。热爱研究蜗牛的他一眼就看出其不同。通过比对发现,它与目前所有已知蜗牛都不相同,高度怀疑是新物种。后经解剖和DNA测序认定,证实了他的猜测。2023年6月,张国一在国际权威期刊林奈学会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新发现,并以发现地命名为“佛慧华蜗牛”,标志着这一新物种得到了公认。据介绍,其团队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在济南龙洞—佛峪一带的山上也发现了这种蜗牛。和鸟类等其他动物不同,蜗牛作为软体动物行动范围有限,扩散能力极低,地域性强,种群基数大。“难能可贵的是,在济南这种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居然还能发现世界新物种,说明城市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也丰富了我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张振国说。
△在黄河沿岸联合执法检查栖息地保护情况
提升绿化品质,厚植全域生态本底
2024年11月8日,济南举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主题新闻发布会。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表示,5年来,济南始终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刘腾腾说,“经过最近几年调查,我们在济南发现了小型鸟类灰树雀,像是今年,我们还在龙洞发现了栗背短脚鹎,在华山林场发现了白喉针尾雨燕。这些都是济南鸟类发现新记录。”刘腾腾认为,随着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特别是城市公园、绿化面积的增加,很多鸟类都选择在城市里安家落户。
△召开多部门联席会议
近年来,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以“大绿化”“大园林”视角,统筹推进城乡绿化全领域、生态文化全方位、林草湿资源全要素的品质提升,不断厚植全域生态本底,生物多样性丰富度逐步上升。1281处各类公园尽情绽放绿色华彩,1376公里城市绿道逶迤而行,3.33万公顷城区绿地、300条特色景观道路装扮着大街小巷,五彩缤纷,绚烂多姿。循着青山绿水描摹的生态图景,济南市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首个水生态文明城市”等称号,更是山东省唯一获得“国际花园城市”殊荣的城市。
济南市积极践行“公园城市”理念,以彰显“山泉湖河城绿”交融之美为目标,不断筑牢城市生态底色,让绿色空间更具活力。对绕城高速以内及长清大学城周边山体分类实施生态修复,建设山体公园和山体绿化提升;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高标准推进城市公园体系建设。精巧别致、形态多样的口袋公园,贴近居民,既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为居民提供了锻炼、休憩、社交的好去处;山色斑斓的山体公园,遵循山体肌理和自然风貌,打造成连山接园、健康绿色的游憩空间。在拓展城市绿色空间时,注意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适当融入历史、人文、天文科普等元素,打破“千园一面”,构建“一园一品”,使公园更具内涵,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诗与远方”。
济南市依托自然要素,大力推进绿道建设,构建“多层级、多类型、多节点、网络化”城市绿道系统,将城市“山、水、林、田、湖、草”和园林绿地、公共空间等自然融合,有效改善绿色出行环境。截至目前,全市沿路、沿山、沿河、沿湖、公园、湿地等各类绿道基本形成“南接北融、东西贯通”的绿道网络,绿道体系更加完善,城市生态肌理更加健康充实。一条条绿道串起沿线风景、装点着百姓生活,道在林间走,人在画中游,散步、遛娃、锻炼身体,有活力、有温度的绿道正深入泉城居民生活。
广泛宣传发动,提高全民野生动物保护意识
11月2日上午,2024年济南市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启动仪式在济南动物园举行,活动以“爱鸟护鸟‘童心’同行”为主题,以科普教具展示、知识问答、宣传展板、签名墙、自然教育等多种形式展开,内容丰富,活动气氛热烈。“知识问答齐参与”现场,大家踊跃答题,并得到了精美礼品;“爱鸟护鸟‘童心’同行”签名墙前,大家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表示要积极践行野生动物保护使命;“科普教具”展示台前,动物专家热情为市民讲解科普教具的神奇奥秘,让游客直观地看到动物生物学特征的细微之处,增强活动的趣味性与参与性。随后,学生们分成两组,一组来到金牛书屋,听科普老师讲解鸟类的神奇奥秘,提高学生们环境保护意识;另一组来到共享绿地,开展植物学堂和自然教育活动。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保育员的讲解,将一些有趣的点和神奇发现记录在自己的“自然笔记”中。宣传月期间各区县(功能区)结合野生动植物保护通过采用“进公园、进校园、进社区、进集市”等方式,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系列活动,全力营造社会广泛参与野生动物保护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济南市利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重要节点,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分发宣传单及举办业务培训班等方式,大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律知识,每年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悬挂横幅标语50余条,设置宣传展板20余块,现场解答群众咨询问题1000余次。
加强执法管理,严厉打击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
2023年10月,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开展野生动物保护联合执法检查专项行动,组织各区县(功能区)林业主管部门,积极协调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街道办、村委会等单位,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在全市及辖区内集(农)贸市场、花鸟市场、旅游景点、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单位、人流密集区域等重点场所,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马戏团展演联合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各类涉野生动物违法行为,形成高压严管态势。此次行动全市共检查集(农)贸市场、花鸟市场、马戏团展演场地20余处,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单位3处,人流密集景区3处;查处非法交易野生鸟类人员3名;查获野生鸟类20余只,全部放归野外。
济南市建立林业、农业、公安、市场监管等7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严格执行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解决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典型事件,坚决打击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非法贸易活动;每年对全市范围内的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企业、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单位和各区县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开展监督检查20余次,严格履行职责,及时整改问题;以“清风行动”“网盾行动”为契机,联合公安、市场监管、自然资源、黄河河务等部门开展野生动物保护行政执法检查,每年开展联合检查10余次,出动车辆50余辆、执法人员200余人次,严厉打击乱捕滥猎、无证人工繁育、非法交易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等违法犯罪行为;积极配合公安、检察等部门,提升治理能力,持续对各类涉野生动物违法行为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有效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保护了野生动物资源;规范管理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工作,积极为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企业做好服务和业务指导;积极开展《山东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立法调研,编制的立法调研报告,获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授予的《山东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立法调研表现突出单位荣誉称号。
加强野生动物救助,提高野生动物保护治理能力
初夏的济西湿地天空蔚蓝,云朵洁白,河流碧波荡漾,绿树红花环绕……5月21日下午,济南市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主题活动暨槐荫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在济西湿地启动,两只猛禽——苍鹰、大鵟一飞冲天,重新回归大自然。据介绍,当日放生的两只猛禽可谓“命途多舛”。“去年9月,这只苍鹰被爱心人士送到我们救助中心,刚来的时候头部撞伤,羽毛也损坏严重。经过长达8个月的救助,它的外伤康复、羽翼也恢复完整。”济南翱翔猛禽救助中心负责人胡海磊介绍,“今年4月,这只体征极度虚弱、没有飞行能力的大鵟也被送来,经过1个月的救助护理,它恢复了健康。后经综合评估,这两只猛禽各项体征良好,所以我们决定将它们在济西湿地放归自然。”
△收容救护斑鸠
△收容救护骨顶鸡
△收容救护黑天鹅
△收容救护雀鹰
济南翱翔猛禽救助中心成立于2015年5月,是山东省首家在省林业部门批准备案、得到全国鸟类环志中心认证的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用胡海磊的话来说,济南翱翔猛禽救助中心是一家“猛禽医院”,无生存能力的雏鸟,因疾病虚弱丧失行动能力,被人打伤、贩卖,以及从犯罪分子手中收缴的鸟,都是他们的救助对象。9年以来,共有950余只伤病猛禽、990余只其他动物“入院”治疗,约有60%的个体最终回归自然。
济南市依托济南动物园等4家收容救护单位,每年收容救护红隼、天鹅、夜鹭等野生动物400余只,救护成功率达70%以上,使野生动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相关部门通过入山巡查巡护,及时发现受伤的野生动物并进行救助治疗。随着群众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发现需要救助的野生动物时,都会第一时间联系到野生动物救护机构,形成了全社会合力保护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开展济南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掌握了全市陆生野生动物种群的数量、结构、分布状况等内容,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高度重视12345热线反映的涉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方面的问题,指派专人负责解答,平均每年回复12345热线信息近200件,群众满意率均为100%。
坚持科学规划,做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
按照全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质量样地监测试点工作安排,济南市开展了44个生态质量样地监测,初步构建了生态质量样地监测体系,基本摸清了全市各类生态系统样地内目标种群的分布情况。在大明湖、小清河等重点河湖开展水生生物群落监测及鸟类、两栖类、蝴蝶类观测,建立了本地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图谱库、DNA条形码数据库。完成济南市生物多样性观测站建设,初步形成以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为监测目标的长期生物多样性监测能力。
济南市设置野生动物监测站、巡查路线和监测样地,加强对重要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地和鸟类主要繁殖地、觅食地、停歇地、迁徙廊道及相关环节的疫情监测,全力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防控。监督指导7处省级监测站开展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每年共完成人工巡护监测1000余次,每处监测站在国家直报系统完成日报180余次、周报26次。
△黄河岸边的水鸟
冬季的黄河岸边,天鹅在不断翻飞、嬉闹;鸬鹚“组团”来访,青头潜鸭、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惊喜“现身”……越来越多种类的候鸟爱上济南的冬天。野生动物“朋友圈”扩容背后,是济南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而做出的积极努力,全市园林和林业绿化系统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矢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山泉湖河城”深度融合,扎实推进“生态园林”建设,用每一帧定格下绿色的故事,用每一秒唱响着风光的赞歌。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更多合适的栖息环境。据不完全统计,济南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历经持续修复和打造,来此栖息或越冬的鸟类已达40多种;济西湿地通过恢复湿地植被、建设鸟类保护站、营造水禽栖息鸟岛等方式为各种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其中鸟类达到了140多种;2023年,在济南大明湖发现的鸟类已经超过50种。
《绿色中国》A(上半月)2024年12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