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故事中被大家熟知的大多是破案、抓捕、斗智斗勇……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装备、大数据、大模型、人工智能等,全面走进警队,悄然改变着警务工作模式。为警察提供了更强大的办案、管理、服务方法和技能,在警队中上演着各种“兵不血刃”的“新警察故事”。
硕士团队训练人工智能让交通管理更快更便捷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西安公安交警发挥大数据优势,利用“AI永安君”,对广大驾驶员进行精准提醒7万余次。提醒内容涉及驾驶证逾期提醒、车驾管便民服务、交通安全等多个方面。
人工智能高效能参与交通管理
“AI永安君”是如何实现精准服务的?2025年1月9日,西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科技处交通科研科科长张琦,带领他的“硕士团队”还在持续训练“AI永安君”。
据了解,交管热线122和12123的日话务量为5000条,其中70%以上都是群众对交管业务的咨询电话。为提高服务效率且让出“生命热线”,能实现法律法规咨询,打通一线与职能处室之间信息壁垒,提高执法和服务效率的“AI永安君”适时而生。
张琦说:“我们要在大语言模型的基础上,让‘AI永安君’成为交管领域的百事通,这需要它有更强大的理解力和推理能力,才能随时准确应答群众的各种提问。”在日常训练和测试中,他们通过内部调研和数据收集,积累了大量训练“AI永安君”的数据。经过50余万条信息的“投喂”,“AI永安君”已经具备了精准提醒、准确回答、准确导办的能力。
数据显示,从11月9日到12月26日,“AI永安君”累计会话超过两万次,活跃用户达2400多人;近700项问题得到了有效处理,去除重复反馈,实际回答正确率约为96%。很快“AI永安君”将被接入西安交警的微信公众号,全面为群众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即时、便捷服务。
硕士团队数据建模推动智慧出行
1月9日10:00,陕A21xx8的车主将车违规停在路边,交警指挥中心视频巡检时发现其影响交通秩序。民警在电脑上框选了车辆,点击呼叫,很快监控上就出现车主拿着电话出来挪车的画面。
几乎同时段,路过修路挖占区域的驾驶员也收到了挖占路况信息和绕行提醒方案。这些精准提醒的实现,也来自西安公安交警的大数据建模。
完成这些数据建模的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科研科,平均学历为硕士研究生,民警马泽圆、颜才淦、王帅康等都有软件研发和计算机相关领域的专业背景。科长张琦曾是中兴通讯一名优秀的软件工程师,2013年在处理车辆交通违法时,往返跑了三趟交警队才处理完成。当时他最深的感触是“如果我是一名交警,要研发一款让群众处理违法时不跑路、不排队的软件。”当年他通过陕西省招录公务员考试成为一名交警,2017年调任科技处,着手搭建西安交警微信服务号功能。因为有了“一线执勤阅历”,他更清楚群众需要怎样的服务,一线需要什么样的工具。
2017年2月17日,微信处理交通违法功能正式上线,市民处理交通违法,从查询、裁决到缴款只需要19秒,张琦践行了自己从警时的初心。当年,西安交警微信服务号还先后开发上线了事故快处快赔、微信处理缴罚、随手拍为代表的3大类32个便民功能。
2024年,他又带领团队建立了交警数据中台,推广数据建模在各场景的应用思路。同时将视频巡检、图像识别与智能外呼结合,通过监控截图智能识别车牌,智能外呼拨通车主电话,引导群众快速撤离现场。大数据整合分析各类数据资源,为群众智慧出行提供各种便捷服务。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张琦和他的团队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新技术应用于交通管理,服务于群众智慧出行。
遗憾的退场是科技服务群众的全新开始
1月9日11:00,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东区分所,等待挂牌的新车正在排队制作车牌,但号牌制作员李西安一点也不忙。他在两台全自动智能号牌制作机前转悠,为有需要的车主指导机器的使用方法。
我好像被这机器取代了
李西安干号牌制作工作十几年了,2024年11月20日之前,他在车管所东区分所每天要制作100多副车牌,但两台全自动智能号牌制作机进入这里后,他每天只用做三四副了。“感觉我的工作都被这两台机器干完了。”话语间,李西安有点落寞。
2024年11月20日,陕西省第一批24小时全自动智能号牌制作机,在车管所东区分所正式启用。车主在机器上输入已选定的车牌号,智能号牌制作机立刻开始工作,3分钟不到,崭新的车牌就能制作完成。
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东区分所所长贾茹说:“智能号牌制作机投入使用后,车主在办理小型机动车(普通车号牌及新能源车号牌)挂牌、补领号牌等业务后,只需提供受理凭证,就可在机器上自助制作车牌。在东区分所办理新能源车挂牌的群众,再也不用另行到鱼化寨机动车服务站领取号牌了,实现了一件事一站办、一次办、高效办。”
这是科技强警服务群众的生动体现
统计数据显示,两台全自动智能号牌制作机在东区分所投用一个多月来,已累计制作车牌超过1600副。
采访当天,亲手为自己制作了车牌的市民陈先生说:“之前就听说东区分所有全自动智能号牌制作机,买了新车后,就到这里挂牌了,操作一遍后发现,确实方便!”
陈先生说话的时候,李西安静静看着他制作室外的机器,眼神有点复杂。从最开始的看热闹,到最近突然有了危机感,李西安也在抓紧学习全自动智能号牌制作机的使用方法。因为是新设备,厂家技术人员最近也常来东区分所观察设备运行情况。李西安会针对群众使用中遇到的问题主动请教厂家技术人员,也会指导第一次使用机器的群众,帮他们快速完成制作过程。
贾茹说:“这一个多月,群众反馈效果不错。我也跟李师傅聊过,他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心情我能理解,但这正是科技强警在我们所服务群众的全新开始。”
守护城市平安的“空中奇兵”
深夜的高空,有一双双“眼睛”,精准锁定盗窃嫌疑人、暖心救助醉酒群众、深山密林中搜救失联人员……它们就是公安高新分局巡特警大队警航中队的无人机,正成为守护城市平安的“空中奇兵”。
打击犯罪让深夜街头巷尾犯罪行为无所遁形
“在高新区恒业大道发现两名可疑人员,请附近巡逻警力立即前往处置。”1月6日凌晨1时许,公安高新分局巡特警大队警航中队的辅警梁萧远程操控无人机巡逻时,通过红外热成像仪发现两名形迹可疑男子沿街徘徊。当两名男子盗窃电缆时,被突然出现的民警吓得惊慌失措,当场束手就擒。经民警现场盘问,两名嫌疑人对盗窃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此案高新警方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这只是公安高新分局警航大队无人机警务实战化应用的缩影。”警航中队队长唐子民说,2024年2月,高新警方在前往多地学习调研后,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警航中队,通过组建警航工作室,建立智能操控平台,对全局43架警用无人机统一调度,实现高新区无人机全天候巡逻防控全覆盖。
目前,警航中队将高新区划分为六个区域网格,布建15处自动化无人机机场,实现了高新区无人机巡逻防控全覆盖。“我们15处自动化无人机机场,可以按照指令实现一键启动,赶赴事发区域,第一时间向公安高新分局指挥中心等传回现场高清图像,以便于警方及时调派警力。”唐子民说,当遇到突发事件时,警航中队的无人机更是发挥出独特优势。例如在追捕嫌疑人的过程中,无人机可以利用其灵活的机动性和隐蔽性,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对嫌疑人进行追踪定位,为地面警力提供准确的行动路线和实时位置信息,实现空地协同作战,让嫌疑人无处遁形。
暖心救助“空中鹰眼”密织守护群众的“天罗地网”
“无人机不仅打击犯罪,在救助群众中,也发挥了大用场。”唐子民说,2024年5月9日凌晨0时55分,巡逻无人机就及时发现一名醉酒躺在绿化带的男子,及时安排警力现场处置,几经周折后,安全将其送回家中。
翻开警航中队的救助群众的工作簿,上面一件件暖心救助的案例更像是守护市民平安的功劳簿。2024年6月的一个下午,警航中队的无人机在梁家滩河道巡逻时,发现有6名男子正在河道旁戏水,1人在浅水滩试图下水,民警立即通过无人机以喊话的方式,规劝他们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溺水危险。4月11日深夜,秦岭山中气温骤降,茂密的丛林中,两名腿部受伤且迷失方向的驴友向辖区公安高新分局草堂派出所发出求助。警航中队的无人机立即起飞救助,通过无人机的红外热感应功能迅速锁定走失的两名驴友,顺利引导地面警力前往实施救援。
从救助醉酒群众、远程劝离群众远离危险河道,到深入深山密林搜救迷路驴友……截至2024年12月底,警航中队共救助群众112次。如今,这些无人机正在充分发挥“空中鹰眼”优势,密织全方位“天罗地网”,不仅提升了警方的战斗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更让市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积极探索打破“警用”边界赋能平安建设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探索无人机与日常警务的深度融合,逐步形成系统化、全覆盖、各警种广泛参与的无人机警务实战化应用机制,构建起了‘天地一张网、治理一盘棋’的社会面立体化治安防控新格局。”公安高新分局巡特警大队队长行涛说,在此基础上,高新警方正在积极探索打破无人机“警用”的边界,为应急、消防、交警等部门提供义务“服务”,将无人机的赋能平安建设的功效发挥到最大。
1月8日,公安高新分局巡特警大队已与高新区的应急、消防、交警等部门达成初步合作协议。伴随着合作的深入,在火灾、地震、交通事故等灾害中,警用无人机能够利用全覆盖的优势,第一时间迅速抵达现场,通过搭载的专业设备事发区域勘查,快速评估,为救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可以利用无人机携带救援物资,精准投放到被困人员所在位置,为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据悉,高新警航中队探索形成了无人机警务实战应用的“13567”(一体化指挥体系、三级指挥平台、五位协同联动、六个飞行网格、七种实战场景)工作模式,在打击犯罪、守护平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4年底,高新警航中队的无人机参与处置各类警情298次,参与发现违法犯罪68起,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8人,救助群众112次,实现街面侵财类案件同比下降22%,节约用警比例达30%。
如今,高新巡特警警航中队的这些“黑科技”装备,在城市的天空默默守护,成为了一道独特而坚实的平安防线,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驾护航,让科技之光在平安建设的道路上闪耀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警务机器人无人机带来看得见的安全
可实时视频巡查,播放安全提醒、反诈宣传,接受旅客报警求助,这样的机器人你见过吗?1月9日,在西安站南广场,一台名叫“暖暖”的警务机器人走出公安站前分局“暖心警务会客厅”,准备参与巡逻,引来不少旅客驻足观看。
警务机器人参与巡逻开启智慧警务新篇章
“欢迎各位旅客来到古城西安,我是巡逻机器人‘暖暖’,公安站前分局提醒您,车站人多拥挤,请大家保管好随身财物,如果需报警求助可找我协助。”9日上午,在西安站南广场这台警务机器人“暖暖”正按照既定路线,与民警默契配合开展巡逻工作。途经广场以东的休息区域,发现旅客较为集中时,“暖暖”立即停了下来,向旅客播放安全提醒、反诈宣传,提醒大家看好行李物品,警惕电信诈骗守好钱袋子。
“警务机器人不但可以实时视频巡查,还具备一键报警求助功能。”在民警的演示下,记者看到,只要旅客按下机器人上的报警按钮,便能迅速与公安站前分局指挥中心取得联系,实现实时对话,指挥中心的屏幕上同步呈现旅客及周边现场画面,确保警方能够及时掌握情况并快速响应。此外,对于不熟悉周边交通的旅客,“暖暖”还能提供西安站周边详细的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出行信息,解答旅客的出行疑惑。
据民警介绍,警务机器人集巡逻、报警、宣传、服务等于一身,同时配备的高清摄像头可以进行实时视频巡查,帮助警方及时发现车站广场出现的异常情况。比如有旅客落下行李,它会现场停留帮忙看管,并将信息反馈给指挥中心。发现广场上有揽客行为,也会立即通知民警前来处置。
空地协同精准防控为旅客出行保平安
伴随着“嘀”的一声,一台警用无人机从地面迅速升空,按照设定的航线在西安站南广场进行动态巡查。“当警务机器人在地面巡逻,监测到人员聚集且难以从平面视角判断具体状况时,无人机会前去高空侦察,将现场画面实时传输回后台,方便警方对现场情况进行准确判断,进而采取及时、正确的应对措施,确保广场秩序井然,旅客安全无忧。”民警说。
在公安站前分局指挥中心,记者看到,民警正通过大屏幕密切观察着车站广场上的情况,一道道指令从这里有条不紊地发出。据民警介绍,警务机器人与无人机协同配合,形成了高效的“空地一体”巡防模式。为警方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帮助警方更好地掌握整体局势,做出精准决策。例如,在春运、节假日等人流高峰时段,通过无人机的高空视角与警务机器人的地面细节监测,警方能够提前预判人群的流向与可能出现的拥堵点,提前调配警力进行疏导。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这种协同模式可迅速锁定事件核心区域,为警方制定针对性的处置方案,提升应急处置的效率,保障西安站及周边区域的安全稳定,为旅客营造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
给旅客营造看得见的安全感
据悉,西安站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民警肩负着保障旅客安全顺畅出行的重任。在这里,公安站前分局结合辖区特点借助科技之力,将警务机器人与无人机完美结合,协助民警参与巡逻防控,打造出“空地一体”的智慧巡防模式,为旅客编织起一张严密的安全防护网。
“走出西安站,看到这么多高科技的安保措施,还有站岗的民警,心里特别踏实。”一位旅客点赞说,如今从西安站出来,抬头可见无人机在空中盘旋护航,低头能遇到警务机器人在身边贴心守护,还有民警们时刻准备着应对各种情况,为旅客保驾护航。这一道道安全防线,让旅客真切地感受到安全感满满。
在科技强警的道路上,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充实警队。更多高素质人才进入警队、建设警队,“新警察故事”也会越来越精彩。
文/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张佳王涛张雷视频/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张佳联合西安公安交警融媒体发布厅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