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江利
“速度好快,报完警不到2分钟警察就到场了!”近日,汉阴县公安局“巡防处”勤务四队接到一起紧急求助警情后,1分多钟即到达现场且实现快速控制,警务站备勤组和派出所警力随即增援,多警联动快速高效处置。
“我报的就是一个普通交通事故,怎么你们特警都出动了,动这么大阵仗。”居民刘先生惊讶地说。
2024年10月以来,汉阴县公安局紧紧围绕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机制,以最大限度提升效能、服务基层为出发点,在主城区创新推行“巡逻、防范、处置”一体化警务机制改革,通过架构新立、机制重塑,整合巡特警、交警、派出所警力组建“巡防处”,有效提升警情响应速度和处置力度。
唯快不破,刷新出警速度
汉阴县公安局情指中心依托警力分布,实现指令一键下达、就近派警,扁平化指挥统筹警务站、“护学岗”、社区警务室、流动检查站等街面警务快反集群力量,实现警力的快速增援。
主城区新组建的45人“巡防处”实行实战化管理,采取“五班四运转”模式,常态每日保持两组警力24小时人在车上、车在路上,全面履行巡逻防控、警情处置、应急处突等职责任务,实现报警群众在拨打报警电话的同时,处置民警已在赶往处警的路上,通过以快制快,提升处置重大突发案事件反应能力。
改革运行以来,主城区街面接处警快反响应时间平均缩短3分钟,接处警到场时间提升51.67%,最快到达现场时间1分40秒,刷新了出警到达“新速度”。
科学布局,增加巡逻强度
“现在,再晚都能看到巡逻的警察和耀眼的警灯,我们做生意也更安心了。”城南荣盛街烧烤摊主李先生告诉笔者,因为巡逻警力的增加,酒后滋事的顾客再也没有了,生意也干得越来越有劲了。
汉阴公安统筹考虑区域警情、发案特点,调整划分主城区联勤联动勤务责任区2个,巡防网格4个,设置必巡线9条,必巡打卡点100处,无人机巡航线13条,街面道路覆盖率达90%以上、重点部位覆盖率达100%,根据巡区“红黄蓝”预警,动态调整警力,实行“步巡、车巡、骑巡、空巡、视巡”五巡联动,最大限度将警力投入街面,打造出“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深夜不断警”显性用警模式。
警民携手,提升平安维度
“我终于在平安积分爱心超市兑换到我心仪的警车模型了!”汉阴初级中学学生王某兴奋地表示。2024年12月的一天晚上,王某在放学途中遇到一女子欲跳桥轻生,挺身而出拉住她,后被巡逻至此的“巡防处”勤务一中队民警发现,警民协力一同将该女子救下。按照“平安积分爱心超市”积分规则,王某的“正能量”行为能积10分,可以选择兑换一样心仪警务文创物品。
在汉阴公安城南警务站“暖心警务会客角”内,可看到站内提供了充电器、饮水机等日常物品,墙上还有“警民互动平安积分超市实施细则”,详细规定了群众协助破案、提供线索、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参与调解、护学岗、法治宣传等赋分规则。同时,在“平安积分爱心超市”柜台内摆满了警察小熊、警车模型、反诈大饼、反诈豆干等各类警务文创物品。
“警务站既是联系群众的暖心服务点,又是我们的宣传主阵地,通过在警务站LED大屏制作推送安全防范知识视频、‘平安积分’兑换等方式,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平安建设活动中来,引导居民群众养成安全意识和习惯,不断厚植警民鱼水情!”大队负责人彭勃介绍说。
汉阴公安“巡防处”改革运行以来,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6起,城区街面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23.24%,找回走失老人、小孩20余人次,为民办实事80余件,收到群众赠送锦旗15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