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在奔波中抽丝剥茧,在执着中英勇逆行,以专业和科技赋能揭开案件疑云,他们是合肥公安刑警,传承奋进,始终在追求真相,伸张正义的路上忙碌着……今年1月10日,是第5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大皖新闻记者带您走近他们。
他一直在路上
2024年2月7日,眼看就要过年。合肥市民小杨报警称,上网时被骗40余万元。合肥市公安局瑶海分局责任区刑警一队民警沈铂宇和同事,果断坐上了前往山西某地的高铁,并成功将嫌疑人抓获归案。
这一年的除夕夜,沈铂宇没有回家,他希望能尽快将小杨的钱追回来,让他安心回家过年。
这样的工作节奏,于他来说是家常便饭。2011年成为一名刑警,沈铂宇已经多次缺席了家里的年夜饭。
一年当中,他有100余天在外地办案。有一次,因任务需要,他曾连续30天在外地。
他被车辆拖行十多米
22岁的王旭浩楠,2023年入警,是包河分局责任区刑警三队民警。在他看来,当刑警,就是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2024年8月,王旭浩楠和同事在抓捕“跑分”洗钱嫌疑人。当嫌疑人打开车门时,他第一个冲了上去,准备将嫌疑人拉下车。
但狡猾的嫌疑人突然启动车辆,猛踩油门加速冲了出去。王旭浩楠紧紧抓住车门,被拖行了十余米后,重重摔倒在地,车轮从他的左膝盖处轧过。增援警力随后很快赶到,将两名嫌疑人抓获归案。
“在刑侦一线,经常直面不法分子,受伤是家常便饭。”他淡定回应。
他出勘1000余起案件现场
刑警支队刑事技术处法医室魏成桩,出身医学世家。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法医。手术刀是他的第十一根“手指”。多年来,他用“尸体语言”破解了一个又一个案件难题。
某年7月的三伏天,死者尸体已高度腐烂。魏成桩顶着恶臭、高温投入到紧张的检验工作,一待就是几个小时。他的一丝不苟、认真勘验为死者讨回了一个公道,也让死者家属感到安慰。
作为一名刑事技术人员,他出勘1000余起案件现场,出具鉴定书300余份,无一出错。
她因受害人家属的感谢充满自豪
王辰雪,是合肥是公安局刑警支队刑事技术处的一名年轻女警。2018年2月,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法化学专业毕业后进入合肥公安大家庭。2020年12月,通过市局遴选进入刑事警察支队刑事技术处从事理化检验工作。
从一名户籍民警转型至刑事技术民警,王辰雪印象最深的,是其受理的第一起案件。当时受害人疑似中毒,医院无法确定中毒种类,家属焦急万分,携带血液至其所在单位寻求帮助。经过连续12小时的检验,她成功检出溴敌隆成分,为医院及时开展治疗提供技术支持,“家属的感谢让我充满自豪。”
“刑事技术作为一项严谨、细致、科学的公安工作,我将在从警道路上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争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
大皖新闻记者赵琳通讯员合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