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陈新怡
爱拿画笔“自拍”,这个评价放在张大千身上,一点也不冤枉。
如果细看张大千的《三十九岁自画像》,会发现画中的浓眉、小眼、宽鼻、厚唇,长得和当时拍摄的张大千近身照,几乎“一模一样”。
放到现在,张大千依旧能成为知名艺术KOL,将自己的品牌打造得风生水起。
一生热爱出片的他,不仅爱画“自拍”,还爱找人“约拍”。
在展厅中,有一组好友郎静山为张大千所拍摄的“个人写真”。云深不知处、松荫高士、闲云……在照片中,张大千pose百变,或是策杖观云,或是危坐树下,配上他的东坡帽及飘逸的长胡子,宛若一位飘飘欲仙的得道高人。
晚年的张大千,也时常与相机相伴,他常约好友王之一记录下他创作的精彩瞬间。张大千曾告诉王之一,好的照片,可以把握绘画过程的精神。
郎静山《松荫高士》
1.爱摆拍的张大千
张大千写生有个习惯,携带两个相机。
1931年,张大千与二哥张善孖,弟子吴子京、慕凌飞、张旭明一道去黄山,带了一个三脚架式相机和一个折叠式手提相机。
如何选景、如何观察、写景用什么手法表现较佳,这些都有讲究,张大千无一巨细,统统传授给弟子。
一边讲课,一边掏出相机。当时的相机用的是玻璃底片,如箱子般笨重,要掏出并不容易。但热爱摄影的张大千依旧带着它,跑上爬下,记录下那些万壑松云、飞泉流瀑、天海云梯。
师徒5人一路走至始信峰,见到前人题刻,张大千举起照相机欲拍,却发现崖边的松枝将字严严实实地挡住了。
怎么办?
慕凌飞想了个办法,他跳起来抓住树枝,想将其拉开,不料树枝弹起来将他悬空吊起。“只要一松手,掉下去就是万丈深渊。”事后回想,他仍觉得后怕。
张大千见状,感慨道:“宁教折骨山中死,此地他生也再来”。
这趟黄山之旅,张大千一共带回三百多帧底片,并将其悉数交给嘉善摄影师邹静生。邹静生冲洗完后惊讶地发现,三百多帧底片,张张取景、构图都很漂亮,竟没有废片。
《黄山画影》中的照片图源:内江日报融媒体
这不是吹嘘,以云海为背景,张大千在黄山迎客松附近拍摄的作品《黄山云海》还获得了比利时万国博览会摄影金质奖,放在当时,能拿到国际奖项的国内摄影家,也是凤毛麟角。
除了精挑细选12张照片出版《黄山画影》摄影画册之外,时隔2年,张大千又登华山,推出了《华山画影》。
此时的张大千不仅仅满足于拍风景,他想拍人物风景照。
怎么拍?
和现在很多旅游博主一样,自己摆拍。
张大千先自己找点位,每到满意之处,他便支好三脚架取景构图。
构图完毕,他便走到自己心仪的位置,或坐或卧,姿势摆好,让自己的助手张志和按动快门。
在照片中,张大千或行走于大山深处,转身直视;或仰睡于松树之下,侧头回看;或盘腿坐在华山之巅,闭目养神。放到现在,出片程度不亚于社交平台上的打卡范本。
《黄山画影》中的照片图源:内江日报融媒体
2.不要像照相那样画画
将摄影辅助创作,这是老师李瑞清教给张大千的。
在写生时,张大千常教导弟子:“照相可以作为写生用的辅助工具,但不要像照相那样去画画”。
用中国画的眼光,张大千将那些拍摄下来的黄山奇景,一一审视。
在摄影作品《清凉台畔》中,他评价道:“疏处似渐江,密处似石涛,可知古人得山林真妙。”
摄影的光影、透视、构图、色彩和视角,也被他运用在了中国画研究中。
中国画没有阴影,要表现阴和阳,全靠色彩衬托。摄影也是相似,没有阴影,全靠黑白的深浅烘托出事物的立体感。
以石涛为例,张大千发现早在百年前,古人便已经钻研出了画中的“透视”:“石涛有一种特殊的技能,他有时反过来将近景画得模糊而虚,将远景画的清楚而实。乍看起来,似乎不合上面所讲的道理,但这其实等于我们把摄影机的焦点对在远处,更像是我们用眼睛注视远方,近处就显得自然不清楚了一样。”
张大千黄山图纸本设色140.5cm×56cm1933平湖市博物馆藏
摄影的构图也被张大千运用到了作品之中,在《仿弘仁山水扇面》中,张大千以摄影取景的方式,截取了黄山奇峰的一角。
山峰巍峨,怪石嶙峋,矗立于画面两侧,画面下方,几棵青松点缀,画面中间留白,疏密有致。
如果将《仿弘仁山水扇面》与张大千的摄影作品《狮子林后奇峰》放在一起,会发现二者间的构图,高度相似,但又并不相同。
比起自然山石中歪扭随意的线条,张大千先是用细笔勾勒方正,再用淡彩渲染,辅以浅淡的皴擦。巨石坚硬挺直,山松苍劲,张大千借石涛的笔韵,更突出了山体的层次和立体感,让黄山显出其特有的奇秀和冷峻。
“绘画不等于写生、照相按原样复制下来,而要有所取舍,要有意境,要把自己的感情加进去。”张大千说。
在这之后,走遍名山大川,游历海内外的张大千更是将摄影元素运用得炉火纯青。
《蜀江秋静图》中的高空俯瞰视角,《山园骤雨图》中的截取式取景构图,《山雨欲来》中的光影变幻……在晚期的《庐山图》中,他更是大胆地使用了“集锦摄影法”,放在现在,就是大家熟知的PS。
在里面,不仅有广角镜头式宏观的庐山全景,在细节的山脊和树木上,张大千更是将自己晚年定居的美国加州附近景色“拼接”其中,《庐山图》也被称作他“最大胆、最富现代性”的创作。
张大千杏花春雨图纸本设色79cm×193cm1969昆山市侯北人美术馆
3.将摄影变成中国画
张大千对摄影的感悟离不开好友郎静山:“他(郎静山)可以把黄山的松树搬到黄果树瀑布下,把桂林的山石搬到太湖旁边。”
可以说,郎静山是张大千摄影之路的领路人,先前他的获奖作品《黄山云海》便是由前者推荐。
郎静山,祖籍浙江兰溪,中国第一代摄影记者,中国摄影学会创办人。
郎静山最出名的便是他发明的“集锦摄影法”,即将各地的景物摄影出来,运用暗房技术,按照自己的想法组合、洗印。
集锦,意为“集合各种物景,配合成章,舍画面之所忌,而取画面之所宜者”。
郎静山与张大千的师傅曾农髯是邻居,并与张善孖交好,他们和黄宾虹、叶浅予、马国亮一起,于1934年成立艺术家社团组织“黄社”,以诗词、书画、摄影等方式推广黄山。
郎静山偏爱张大千,尤其爱他那一把长胡子,认为这赋予他一种仙风道骨的气质,非常适合做他的“模特”。
郎静山摄《张大千》
如果说张大千是将摄影技巧运用到中国画中,那么郎静山便是把中国画搬到了一张张照片里。
仔细看郎静山的照片,有时甚至分不清楚,这是照片吗?还是一幅水墨画?
郎静山镜头下的张大千,手拄拐杖,一身长袍,坐在石头上,作文人高士状。在他旁边,一颗老松耸入云峰,和背后巨石相得益彰。
远山层叠,薄雾笼罩,在郎静山的处理下,不同景物色彩不一,仿若交织的水墨。以传统文人的雅趣,借鉴中国画中的“六法”,郎静山将氤氲朦胧的山水与隐逸高致的人物相结合,似画非画,似影非影,即影即画。
“摄影之至极与六法道虽殊,而理则同。静山二十年来殚精极思,深有心得于集锦。照相即取摄影,多数底片中景物融合于一纸,集自然之景物发胸中之丘壑,使摄影与绘事合为一体,特立独行。”1948年,在郎静山的摄影集《静山集锦》中,张大千感慨道。
在这之后,郎静山照片中的元素也时常出现在张大千的自画像中,据冯幼衡研究:“张大千晚期的自画像或高士画中常以老树巨松为背景,但人物与背景之间往往出现云雾似的空间,颇有些奇幻的效果,与郎静山许多集锦作品的蒙太奇效果相似。”
展览中的最后一张照片,是1961年拍摄的《闲云》,照片中张大千载舟乘鹤,仿若寻找一个新的桃花源。
郎静山摄《闲云》
那年,远居国外的张大千赴日本参加“郎静山摄影展”。
在展览之中,或许是受到照片的启发,张大千再次想起了自己魂牵梦萦的黄山。
回去后,他画了《黄山松石图》,绝顶之上,老松以奇怪的姿态探下绝壁,将山石揽入怀中。
画中,两位小人沿山而行,相识而谈。
当年,在黄山清凉台,他与二哥张善孖亦是如此对望,相机镜头一晃一闪,30年便过了。
(图片由浙江美术馆提供)
资料参考:
《画意摄影作品中的张大千文化形象》汪隆友、杨坤
《出位之思郎静山集锦摄影的跨媒介话语实践》董卫民、黄寒冰
《摄影艺术对张大千绘画艺术的影响》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