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始末:琐事引发的杀机

极目新闻 2025-01-11 18:47:23

极目新闻记者唐佳燕

2025年1月9日上午,“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在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7岁的周利戴着手铐,在法警的押解下出现在法庭,他面孔圆润白净,剃短平头,身高约1米8,着常服。坐在旁听席的小然看见,周利出乎意料的平静,扫视了一圈旁听席,“仿佛是看看都有谁来了。”

2024年4月7日,小然25岁的好友张海蓝在湘潭大学就读研究生期间,食用了室友的一罐“发苦的麦片”,6天后经抢救无效去世。公安机关侦查发现,张海蓝舍友周利有重大作案嫌疑,将其刑拘。开庭之前,小然将公开开庭审理的消息发布在社交媒体上。上午7时45分,领旁听证的队伍已排起长龙,湘潭大学学生、老师自发到场,现场座无虚席。

公诉机关宣读起诉书,经鉴定,张海蓝系秋水仙碱中毒致使多器官衰竭死亡。周利因与舍友发生矛盾心生不满,在舍友林溪的麦片中投放秋水仙碱。张海蓝食用麦片后住院期间,周利多次否认投毒。“周利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一人死亡,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周利表示对罪名无异议,但他往另一室友的麦片中投秋水仙碱“只是想测试”,观察另一室友服用后的身体反应,为自己制痛风类药做准备,没想到被张海蓝食用。

围绕着该案的主要焦点:周利是否存在主观故意的动机,控辩双方展开质证和辩论,法庭未当庭宣判。

发苦的麦片

“我才25岁,我想活命……”开庭前一天,张海蓝姐姐又想起4月13日的那个下午。在转诊两家医院、连续多次全身换血、抢救无效后,张海蓝的姐姐跟随护士穿过一重重门,签下弟弟的死亡通知书。

4月7日,弟弟张海蓝在湘潭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宿舍食用了室友桌子上发苦的麦片后出现不适,此后症状迅速恶化,直至死亡。

极目新闻记者获取的病历报告显示,4月7日中午,张海蓝持续性腹痛,呕吐、腹泻十多次,下午到达湘潭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初步诊断为疑似急性胃肠炎,后有所好转。4月8日,病情却急转直下:他呕吐多次,到急诊就诊并住院。4月9日,主治医师查房时称,他已“病情危重”。9日晚,湘潭市中心医院给张海蓝下了病危通知书,显示张海蓝多器官感染,肝肾功能受损严重。10日下午,张海蓝被转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ICU病房,诊断为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用上呼吸机、多次全身换血。

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其一位亲属表示,医院会诊时曾“高度怀疑食物中毒”。但医院无毒物检验科,所以抽了两管血、一袋尿交给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毒物来源。10号晚上,第三方毒物检测机构检测结果显示,未在送检标本中发现常见的农药、鼠药类毒物。

4月13日下午,张海蓝抢救无效死亡。院内讨论记录显示,直到张海蓝去世前,医院仍未能查出其发病原因。

姐姐至今无法忘记,弟弟被病痛折磨,曾向父亲求救“我才25岁,我还想活”,家属在重症监护室门口看见呼吸机和几大袋全血被推进去,弟弟去世前一天,家人带着仅剩半管的原血做重金属检测,把化验单发给学医学的同学和朋友、打疾控中心的电话,想尽办法想找到弟弟中的毒,却未赶上“死神的宣判”。

12日下午,张海蓝家人报警。7天后,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分局发布通报,称周利有重大作案嫌疑,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致死的秋水仙碱

案发后,警方在周利住所查获一棕色小瓶,瓶身标签已被撕掉,在他随身携带的药包中发现多颗药丸、张海蓝保留的麦片中均检测出超正常量的秋水仙碱成分。

秋水仙碱,可治疗痛风,但需严格控制用量,治疗痛风的秋水仙碱片仅含有极其微量的秋水仙碱,24小时内不能服用超6mg。

警方调查其网购记录,发现案发前三个月,周利称要做猕猴桃实验,网购1g秋水仙碱,秋水仙碱的瓶身标有“纯度98%,不可食用”字样。收货地址为湘潭大学学生宿舍,收货人名字为化名。周利还曾登录知网下载96篇相关文献。

周利的多次有罪供述显示,他投放了约100mg秋水仙碱。

鉴定报告显示,张海蓝的肝脏、血液、胃等全身多器官检测出秋水仙碱成分,排除其他死因,系急性秋水仙碱中毒致多器官衰竭死亡。

公诉人称,周利投放量达到致死,他对秋水仙碱有超越常人的认知且清楚认知秋水仙碱的剂量标准,杀人动机系与室友间有长期矛盾,积怨成恨。室友中毒送医后,他仍然隐瞒投毒事实。周利存在主观故意和作案动机,应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

周利虽然表示认罪认罚,但他当庭表示,自己投放秋水仙碱的动机并非故意杀人。

周利说,自己体检出“尿酸偏高”,虽然还没有痛风症状,但想自己制作痛风预防药物,查文献并购买秋水仙碱就是为了自制药。至于为什么非要自制药而不是去医院买,他称是“兴趣使然”。

秋水仙碱到货后,他先是用水溶解了一部分粉末自己尝了,目的是“鉴定真假货”。后来撕掉标签是为了“看清里面还剩多少剂量”。

为了测试,他选择了位置离自己最近、身体素质好的林溪,“观察他服用后的反应”,再为自己配痛风药。

投毒当天,父亲带着他出去租房,打出租车将他送到湘潭大学体育馆。周利说,他回到宿舍后,往摆在林溪桌子正中间的麦片中,投放了一指甲盖大小的秋水仙碱,“记不清具体剂量”。

他起初想将秋水仙碱投入林溪的沐浴露中,由于沐浴露封口打不开,才选择投放在“林溪桌子正中间的麦片里”。

周利称,投入麦片后,他带走了瓶子里剩余的秋水仙碱,部分制作了药品随身携带,剩余的用盐酸中和后丢弃。

琐事上升的杀意

1月10日下午,阳光斜斜地照在湘潭大学宿舍楼上,期末考试已考完,几名男生在操场结伴打篮球,校园明亮静谧。

案发的宿舍楼栋共7层,大门配备电子锁,需要刷学生卡才能进入。事发宿舍位于高层,一条过道两旁共三十多个房间。宿舍内上床下桌4人间,两间宿舍共用一个阳台,阳台上还晒有几件男生的衣服。

2023年,周利搬进了这间宿舍。他比张海蓝大2岁,本科就读于江西农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工作两年后再次考研,就读于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搬进宿舍时,他的床位对面是林溪,斜对面是张海蓝。

在周利口中,2023年刚搬进宿舍时,他和张海蓝关系不错,是好朋友,直到下半年宿舍关系才因为琐事开始恶化,4月初,他从马院辅导员处得知,张海蓝等三人要求他搬出宿舍,他希望“协商”,4月3日左右,他和舍友已就寝室问题“达成一致”。

听到这句话,坐在旁听席的小然嗤之以鼻。

她和张海蓝的聊天记录显示,2023年7月,周利刚搬进寝室,张海蓝就和他摩擦不断,因此心烦不已。

7月15日,张海蓝向好友小然吐槽,“新来的”喜欢对自己肢体接触,他已经明确告知反感的情况下,周利却说:“你又不喜欢说话,又不喜欢别人碰你,你不会是反社会人格吧?”

在一则qq空间的日记中,张海蓝写长文历数和周利相处的不快。周利第一次见面就和他辩论法律问题,“试图在你的专业上打压你”,还盘问家庭条件、喜欢观察室友并当面评判,大到家庭成员性格,小到穿的袜子质量、买不起正版书籍等等。

“这个水杯是女生送你的吗?”,张海蓝回答说是自己买的,周利却说:“只有女性化的人才喜欢这种,你怎么会买这种?”不在宿舍时,周利还会打电话询问张海蓝在哪里,当他说在跑步时,周利会到操场去找他。

“被调查、被监视”,喜欢教导别人,这是张海蓝的感觉,相处仅半个月,张海蓝感觉窒息,“甚至做梦都梦到他在无休止对我讯问和一副看尽世间沧桑的教诲。”

2024年3月初,张海蓝等寝室三人找到法学院辅导员要求对周利进行调寝,法学院辅导员收到消息后立即联系周利。3月27日,张海蓝等人再次找到辅导员要求进行调寝,并在30日向学校提出一份书面的调寝申请。张海蓝附在申请书后的录音显示,林溪和周利因为换寝问题发生直接争吵,林溪说“让你去调(寝室)跟辅导员沟通你又不去,你对着我指是什么意思啊?”,周利骂了一句脏话,反驳道“这是学校的寝室,关你什么事?”,张海蓝在其中劝架。

调寝申请书里写道,周利不冲干净厕所、经常半夜一点晚归,动静很大影响他人休息,还在宿舍舞刀、阳台上烧烤。最大的矛盾是,周利只要在宿舍就不允许关窗,“成为铁律”。

3月27日上午,因宿舍附近施工灰尘噪声大,张海蓝终于忍无可忍,在500人的新生大群里发言:“兄弟们,这个噪声大不大?灰尘也大吧,我想关一下门和窗,室友不让,他让我问一下,哪个寝室在修路时需要关门关窗?”随后的中午,周利说林溪搬凳子声音也很大,意指张海蓝“双标”。

公诉机关发现,周利在一份“游魂行动”笔记中,称张海蓝为“狗逼东西”,“狗逼东西,影响我的共情能力,低劣基因必须清除”并称另一名室友(非林溪)在一旁支招,也要清除。

周利曾供述,自己遭到了舍友排挤,觉得他们“双标”而感到不爽。

对于这份笔记,周利当庭称,自己只是写着好玩无意实施,和室友的矛盾是“一般矛盾,大家都有的(矛盾)”,并非因为对室友产生怨恨而故意杀人。

“极度忏悔”

据检方提供的专家意见显示,如果发现秋水仙碱中毒时及时医治,存活率高。

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林溪称,4月6日,张海蓝服用麦片前一天,周利没回宿舍。张海蓝住院第三天,周利才第一次回来。进房间后的第一句话是问林溪:“你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林溪回答没有,顺道提了一嘴,张海蓝住院了。“他没问张海蓝的情况,只是说自己喉咙痛,最近好像有流感。还去隔壁宿舍,问别人有没有不舒服。”林溪称,他当时没觉得异样,也不想向周利问个究竟。

公检机关指出,张海蓝住院后,学校、张海蓝父母高度怀疑过周利,曾反复多次询问他是否投毒。

“遗憾的是,我并没有(承认)。”周利在法庭上平静地说,之所以没承认投毒,是因为“恐惧,心存侥幸”。

在辩护环节,他两次为自己辩护,称自己事发后,陷入巨大的悲痛和自责。在看守所上百个日夜每天晚上反省思考,对家属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对导师发自内心愧疚,对母校湘潭大学表示歉意,对父亲道歉。“我并不是一个像他们想的冷血冷漠的人,预谋了很久才实施犯罪计划。我只能坦白,尽全力帮助法庭和社会了解真相。”

但是,他始终否认自己有所预谋。

公诉机关指控,他本科就读期间就上过秋水仙碱课程了解毒性,他表示,自己逃课并没有上过,“如果我对秋水仙碱很了解,我也不需要查阅相关文献”。诉讼代理人指出,他在1月密集浏览过校园投毒案相关新闻,他称是手机推送的。公诉机关多次指出,他知道室友相互之间有分享麦片的习惯,但他却坚称,自己不知情,引来旁听席一片嘘声。

辩护律师提出,周利投毒对象系林溪,对林溪投毒杀人未遂,对张海蓝系过失致人死亡。“周利和常人思维方式不一样”,辩护律师辩护称,他性格孤僻,微信没有一个好友,也不跟父母交流,喜欢研究军事。常在网上与人交流,现实中缺乏社交经验,“没什么情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科期间,周利曾经参与辩论赛并获得新生个人组冠军。

辩论队公众号文章记录下九年前,刚上大学的他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来自孔子……这个名字教会我以仁义修身、做人。”“我的几大爱好之一就是想,我想问题喜欢深入,周围人说我爱钻牛角尖,不过我很享受这个过程。”照片里,他怀抱着一把尤克里里,穿着连帽卫衣,看起来很普通。

和周利不同,张海蓝不喜欢争辩。

在好友小然看来,他性格温和,高中时甚至有些腼腆。人缘好,是“老好人”,小然记得,他高中曾多次借给一个家庭贫困的同学,几十几百地借,累计有一千块钱,最后毕业了,也没朝对方要。

小然的手机里至今保存着,最后一次见到高中好友张海蓝的视频。也是这样的冬天,张海蓝脸圆圆的,戴着头盔骑着共享电动车赴约,尽管已经毕业六年,来来去去很多人,他们四人的友情仍然没有变,时不时会互相在群里分享生活、加油打气。

那天,他们一起逛商场,喝奶茶。张海蓝烦恼,自己因为考研胖了不少,有些容貌焦虑,决心减肥,加之马上面临毕业论文开题,有些压力。

25岁的年轻人,迷茫又不甘于现状。临走时,他们约定好,以后要往大城市发展。他们都来自江西小县城,小然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考公;张海蓝本科就读于民办学院,毕业后考上湘潭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他喜欢杭州、深圳,憧憬一份稳定的工作,打算养一只猫。回到家,张海蓝在群里说,“友情真是人生至暗时刻的一束光”。

小然怎么也没想到,那再平常不过的一天,是他们最后一次道别。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本文张海蓝、小然、周利、林溪为化名)

25 阅读:6427

评论列表

饮尽这杯酒从此不回首

饮尽这杯酒从此不回首

70
2025-01-11 22:38

都这时候了,有没有杀人动机重要吗?他这已经是危害公共安全了吧,凭什么随便给人家下毒,理由还是为了预防“自己的痛风”,要么送进去蹲个几十年要么直接送精神病院吧,这不纯纯反社会吗,还兴趣使然,兴他奶奶个腿

我心依旧 回复 01-12 16:43
他自己预防痛风,自己不吃,人家没痛风,他给人家吃一瓶[呲牙笑]

清酒团子

清酒团子

63
2025-01-11 21:02

这种人没有多余的方法,第一他不能用正常的方法沟通[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第二,哪怕联合宿舍的人最后给他搞走了,也难以保证他不怀恨在心,对付你,我一般是两种方法:我以自己的原因借口搬到别的宿舍,或者搬到校外

zero69564

zero69564

58
2025-01-11 21:14

公诉机关建议死刑,这样重大社会影响的恶性事件应该死刑[红脸笑]

沐慕霂穆苜

沐慕霂穆苜

53
2025-01-11 19:31

这不就是纯纯的变态吗?他的脑子里面都没有这么一个概念,他不会认为他做的事是错的。沟通不了就跑路吧,这命更重要啊

是小乔呀

是小乔呀

35
2025-01-11 21:18

不要劝对方搬走,看形势不对赶紧主动自己搬走。

荔枝冰冰乐

荔枝冰冰乐

34
2025-01-11 20:43

为什么公开被害人照片,却不公开投毒者照片?

0621 回复 01-12 14:18
我刷到过一个美国的博主在吐槽美国的媒体把报道的焦点都放犯罪身上,明知这样带来了很多脑残的犯罪崇拜和无数模仿行为,简直毫无良知。她反倒很推崇我们媒体的做法,把重点放被害人和阻止犯罪的英雄(如果有)身上,让受害者在人们眼里变得更鲜活,而不是的罪犯的“勋章”上冷冰冰的背景板,可以让人们更清晰认识到的罪恶的代价。我认为很有道理。

柴崎小可可

柴崎小可可

32
2025-01-11 21:33

尝到了异味,怎么还要喝完去啊。喝一点点应该没那么严重,至少不会丢掉性命

用户75xxx15 回复 01-12 09:25
麦片肯定是一把一把的吃,等到咀嚼出味道不对,想吐已经来不及了。

野心

野心

32
2025-01-11 22:25

给他换宿舍只是去害另一个人罢了?烂人要做烂事是迟早的事

乖乖910

乖乖910

31
2025-01-11 22:28

对下毒者:先击碎下巴,在凌迟处死

zhangliwen

zhangliwen

30
2025-01-11 20:10

必须死刑,如果是死缓起码也是得限制减刑,减刑到无期徒刑后不得再减刑假释

carot

carot

30
2025-01-12 10:17

这种投毒者,还是马克思学院的研究生,知法犯法,应该处以死刑,而且必须是立即执行的那种

Movieman

Movieman

28
2025-01-11 23:13

所以他本来想毒林溪?

林小北 回复 01-12 09:45
他的辩护律师故意这样说的而已,因为林溪没有死!

用户10xxx35

用户10xxx35

16
2025-01-11 20:48

死不足惜🔨🔨🔨

小愤青一枚

小愤青一枚

16
2025-01-12 08:55

这种内心极度阴暗的东西,如果不处生,以后对社会产生的危害将是不可估量的。。不知道要害多少人

元型

元型

14
2025-01-12 06:29

这种社会毒瘤要尽早清除

沉默是金

沉默是金

13
2025-01-12 08:46

现在在读的大学生都怎么了?本身能读上大学的人的三观与人品德善怎么都比普通人高吧,怎么会有这种思想思维观念出现,读小学的素质都比你强,唉…,一单单的,投毒是人心最险恶的一面,是不可饶恕宽恕的,判重刑是必然的。

70年代剪刀手 回复 01-12 13:23
扩招以后的大学 对于人渣也没法过滤

用户17xxx80 回复 01-12 13:13
成绩可以考试,品德怎么考核?学校品德教育也只能喊喊口号要大家都向善啊但学生内心怎么想管得了吗?所谓三岁看老,孩子的性格三观和家庭脱不了关系,这真不是学校教育能改变的了的

灰烬。

灰烬。

10
2025-01-12 00:55

[笑着哭]

用户11xxx57

用户11xxx57

9
2025-01-12 04:41

[抠鼻]穷是原罪。如果不是因为没钱,他吃了一口,感觉麦片苦,直接就丢了,不可能继续吃下去。

狄吴

狄吴

9
2025-01-11 21:06

写的乱七八糟![横脸笑]

Σ( ̄。 ̄ノ)ノ

Σ( ̄。 ̄ノ)ノ

8
2025-01-12 15:16

秋水仙碱是细胞有丝分裂毒素,没有解毒特效药,血液透析效果甚微,何等歹毒!

破画

破画

8
2025-01-12 09:27

这可是湘大法学院,这货若不是投毒被抓,后面毕业了简直是对社会贻害无穷

bLUe

bLUe

7
2025-01-12 13:16

这和低情商没关系,不接受污名化,这纯纯智商和为人的事。不需要论这个事情的缘由,他的智商应该告诉他,既然已经到了不共戴天的程度,要下杀手了,那就应该做好共赴黄泉的心理准备,就不要再想着苟活了。此前有位为国尽忠、为母复仇的汉子,完事儿后坦然离去,我不能说他做得对,起码敬他是顶天立地的男人

灯

7
2025-01-11 21:29

杀人偿命,法不容情!

游味道

游味道

7
2025-01-11 21:33

到么中心医院,为什么不直接送附二呢?家属也太大意了!

Cv

Cv

7
2025-01-12 08:31

当年我跟我同学闹矛盾了也就是在宿舍用笔记本各自放最大音量,从来没想过这些东西

用户13xxx53

用户13xxx53

7
2025-01-12 13:21

对这种人,应该让他也服用相同毒药,并不予治疗以示惩戒。

乔禾木

乔禾木

6
2025-01-11 22:58

秋水仙碱是嫌疑人网络上购买的

管的宽

管的宽

5
2025-01-12 07:15

换了好几个宿舍,谁是低劣基因这下死刑肯定被清除

涛哥

涛哥

4
2025-01-12 14:40

好像没人评论被害者说的嫌疑犯喜欢肢体接触这点,除了喜欢抨击别人还有不明嗜好

闹闹

闹闹

4
2025-01-12 06:40

杀了吧[抠鼻]

季子木

季子木

3
2025-01-11 21:33

靠,我宿舍也是608[哭哭]

事实胜于雄辩 回复 01-12 08:38
夹着尾巴做人,忍气吞声。正常不会对你下毒[笑着哭]只要你不下毒,大家都安全

雨后阳光

雨后阳光

3
2025-01-12 09:38

杀无赦

用户14xxx04

用户14xxx04

3
2025-01-12 09:53

这个坏人仗着自己人高马大,极端利己,思想肮脏,操纵欲强,达不到目的就使坏。不杀不解民愤。

张东子

张东子

3
2025-01-12 12:02

人渣,如果这种高智商人渣重回社会,那就是不定时炸弹

用户45xxx30

用户45xxx30

2
2025-01-12 11:41

死刑

拽拽的小包子

拽拽的小包子

2
2025-01-12 09:19

这种变态不死刑干嘛?

从不写诗的诗人

从不写诗的诗人

2
2025-01-12 04:24

这下要把自己清除了。

无语凝噎

无语凝噎

2
2025-01-12 09:44

读书读傻了,没经过社会的磨炼戾气太重

加速倒车

加速倒车

2
2025-01-12 14:31

这种变态直接死刑,多活一秒都是对社会的负担。

温新

温新

2
2025-01-12 08:57

专家们把所有可能的投毒物和症状都列出来,可以为以后此类事件提供积极帮助,挽救生命,做一些有用的事情,体现专家的价值。

第八号当铺老板

第八号当铺老板

2
2025-01-12 09:07

所以当年读研的时候出去租房住[得瑟]

用户86xxx05

用户86xxx05

1
2025-01-12 12:26

用零口供吧,他以为不承认就行了?客观证据摆在这

谢明达

谢明达

1
2025-01-12 19:11

从严从速执行死刑,别浪费公共资源,

祥云

祥云

1
2025-01-12 17:00

直接死刑

花近高楼

花近高楼

1
2025-01-11 21:48

是又做了什么让他走到投毒这一步的啊

rgrw

rgrw

1
2025-01-12 07:16

应该查一下周利有没有上网查过投毒杀人等刑事犯罪记录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