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农带农强农惠农攀枝花探索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新路径丨抢抓机遇,2025攒劲干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任俊豪摄影报道

攀枝花作为全国唯一的地级市共同富裕试验区,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已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立体农业示范点、南菜北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出口芒果质量安全示范区。

2024年,攀枝花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创富共同体建设,通过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建设“带动型、联动型、互补型”3类13种农村创富共同体,实现农户、村集体、社会资本等多方共赢。目前,攀枝花市农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超过七成,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样本。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改革探索的一项重点。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在这个关键的时期,攀枝花将如何抢抓机遇,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开创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新局面?

产业协同带动集体与村民双增收

“抓产业才能让大家富起来!”米易县丙谷镇雷窝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李发兵表示。近年来,丙谷镇雷窝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党组织+共富农场”发展路径,充分利用地处小河流域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优势,大力发展以早市蔬菜、水稻为主的稻菜轮作产业。

攀枝花·米易共富农场配套有1万平方米工厂化育苗区、5000平方米观光采摘体验区、5万平方米新品种示范区、2500平方米无土栽培示范温室。走进共富农场,就像进入了一个小型的蔬菜微缩景观棚,鹅黄色的上海青、黑色的小番茄、硕大饱满的卷心菜、水里生长的紫色生菜……在温室大棚中,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番茄绕苗、梳芽,为黄瓜点花等工作。这里还设有蔬菜种子展示长廊和各种品类的小型蔬菜试验田,让来到农场的游客们,不仅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更能体验到科技赋能农业发展的新变化。

共富农场配套建有智能水肥一体化、物联网控制等现代农业技术,可实现年繁育供应蔬菜种苗7000万株,满足省级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小河流域“稻菜轮作”现代农业园区2.6万亩蔬菜生产需求。

李发兵介绍:“共富农场采用‘党组织4+’模式。通过与盒马鲜生等大型商超合作,采用‘订单种植+保底收购+协议销售’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农户购买种苗时可享受市场价5%-8%的优惠,农场以高于市场价每斤0.1-0.2元的价格保底收购农产品,形成合作、带动、市场、托底式共富利益联结机制,助推村集体年增收5.4万余元、专合社群众增收2万余元。

生态文旅融合共绘共富蓝图

盐边县联合村是第五批中国传统古村落,2024年上榜“2023四川十大城乡融合案例”榜单。然而多年前,因地理位置偏僻、海拔较高、交通不便等原因,是一个市级贫困村。“过去我们管理困难、市场不稳定,村民一年下来没什么收入,以前大多村民都选择外出打工。”该村工作人员介绍说。

近年来,联合村因地制宜探索以“轻投入、微改造”为特点的具有“原乡生态特色”的乡村建设新模式。联合村驻村第一书记万文静告诉记者:“从2022年左右开始,联合村开始进行和美乡村建设,通过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特色产业优化以及闲置资源盘活利用,并引进了专业运营公司。联合村的户均收入从2021年的8万元左右增长到2023年的11万左右。”

2024年9月,联合村打造的“锦府驿观山”特色民宿正式开业,新颖的现代装饰风格与古朴的建筑外观融合当地迷人的乡野美景与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让“田园梦想”照进了现实。民宿工作人员黄莉说:“我们不仅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住宿选择,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黄莉表示,民宿的工作人员一半以上都是当地村民,蔬菜都是来自当地村民家的原生态食材。

联合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彝族民俗文化,打造了多条生态旅游线路,将自然美景与民俗文化展示点串联起来。村集体通过收取旅游基础设施管理费、入股部分文旅项目等方式增加收入,并用于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提升旅游吸引力,形成了生态、文旅与经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诠释了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另一条路径——挖掘生态和文化资源,发展文旅产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文化传承与旅游协同共促共富

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自然聚居村落。近年来,迤沙拉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中国最美古村落等称号。

据了解,历史上的迤沙拉村是南方丝绸之路拉鲊古渡的一个驿站。因长期的多民族交往和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蜚声中外的俚颇民俗文化。

如何让古老非遗重焕生机,将其转化为经济收益,带动村民共同富裕?迤沙拉村驻村第一书记梁家诚通过查阅资料、走家串户,在保留谈经古乐、羊皮鼓舞、打跳等非遗元素的同时,结合本土历史文化,将通俗、流行曲风融入《迤啊·迤沙拉》编曲中,创作情景演出“讲述”非遗故事,让非遗“活”起来,让村民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能过上好日子。

2024年12月15日“星空观测基地·川南天文台”正式开业,为迤沙拉村又增添一大文旅“新地标”。“接下来,我们还将用好资源禀赋,做强特色品牌,培育农文旅融合新场景新业态,让广大村民尝到更多甜头、致富更有奔头!”迤沙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毛建桦说。迤沙拉村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相互转化。

多元探索,创建共富新面貌

攀枝花这些乡村的实践案例,生动展示了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多样探索。

中共攀枝花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攀枝花市正处于推动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关键时期,更面临着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带来的战略机遇、国家宏观调控组合拳带来的政策机遇。

会议在2025年攀枝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提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要探索联农带农新机制,持续推进农村创富共同体建设、村集体经济联营模式创新,建成市级样板创富体5个县级样板创富体15个。

会议指出,在共同富裕多元投入分配方面,攀枝花将着力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要积极争取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深入推进“百村示范、全域整治”行动,实施“百企联百村”创富帮带行动,带动河谷平坝地区与中高山地区协同共富。要推进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良市“五良融合”,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带动形成对农业农村农民全方位支持的制度供给。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