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发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以“太湖生态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基地”为载体的生态环境修复项目“双向匹配”机制,这一“吴中经验”得以走向全国。
吴中区坐拥五分之四的太湖峰峦、五分之三的太湖水域、五分之二的太湖岸线,被誉为“太湖最美的地方”。2020年,苏州市委、市政府提出高标准建设“太湖生态岛”。2021年,“支持苏州建设太湖生态岛”纳入省、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吴中区将太湖生态岛建设作为“一号任务”加快推进。2021年8月1日,《苏州市太湖生态岛条例》正式实施,为太湖生态岛的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提供法治保障。近年来,金庭镇聚焦高标准建设太湖生态岛“一号任务”,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打造“低碳、美丽、富裕、文明、和谐”的生态示范岛。
强化顶层设计,实现高位统筹布局
苏州市发布《关于支持太湖生态岛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明确10年内由市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生态补偿资金30亿元,吴中区印发《吴中区支持太湖生态岛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安排配套资金50亿元,全力保障太湖生态岛的保护和发展。
围绕打造“全球可持续发展生态岛的中国样本”目标愿景,构建全方位规划体系,2021年12月,金庭镇编制完成《太湖生态岛发展规划(2021~2035)》,协同推进《太湖生态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太湖生态岛三年行动计划》制定,生态文旅、绿色交通、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市设计及镇村风貌提升等9个专项规划,为生态岛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坚持项目引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2022年,根据吴中区制定的《太湖生态岛项目建设总体计划(2022~2025)》,金庭镇实施太湖生态岛重点工程项目19个,总投资11.05亿元,截至目前17个项目已完工,完成投资7.36亿元;2023年实施重点工程项目24个,立项投资总额4.04亿元,截至目前已启动23个,其中已完工18个,完成投资2.23亿元;2024年实施重点工程项目8个,立项投资总额3.49亿元,截至目前3个项目已完工,3个项目建设中,完成投资0.88亿元;石公先行区水环境综合治理13个子项目,6个已完工,5个建设中,1个申请替换,1个资产招商中,完成投资8500万元。
聚焦生态保护,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金庭镇始终牢记总书记“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的殷殷嘱托,不断开创生态环境保护新局面。加强水环境治理,有序开展污水治理厂网一体化建设,从源头防控涉水污染源,目前25个自然村雨污水改造已全面启动,排水达标区建设、主次管网修复以及34座独立设施改接管工程基本完工,污水二厂即将启动建设;提升太湖“五位一体”综合管理能力,更高水平实现“两保两提”,太湖连续17年安全度夏。
开展通湖河道治理,凸显太湖生态岛水网特色,幸福河湖一期一标段已完工,堂里江、镇夏江等6条河道消劣巩固已开工;发挥湿地生态功能,以“自然保育为主、生态修复为辅”的原则,因地制宜实施环岛湿地带工程,完成环岛里湿地带一期、二期工程建设。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以PM2.5和臭氧协同管控为重点,强化专项攻坚,优良天数比例全市排名前列。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绿色农业发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以商品有机肥发放为契机,开展有机肥替代试点,3年累计发放21700余吨。茶果林降污固碳协同治理完成实验数据采集及研究报告编制发布;完成消夏湾湿地生态安全缓冲区项目,建设15.5公顷功能型湿地,每年可削减流入太湖的总氮8.7吨、总磷0.87吨,被全国水污染防治部际协调小组列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典型案例,入选江苏省十佳生态环境治理改革创新案例。
践行“两山”理念,创新示范成果显著
太湖生态岛的建设没有先例可循,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敢闯敢试、大胆创新。金庭镇打造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基地示范标杆,以“三片区、两中心、一平台”为建设内容,建成全省首个集修复示范、法制警示、科普交流和监测监控等功能为一体的苏州太湖生态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基地,采用劳务代偿、异地修复等替代性修复模式。截至2024年年底,通过太湖生态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基地落地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已达77件,涉及修复资金约303万元。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2021年,太湖生态岛获批自然资源部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发布《苏州市太湖生态岛(金庭镇)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实施方案》,完成生态岛生态产品调查报告、太湖生态岛生态产品分类目录清单、太湖生态岛“生态产品地图”、统计调查数据库,试点工作于2024年6月通过专家验收。
构建“生态司法”的金庭样板,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太湖流域环境资源法庭太湖生态岛巡回审判点”、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太湖生态岛巡回审判点”落户金庭镇。争创江苏省生态岛试验区建设试点,2023年,吴中西山生态岛试验区成功入选全省首批“生态岛”试验区试点,构建“三区五廊多节点”生物多样性空间保护格局,实施7个生态保护工程,目前已完工5个,完成投资6359.89万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顾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