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13日电(记者董兆瑞)1月12日,清华南口国重基地一期交付暨工作联席会在昌平区南口镇举办。记者从活动上了解到,两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及配套办公用房、接待展示中心交付清华大学。
接下来,昌平区南口镇还将继续承接10余个清华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项目投用后,将成为清华大学有组织科研力量最集中的科研基地,也将与未来科学城共同构成“三城一区”协同创新发展走廊,落实国家科创新战略,搭建人才培养新平台,打造产业转化新高地,塑造城市复兴新地标。
城市更新助力工业遗存焕发生机
清华南口国重基地位于昌平区南口镇,为首都西北方向唯一的新市镇。项目总用地面积43公顷,总建筑面积47.3万平方米。2022年以来,昌平区与清华大学深度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采取城市更新模式,盘活南口“三大厂”(北京平板玻璃集团公司、北京鹿牌都市生活用品有限公司、北京市汽车钢圈总厂)工业遗存,集中承接清华大学以全国重点实验室为主的有组织科研力量,目前已实现了规划、设计、开工、交付“四步走”,并成功获评北京首批“两业融合”示范园区。
本次交付的两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均位于北京平板玻璃集团公司区域内。曾经用于浮法工艺玻璃储存的仓库及生产车间,通过更新改造,分别承接了清华大学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
据介绍,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总建筑面积超2.1万平方米,由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电子系、智能产业研究院、土木系等共同支撑建设,为巩固和保持我国在智能车辆与绿色交通领域的优势地位,实现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由清华大学电机系、能动系等共同支撑建设,总建筑面积与前者相当,也为2.1万余平方米,致力于解决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与运行中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服务国家建设重大需求,为国家“双碳”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一二期计划实现年内整体投用
接下来,北京市、清华大学、昌平区将加速推动基地建设进度,年底前实现包括多个实验室、科研综合楼、学术交流中心、文体中心具备交付条件,一二期整体投用。同步推动基地完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体制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新突破,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提供原始创新、技术突破的源头供给。
同时,还将布局科学家小镇建设,编制南口新市镇建设方案,启动两业融合示范园区一期建设,实现能源中心完工,推动教师公租房、虎峪电力工程和再生水保障工程开工,提速科学家公园二期前期工作,推进配套道路建设,继续争取两业融合市级政策支持,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试点,打造高品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塑造“人文日新、融合共生、交叉开放、绿色低碳”的校城融合新标杆。
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家小镇”
拥有56平方公里平原的昌平南口,与承载世界顶尖高校校城融合的国际一流科创小镇规模体量相当、空间布局规律相似,且都有世界级高校支撑,昌平区提出以平原区为重点打造“科学家小镇”。昌平区南口镇以服务科学家为核心,借鉴哈佛、剑桥等世界级大学城建设模式,编制获批了南口镇域规划和街区控规,将科学基因融入城市建设。
在国重基地南侧,南口镇已规划设计了一百余万平方米的配套服务区,既是保障国重基地师生和科研人员生活服务区,也是校研产城融合的协同枢纽区。区域将提供多元化居住空间保障,配置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吸引人才集聚,塑造高品质城市空间。此外,还将秉承“交流创新、健康生活、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设计理念,科学布局“居、服、商、游”4大功能板块。
具体来看,为保障国重基地成果转化、职住平衡和公服配套,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昌平区南口镇已规划15.6万平方米的学生及教师公寓,2所9班幼儿园,以及由清华大学承办的36班小学和完全中学,组建了清华长庚医院与南口医院紧密型医联体,总面积92公顷的科学家公园一期也即将开园。
通达性方面,南口镇在基地周边规划11条道路,其中华越街和交通东街已通车,市郊铁路东北环线今年开工,建成后可实现与清华大学本部40分钟快速互联。
据悉,配套服务区发展建设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近期,主要目标是为国重基地做好配套保障,集中建设人才公寓、教育和体育设施;中期,将建立更加完善的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医疗等设施,加强整体功能和风貌的建设;远期,会实现科学家小镇的整体打造,进一步完善交往中心、科技博览中心、酒店、购物商场等设施。